河套大黃[河套大黃]

河套大黃[河套大黃]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河套大黃(拉丁學名:Rheum hotaoense C. Y. Cheng et Kao)蓼科,大黃屬波葉組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150厘米,直根粗壯,基生葉較大,葉片心狀卵形或寬卵形,邊緣具皺波,下面暗紫紅色,大型圓錐花序,花黃白色,花梗細,花被片橢圓形,子房寬橢圓形。果實圓形或近圓形,種子寬卵形,5~7開花月,7~9月結果。

河套大黃藥用功能,主要治療治食積不化、腸道積滯、大便秘結。

(概述圖片來源:中國植物物種信息資料庫 )

形態特徵

河套大黃[河套大黃] 河套大黃[河套大黃]

多年生高大草本,高80-150cm,根狀莖及根粗大,棕黃色;莖挺直,節間長,下部直徑1-2cm,光滑無毛,近節處粗糙。基生葉大,葉片卵狀心形或寬卵形,上半部之兩側常內凹,長25-40cm,寬23-28cm,頂端鈍急尖,基部心形,邊緣具弱皺波,基出脈多為5條,兩面光滑無毛,暗綠色或略藍綠色;葉柄半圓柱狀,長17-25cm,無毛或粗糙;莖生葉較小,葉片卵形或卵狀三角形;葉柄亦較短;托葉鞘苞莖,長5-8厘米,外側稍粗糙。

大型圓錐花序,具2次以上分枝,軸及枝均光滑,僅於近節處具乳突狀毛;花較大,花梗細長,長4-5毫米,關節位於中部之下;花被片6,近等大或外輪3片略小,橢圓形,長2-2.5mm,具細弱稀疏網脈,背面中部淺綠色,邊緣白色;雄蕊9,與花被近等長;子房寬橢圓形,花柱3, 短而平伸,柱頭頭狀。

果實圓形或近圓形,直徑7.5-8.5毫米,頂端略微凹,稀稍近截形,基部圓或略心形,翅寬2-2.5毫米,縱脈在翅的中間。種子寬卵形。花期5-7月,果期7-9月。

產地生境

分布中國陝西、甘肅、青海。生於海拔1000-1800米山坡或溝中。

喜溫暖或涼爽氣候,耐寒,雖耐乾旱,但在生長期中也需要適量水分,幼苗時期,乾旱往往引起死苗。以土層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栽培為宜。

藥用價值

藥源相關

出處:始載於《植物分類學報》。

來源:為蓼科植物河套大黃的根及根莖。

採收儲藏:秋季採挖,洗淨,切片,曬乾。

藥性論述

性味:苦;性寒;入胃、大腸二經。

功能主治:消食化滯;通腑泄熱。主食積不化;脘腹脹滿;腹痛泄瀉不爽;熱結便秘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外用:適量。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有瀉熱、消積的功能。大多用於獸醫作瀉下藥及消導藥。

藥理作用

1.

2.降血脂作用

3.抗氧化作用

4.對機體的保護作用

5.抗胰酶作用

6.對腎代償性肥大的影響

7.抗腫瘤作用

8.抗菌作用

9.毒性

藥材鑑定

河套大黃[河套大黃] 河套大黃[河套大黃]

性狀鑑別 根莖呈類圓錐形, 長5-20cm,直徑2-7cm;多縱切成條狀或塊片狀。帶栓皮者呈灰褐色或灰黑色,表面多抽溝及縱皺紋,去栓皮後表面黃褐色。質堅硬,不易折斷,橫斷面淡黃棕色,無星點。新鮮斷面淡黃至暗棕色,在紫外光下顯紫色螢光。

顯微鑑別 根及根莖橫切面與大黃區別:射線1列細胞,無星點;草酸鈣簇品直徑22-60μm;澱粉粒直徑3-24μm,復粒為2-6分粒組成。

理化鑑別 取本品粉末0.2g,加甲醇2ml,溫浸10min,放冷,取上清液10μl點於濾紙上,以45%乙醇展開,取出,晾乾,放置10min,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顯亮紫色螢光。

化學成份

河套大黃根及根莖中含總蒽醌1.66%,其中以蘆薈大黃素(aloe-emodin),大黃素(emodin),大黃素甲醚(hyscion),大黃酚(chrysophanol)為甙元的結合型蒽醌1.54%,游離型0.12%,還含食用大黃甙(rhapontin)及多量鞣質、河套大黃多糖(RHP)、單糖至多糖RHP-A和RHP-B。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