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石器和哺乳動物化石人類化石共有23件,包括額骨、頂骨、下頜骨、椎骨、肱骨、脛骨、股骨、腓骨及單個門齒等。共發現400多件石製品。與河套人伴生的薩拉烏蘇動物群有35種哺乳動物化石。河套人和薩拉烏蘇動物群的地質時代為晚更新世中到晚期,用鈾系法測年為距今5萬-3.7萬年。
相關詞條
-
河套人
河套人生活的時代距今大約5萬至3.7萬年,是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屬晚期智人。河套人使用的石器只經過簡單的捶擊法加工,體積極小,主要為刮削器、鑽具、尖狀...
簡介 歷史淵源 化石和石器 生存年代 相關認識 -
河套人化石
河套人化石,中國發現的晚期智人化石之一。包括1922年發現一枚小孩上外側門齒,1956年發現的左側股骨的下半段和一塊右側頂骨破片,1978年和1979年...
簡介 發現過程 化石和石器 最新發現 -
河套人[晚期智人]
河套人生活的時代距今大約5萬至3.7萬年,是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屬晚期智人。 河套人使用的石器只經過簡單的捶擊法加工,體積極小,主要為刮削器、鑽具、尖...
遺址 發現過程 生存年代 新的爭論 -
黃河河套人文史
我國的黃河河套,是中華“現代人”——蒙古人種的搖籃。華夏先民“河套人”在距今二萬年前從無定河邊走來,在內蒙古清水河(今托克托)以東、整個大中華地區繁榮壯...
河套人 史前文化 陝北榆林 中世紀兩地 近代陝北榆林 -
河套文化
河套文化是中國華北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數千年以來,河套地區的變遷歷盡滄桑,在中華文明的母親河———黃河的臂彎里,孕育、生成了河套文化。
基本介紹 來源說明 文化意義 -
穿洞遺址
穿洞遺址為中國西南地區舊石器時代晚期和稍晚的史前期遺址。在貴州省普定縣城西南約5公里的新寨村一孤山上。洞穴因南北對穿而得名。1978年貴州省博物館調查發...
詳細介紹 考古發掘情況 亞洲文明之燈 穿洞人類頭骨化石與人類起源 -
遼河套長城
《全遼志·邊防志》載,“畢恭守遼東,始踐山因河,編木為垣,久之乃易以版牆,而墩台城堡,稍稍添置。”“至畢恭立邊後,將遼河套置於境內。”正德初年(1506...
介紹 重新修復 長城關口大全 故事傳說 -
《河套長煙》
一部反映內蒙古河套地區歷史考古的大型系列電視紀錄片《河套長煙》完成全部攝製工作,將於8月17日開始在中央電視台十頻道《探索·發現》欄目播出。從2006年...
概述 分集劇情 影片看點 -
河套長煙
《河套長煙》是由中央電視台與內蒙古巴彥淖爾市歷經4年之久共同打造的一部反映內蒙古河套地區歷史考古的大型系列歷史考古紀錄片。 該紀錄片講述了從遠古到近代以...
簡介 第1集 遠古密語 第2集 陰山史記 第3集 青銅歲月 第4集 河套簫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