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蜱蟲事件

河南蜱蟲事件

2010年夏天,河南商城縣,有多人被一種叫做蜱的小蟲子咬傷,不治身亡,引起村民恐慌。據了解,當地去年已出現死亡病例,但今年尤其多,成為蜱蟲“重災區”。

簡介

蜱蟲蜱蟲
今年夏天,河南商城縣,有多人被一種叫做蜱的小蟲子咬傷,不治身亡,引起村民恐慌。據了解,當地去年已出現死亡病例,但今年尤其多,成為蜱蟲“重災區”。
目前,國內還未分離出病原體,也不清楚它的傳播途徑,只是參考國際研究得知,蜱蟲攜帶的病毒,能侵染人體細胞,致使人體血小板、白細胞銳減,並具傳染性。
蜱蟲蜱蟲
記者調查發現,商城縣基層醫院從去年至今均存在誤診。村民反映,有些醫院醫護人員並未按傳染病防治法處理該病。
調查中,信陽市、商城縣的衛生部門都表示,無法提供具體疑似病例的數目及疫情狀況。當地村民認為只有信息公開,才能止息恐慌。
吳德政蜷縮在床上,這名73歲的老中醫不斷抽搐。他伸出手,像是要抓住什麼,斷斷續續地喊:“娘呀,我疼呀……”
他通體高燒,咳著血、上吐下瀉,體內血小板和白細胞不斷減少。在呻吟了三四天后,多個器官功能相繼衰竭。
6月11日,吳德政死了,留下一段兒子為其拍攝的掙扎呼叫的視頻,和一大堆醫學書。臨死前,吳德政被確診為“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由蜱蟲叮咬所致。

區域 

8月24日,鮎魚山鄉平塘村村民鮑祥義的妻子,展示丈夫遺照。8月24日,鮎魚山鄉平塘村村民鮑祥義的妻子,展示丈夫遺照。
 毒蟲,在河南商城縣出現。

伏山鄉南沖村村主任楊富告訴記者,商城縣是蜱蟲重災區,全縣被咬的應有好幾百人,已有多例死亡。
對於具體死亡人數,商城縣疾控中心主任余芳表示,這屬於疫情發布,縣疾控中心無權公布,她拒絕透露死亡人數。
致命的“感冒”
村民被蜱蟲叮咬,起先高燒不退,隨後血小板、白細胞銳減,最終多器官功能衰竭而亡
看著父親吳德政臨終前的視頻,吳玉濤淚流滿面,他承包了商城縣余集鎮衛生院的一個門診,他後悔,若早些將父親送去信陽醫治,或許還有救。
吳德政,從醫50多年,退休後,跟老伴在山區村子裡帶孫子。6月1日,他發燒到38度,去兒子吳玉濤的診所看病。吳玉濤以為只是普通感冒,給父親打了兩天吊針。其間,他還在輸液中加了點激素,以促進藥效。事後才知道,這加速了病原體在體內的繁衍。
8月24日,丁勇席手持妻子病歷,質疑伏山鄉衛生院耽誤醫治,否則其不會死去。8月24日,丁勇席手持妻子病歷,質疑伏山鄉衛生院耽誤醫治,否則其不會死去。
6月3日,吳德政已無法站立。
次日,家人將他抬到商城縣人民醫院,抽血檢查,發現其血小板檢測值已由正常的100到300個下降至25個,白細胞值由正常的4000到1萬個降至1400個。
“醫生說,這是被蜱蟲咬了,是無形體病,很多人來治,住幾天院就好了。”吳玉濤說,縣醫院繼續給父親掛吊針,高燒依然不退,上吐下瀉更加嚴重。
6月7日,吳德政轉院到信陽154醫院
4天后,吳德政不治身亡。
吳玉濤被告知,要是父親早點住院,一開始就打強力黴素和多西環素的話,“救回一條命沒問題”。無形體病會導致病人血小板和白細胞銳減,免疫系統趨於崩潰,最後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
蜱蟲也在商城縣鮎魚山鄉出現。
該鄉平塘村村民鮑祥義,喜歡赤膊上山幹活,被蜱蟲叮咬。從5月13日鮑祥義肋部出現紅包到最後死亡,只有9天時間。
5月22日,鮑祥義多個器官開始衰竭,血小板銳減使血液難以凝結,他手腕部被吊針刺破的血管,一直淌著血,必須有個人專門按壓。
一天之內,他僅輸氧就花了兩千多元。當天,鮑祥義轉院到信陽,還沒被抬上手術台,就停止了呼吸。
7月3日凌晨,龔正成也告別人世。他是廟崗村村民,腳上被蜱蟲叮咬。臨死前一天,他牙關緊閉,水米難進。和鮑祥義一樣,他腕部的“血直飆”。
到7月底,“毒蟲咬死人”的事,已傳遍商城縣的十里八鄉。

關於蜱

 蜱:八爪毒蟲
平時比芝麻大一點,吸血後比黃豆大,有八個爪,鑽到人肉里,摳不出來。
商城縣伏山鄉,位於大別山區。當地衛生院院長張晶介紹,商城是蜱蟲重災區,而伏山鄉又是商城的重災區。
伏山鄉南沖村李賢芳,也被蜱蟲叮咬,但她不知道發生在何時何地。6月1日,她開始發燒、嘔吐,吃不下飯,五臟六腑就像刀子在割。她去縣人民醫院,沒醫治好,又到信陽154醫院,治療半個月,血小板恢復正常。
李賢芳慶幸,自己發現得早。她說,以前沒聽說過這種蟲子,今年商城縣被咬的很多,傳言四起,有的說這種蟲子很小,肉眼都看不見,在草里,有植物的地方就有,聽說很多人都死了,現在都沒人敢上山採茶下稻地幹活。
雷呈瓊見過這種蟲子。她也是南沖村村民。她丈夫楊富是該村主任,同時也是一名村醫。
今年7月31日,雷呈瓊到院裡摘菜,隨後回家,捲起褲腿看電視。楊富看到她腿上叮著一隻黑色蟲子,只有芝麻粒大,用手扣,沒扣掉,後用醫療鑷子將其夾掉。當天,雷呈瓊沒事,4天后發燒,後在信陽治療痊癒。
8月24日下午,記者在下馬河村火廟組,村頭幾個婦女主動要求去草叢裡捉蜱蟲給記者看,被制止。她們又在狗的身上扒,還是沒找到。“這東西平時比芝麻大一點,吸了血脹大幾十倍,比黃豆還大,有八個爪,鑽到人肉里,摳都摳不出來。”
12歲的羅政還挽起衣服,給記者看他腰部被蜱蟲咬傷的紅腫痕跡。他的母親腿上,有多處白色的點狀傷疤,“都是蜱蟲咬的,不過沒發病。”
村民們一旦發現蜱蟲吸附在皮膚上,一般就是摳,還有人用菸頭燒,據說蜱蟲被燒後,會把八個爪從肉里拔出來。
百度發現,蜱蟲在受到外界刺激後,會通過爪分泌更多毒素。上述辦法,都難以保證第一時間取出蜱爪。
商城縣衛生局的宣傳資料則建議人們找鑷子夾出來。
楊富說,商城蜱蟲咬人,在2007年前後就有發生,但人數不多,咬後也沒事,也就出現皮膚瘙癢,塗點清涼油就沒事。從2009年開始,被咬人數增多,出現多名死亡個例。今年尤其多,若救治不及時,便可能會有危險。
蜱“毒”傳播謎團
蜱蟲致命病原體仍未分離出,但已發現其具傳染性,病患表示基層醫院沒按傳染病法防護
今年夏天,商城縣蜱蟲暴發後,楊富從縣衛生局領到相關宣傳材料。材料介紹,蜱蟲通常棲息於草叢與植物葉間,但材料並未提及,蜱蟲攜帶的是什麼病毒,又是如何傳播。
楊富聽說,蜱蟲最初是動物身上攜帶的,他很想知道,為什麼今年會在人際傳播?是否蟲子有了變異?
對於楊富的這些疑惑,商城縣衛生局紀委書記吳澤欣說,他也搞不清楚。目前只知道,蜱蟲會傳播一種“吞噬細胞無形體”,它會使血小板、白細胞減少。所以業界將這病稱為“無形體病”。
但迄今為止,只有美國和歐洲一個國家從蜱蟲咬傷患者體內分離出病原體。所以在河南各級醫院和疾控部門都將該病稱為“疑似無形體病”。
據商城縣疾控中心主任余芳介紹,2008年,信陽五個縣區曾出現疑似無形體病症,縣疾控中心專門成立了一個小組,以加強對該病的監測和上報。
2009年5月,河南省成功申請到“河南省無形體病病原學、流行病學研究及其預防控制”項目,中澳專家聯合攻關。
但是病原體一直沒有分離出來。余芳說,上級專家出於嚴謹,目前已將此類病更名為“發熱兼血小板減少綜合徵”。
吳澤欣認為,該病的可怕之處在於,除了感染人群能診治外,疾病的病原體以及傳播途徑,至今還是個謎。
吳玉濤有個結一直未解開。他未在父親身上找到蜱蟲叮咬的痕跡,也不知道父親何時被蟲咬,“我曾問他,他說想不起來了。”
黃志菊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發病的。她說,在發病前,她一直在照顧婆婆季德芳。
去年10月初,商城縣鮎魚山鄉下馬河村,68歲的季德芳患疑似無形體病死亡。在她出殯時,曾照顧過她的兒媳黃志菊因身體不適住了院。對症治療後,黃志菊康復。
在季德芳去世的20天后,她的遠房親戚、同村49歲的婦聯主任羅林英也因無形體病死亡。她死的第二天,曾照料她的二嫂突發高燒住院,按無形體病治後康復。
兩家患者的家屬均對記者說,她們在商城縣人民醫院陪護病患時,醫生並未叮囑過,那種病具有傳染性。
記者了解到,衛生部於2008年2月19日,曾向各級衛生部門下發《人粒細胞無形體病預防控制技術指南(試行)》(下簡稱“《指南》”)。
其中指出,蜱蟲咬的無形體病屬於傳染病,人對此病普遍易感,與危重患者有密切接觸、直接接觸病人血液等體液的醫務人員或其陪護者,如不注意防護,也有感染的可能。
商城縣人民醫院副院長王德強表示,知道該《指南》,但對於上述兩家患者家屬的說法予以否認。他說,醫院對於蜱蟲患者都是按照傳染病要求防護的。

誤診

蟲毒誤診為“精神病”
鮎魚山鄉下馬河村村醫周世瑤的診所門口,貼著泛黃的《人粒細胞無形體病防控知識問答》,經過培訓後他才了解毒蟲危險。鮎魚山鄉下馬河村村醫周世瑤的診所門口,貼著泛黃的《人粒細胞無形體病防控知識問答》,經過培訓後他才了解毒蟲危險。

去年商城已出現因蜱蟲而死亡的病例,但許多村醫仍不認識此病,診斷為感冒、腦炎等
談起蜱蟲,王德強並不像村民楊富等人那么緊張。他說,這種病的臨床死亡率大約在2%—8%之間,死亡病例多發生於老年人。
資料顯示,1918年—1919年的美國大流感,死亡率最高時達到5%。
據王介紹,從去年起,商城縣感染無形體病的患者中,死亡病例增多,這也讓衛生部門加強了培訓力度。“關鍵是不要誤診。一旦誤診,出現併發症就很難救回來。”
而在記者調查中,誤診並不在少數。
商城縣探訪的7起疑似病例死亡者,橫跨去年夏天至今夏,初發病時首先找的都是村醫,且都被診斷為感冒。
其中,曾澤平被錯誤診斷的病種最多。在治療中,她卻先後被診斷為感冒、精神病和腦膜炎等。
曾澤平住在商城縣鮎魚山水庫邊,去年夏天,她去拎豬食,忽然覺得很困。雖然在村醫處被當做感冒,進行輸液。幾天后,因高燒,她開始胡言亂語,自稱看到神鬼。家中請來“大仙”驅邪。但曾澤平每夜會疼醒一二十次。
隨後,曾澤平被丈夫岳昌余送往商城縣人民醫院。
“急診科的醫生說我老婆有精神病,我就把她送到了縣精神病院。”岳昌余說,在精神病院裡,她被約束住,餵吃鎮定藥後,平靜了很多。
幾天后,曾澤平全身抽搐,大小便不能自理,又轉到武漢某醫院。治了五天四夜仍無果,曾澤平在劇烈抽搐中,咬爛了自己的舌頭,被一輛救護車送回商城。
岳昌余說,“救護車司機也是河南人,他很同情我老婆,說他一輛車就拉過五六個同樣的病人,都是被蟲子咬的,沒治了。”
鮎魚山鄉一名不願具名的村醫說,去年很多村醫確實不知道還有一個“疑似無形體病”。
他記得,此前衛生部門曾就疑似無形體病給鄉鎮和村裡的醫生宣講過,“不過也就是隨便說說,發些宣傳資料,我們都沒當回事,誰知道這病這么要命。”
在患病和死亡人數都比較多的鮎魚山鄉下馬河村,村醫周世瑤的診所門口,還貼著一張泛黃的《人粒細胞無形體病防控知識問答》。
周世瑤說,這是去年秋冬之際,衛生防疫部門下發的宣傳單。當時,連續兩名村民的死亡,使下馬河村成為疑似無形體病的防疫重點村。
  誤診為了牟利?
信陽加強相關培訓,但誤診仍在發生,有村民質疑基層衛生院為讓患者多吊鹽水才誤診
今年5月24日,國家疾控中心派員到信陽,對商城、羅山、光山等5縣85個鄉鎮的負責人進行培訓,要求“及時發現、報告和調查”。
7月9日,任務被層層分解,信陽要求其自市級醫院到村診所,必須加強對疑似無形體病的防治培訓。
楊富和商城縣的所有村醫都被召集,進行了培訓。楊富說正因為參加了培訓,才救了妻子的性命。
培訓要求村醫,遇到發燒者,一定建議其去鄉衛生院驗血,血小板和白細胞低於人體正常值,且日漸銳減,確定為疑似無形體病個例,要建議去信陽154醫院救治。
今年6月,中國疾控中心應急辦主任丁凡一行趕赴信陽,商討對該病的應對策略。
據信陽154醫院感染科主任崔寧介紹,從去年起,該科已經治好了100多名感染無形體病的患者。“只要初期不被誤診耽擱的話,這病太好治了。”
但是,出於各種原因,延誤治療的病例還是在不斷出現。
商城縣人民醫院一位負責人說,農民想省錢,只好去找村醫;而輸液是村醫賺錢的主要項目,不排除有村醫為了賺錢,“先掛幾天水再說”。
調查中記者發現,也有村民質疑鄉鎮衛生院為賺錢,延誤病患治療。
伏山鄉楓樹村55歲婦女雷呈華,便是其中一例。
7月12日,村醫余濤為雷呈華治病。兩天,燒不見退。余濤聯想到蜱蟲咬死人的傳聞,建議其去鄉衛生院去驗血。
這是余濤遇到的第一次無形體病疑似病例,“以前也沒人來村里宣傳過這個”。
在伏山鄉衛生院,抽血化驗後,醫生告訴家屬,雷患有急性腸炎,要住院。女兒丁保玉對此表示懷疑,“我母親半年前曾在商城縣人民醫院做過腸炎檢測,沒有任何問題。”
4天后的7月18日,家屬將雷轉至縣醫院。雷被診斷為疑似無形體病,後又被送往信陽,在154醫院,雷病亡。
“醫生說我們來得太晚了。”丁勇席含淚說,他們懷疑伏山鄉衛生院將雷留治4天,可能為了賺取醫療費。他們去衛生院討要驗血單,被告之結果正常,且已被縣醫保部門收走。
伏山鄉衛生院院長張晶告訴記者,當時檢查時,雷呈華的血小板和白細胞並無明顯減少。她並解釋說,“這種病人體徵每天變化很快,可能是在後期變化了。”

聲音

“公布疫情,止息恐慌”
商城縣村民因不了解疫情已產生恐慌情緒,信陽市、商城縣衛生部門都不公布具體病例
雖然關於疑似無形體病的培訓在村醫中展開,但很多村民仍對此病感到陌生,並害怕。
傳言開始盛行。在商城縣城區,數人告訴記者,蜱蟲侵入公園,已經咬死了幾個在草叢遊玩的市民。
記者走訪商城縣多個村莊發現,絕大多數村民至今都沒有看到官方防治無形體病的宣傳。在死者龔正成所在的鮎魚山鄉廟崗村楊橋組,一老者問記者,“什麼時候能救救我們?”
他說,只要下地,就肯定會被蜱蟲咬住。“我年紀大了,不怕,咬死就咬死了,不種地吃啥?”
有旁觀者還建議,國家能否派飛機過來播撒殺蟲劑,殺死蜱蟲。這馬上遭到反駁。“蜱蟲都鑽在地里,你撒藥有啥用?”
目前,無論是信陽,還是商城縣的衛生部門,都表示無法提供具體疑似病例的數目及患者名單。
據信陽市衛生局一位內部人士透露,信陽市政府曾經研究過如何宣傳該病。“今年4月份,市長專門聽取了衛生系統的匯報,最後領導得出結論,在病原體和傳播途徑尚未弄明白的情況下,大規模宣傳容易造成民眾恐慌,產生不穩定因素。”
這位人士還稱,信陽作為一個地級市,是否有權發布疫情,讓有關領導難以把握。
伏山鄉主管政法的一位鄉領導說,政府之所以沒有公開蜱蟲疫情,是維穩需要,“怕引起進一步恐慌,更何況病毒此時還未知”。
而調查中,有村民向記者表示,政府若不公布確切疫情,反而容易產生社會恐慌。
記者獲得資料顯示,僅2007年3月到9月的半年內,河南共報告無形體病例79起,死亡10例。其中信陽72例,死亡9例。南陽市桐柏縣7例,死亡1例。商城縣在這半年內,報告了4例。
吳玉濤認為目前數據肯定超過資料上的。他估計,整個余集鎮,從去年到現在至少有近百人被蜱蟲咬傷。據吳所知,有3人因此病而死亡。
伏山鄉衛生院院長張晶拒絕透露,伏山鄉蜱蟲叮咬的疫情,但她表示,“被咬的人的確很多”。
根據“無形病防治指南”的要求,發現一例疑似無形體病,要在24小時內,通過國家疾控中心網報系統,按乙、丙類傳染病上報。
張晶還說,目前對於鄉衛生院診斷出的疑似病例,並未網路直報。理由是,“目前能檢測的只是疑似病例,不知道是否該報。但已將情況向縣衛生局匯報了。”
吳玉濤認為政府應該讓更多人知道這隻蟲的真實情況,至少人們知道該如何防治。只有公布疫情,恐慌才不會蔓延。
他告訴記者了這一幕:
今年6月,父親吳德政出殯的那天,一個12歲的少年脖子上爬了一隻小蟲子,他的母親發現後,尖叫一聲。
人群霎時亂作一團,都慌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