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河南大學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的前身為原中州大學數理系,由我國第一批留美博士黃際遇先生等創建於1923年。學院歷史悠久,傳承深厚,在國內外享有盛譽。曾先後易名為算學系、數學系。著名數學家、教育家黃際遇、陳作鈞、樊映川、黃敦慈、杜孟模、劉亞星先生等先後在此執教,培養了一大批數學人才,他們大都活躍在河南省各個領域,為中原地區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其中的一些優秀學者,已經成為享益國內外的知名專家學者。
改革開放後,在劉亞星、劉光躍教授等的帶領下,在“人才興院”理念的支配下,經過全院教工努力,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採用委託培養的方式,培養了一批高層次數學人才,形成了代數與數論、多複變函數論、數學物理、偏微分方程、小波分析等特色學科方向。
2002年為適應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的需要,數學系更名為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學院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
2014年,為適應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的需要,更名為數學與統計學院。
學院概況
學院現有教職工108人,其中專任教師90人,專任教師中教授、副教授70人,具有博士學位者60人。學院設有數學與套用數學系、信息與計算科學系、公共數學教學部、繼續教育中心等四個教學單位,建有數學建模實驗室、數學與套用數學實驗室和信息與計算科學實驗室三個教學科研平台,擁有現代數學研究所、套用數學研究所、教學方法研究室、非線性科學研究室等四個科研機構。
學院積極開展各種國際國內學術交流活動。先後邀請A.Borel、丘成桐、林芳華、林長壽、郭柏靈、林群、李邦河、鄂維南、周向宇、張偉平、陳韻梅、JanosBalog、D.H.Tchrakian、P.Horvathy、YongminCho等國內外著名數學家到學院講學、訪問。學院先後有30餘人次應邀到美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義大利、智利、奧地利、台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參加國際數學學術會議或做訪問學者。學院先後主辦或承辦了“數學物理國際學術會議”、“圖像處理國際會議”、“現代數學學術會議”、“非線性發展方程國際學術會議”、“代數與數論學術會議”、“全國金融數字與統計年會”、“套用數學和科學計算研討會”、“全國多復變分析研討會”等一系列國際國內學術會議。
為加強學科建設,學院特聘請中國科學院院士郭柏靈先生為雙聘院士;聘請美國紐約大學楊亦松教授為河南省“百人計畫”特聘教授;聘請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林宗柱教授、美國田納西大學鳳曉兵教授、中國科學院許以超研究員、王世坤研究員和首都師範大學吳可教授等為講座教授。學院在偏微分方程與數學物理、代數與數論、實分析與複分析、圖像處理與科學計算、最佳化及其套用等學科方向形成了較有特色的學術梯隊,取得了一批優秀的科研成果。
近三年來,學院共發表論文204篇,其中SCI、EI、ISTP收錄109篇;出版學術專著4部,出版譯著1部;獲省部級獎共26項,獲其它科研獎項35項;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7項,項目經費合計600餘萬元。
學院辦有全英文專業學術刊物《Chinese Quarterly Journal of Mathematics》(數學季刊),該刊創辦於1986年,首任主編為已故著名數學家陳景潤院士,現任主編為胡和生、林群兩位院士,2004年該刊進入北京大學圖書館《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核心期刊。
學院現有本科生1570人,碩士生152人。近年來,學院積極探索高等學校在大眾化教育背景下的精英教育模式,對本科生的培養嘗試實行分類教學、分類指導,聘請中學骨幹教師擔任本科生兼職導師,深層次開展教育教學改革,大力培養“思想品德優良、專業知識牢固、實踐能力突出、富有創新精神”的數學人才。五年來,獲得省、部級優秀教學成果獎10項,出版教材著作8部;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丘成桐數學競賽中有300多人次獲得獎項。學院本科生考研率40%左右,一次性就業率95%以上。畢業生以紮實的專業知識、突出的工作能力、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良好的團結協作精神贏得了用人單位的好評。
開設專業
學院現有數學與套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統計學三個本科專業。
學院1993年獲得了 基礎數學碩士學位授予權,2001年獲得 套用數學碩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得 運籌學與控制論碩士學位授予權,2006年獲得 數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 權,2011年獲得 統計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數學一級學科是河南省重點學科。其中數學與套用數學專業2005年獲批為河南大學首批名牌專業,2007年獲批為河南大學特色專業。信息與計算數學專業2011年獲批為河南省特色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