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送羊節

基本介紹

河北送羊節是中國河北省南部一帶農民的傳統節日。在每年陰曆五月十三舉行。在冀南一帶的農村里,每年農曆五月十三,老爺(外祖父)、舅舅要給小外甥送羊。早先送的是活羊,如今送的是用白面蒸熟的“面羊”。這個風俗是從神話故事沉香劈山救母興起來的。

起源

傳說,沉香是一個孝子。自從他打敗舅舅楊二郎,用神斧劈開華山救出生身娘三聖母之後,報仇雪恨的心情極為迫切。這一天他跪在三聖母面前懇求說:“娘啊,您在華山底下吃盡了苦頭,叫兒去劈了那楊二郎吧!”三聖母聽了,搖了搖頭,伸手把沉香拉了起來,說道:“兒呀,你的心情娘知道,可也不能如此魯莽啊!”沉香一聽,急了,話兒出口像連珠炮,“他不顧你們兄妹清分,用天上的條律害得您和爹爹不能團圓,在山下受盡折磨,今兒個不要了他的命,實在難平兒的心頭大恨!”三聖母又勸說道:“不管怎么說,他和娘是一母同胞,他是你的親舅舅呀!”沉香看在娘的面上,答應饒楊二郎一命。不過,他提出,為了讓楊二郎記住教訓,必須每年送來一對活羊,並聲稱;要年年剝他楊二郎的皮。吃他楊二郎的肉(楊與羊諧音)。這話傳到了楊二郎的耳朵里,他一來怕沉香的神斧劈了他的腦袋,二來為重修兄妹之好,就答應了沉香的條件。第二天就趕著兩隻活羊送給了沉香。這一天剛好是農曆五月十三。以後便年年五月十三給沉香送一對活羊。

相關習俗與活動

神話故事在冀南一帶流傳很廣,後來老百姓中也興起了送羊的風俗。不過,送羊的意思,主要是表示老爺、舅舅對小外甥的親近。有一個時期送的是活羊,後來慢慢變成送面羊了。舊社會老百姓家窮,平時很少有白面,只好在新麥下來後送。這一帶一般年景是農曆五月初小麥上場,上旬末收打完畢。在麥罷送羊也是一個休息、串親的好機會。而“五月十三”這個習慣,沿習成因,一直保留下來。近些年又出現了送羊的新風俗:不少地方,不再是姥爺、舅舅給外甥送羊,而是外甥送羊給姥爺、姥姥和舅舅、妗妗,利用這個機會去看望老一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