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坊上2009年有回民1300人,回民主要姓氏有周、佟、胡、杜、王等姓氏。
河北街,是舞陽縣最大的回民聚居地。在元代以前,這裡是“地跨江隱,南北二鎮,千有餘家,皆有文廟書院”。可知,當時為豫中名鎮,中州要津,後因元未大亂,鎮遭兵災,因成廢墟。今由村中斷崖,尚可看出古代殘跡。廢井中尚見漢代以後遺物,沿河地段可見古代瓷器、獸骨、灰坑及其它遺存。披閱古代志書,所地乃隨唐北舞縣舊址,到公元716年(唐開元四年)縣治才從這裡遷回今城。無怪乎該村尚留下火沙崗、磚碴地、西陵頭,塌閣、風凰地、背影堂等地名和遺蹟。元末明初,回漢二族逐漸地在這一片廢墟上重建家園,並恃水陸並進之優勢,休養生息日趨繁盛。
規模建制
1894年(光緒二十年),因北舞渡遷新寨,回民相繼遷走,清真寺被拆除,其料用於創建新寨清真寺。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在哈道亮倡議下重建,大殿3,北講堂屋5,東屋6間,水房3。民國時期,老寺人北遷,在現寺南500處建簡易清真寺一座,占地約半畝,有大殿、講堂屋各3間,水房2間。1955年經杜鳳鳴阿訇重修北講堂屋3,南屋3間。1962年穆斯林民眾將清真寺由河內遷到沙河北岸,現寺南30米處。建有大殿3,北講堂屋5,東屋9,南10,大門1。文革期間,清真寺內部分房屋被人為推毀。
1986年在白二旺阿訇主持下重修北講堂屋5間。因原寺離沙河較近,穆斯林北遷後。為便於民眾過宗教生活,公元1994年將寺建於現寺址,屬哈二民阿訇施宅基共2.76畝,全坊教民和各地同胞的積極捐助下,施工進行順利,新寺於1995年竣工建阿拉伯風格禮拜店5間,大殿系阿拉伯建築格式,5間,北屋10間,其中講堂屋3,阿訇2,男3,女2,辦公室1,南講堂屋5,南大門1,東大門古典式建築格式共7間。寺院為壯觀,耗資人民幣15萬元,為流苦百代,以刻此碑為紀念。老寺租賃給回族個體戶,每間房月租80元,其收入用於清真寺開支。
建築特點
河北街清真寺始建於1807年(嘉慶十二年),規模宏大,為中國宮殿式建築,占地3畝,本坊有各地支集河北銜經商的穆期林都來該寺做禮拜,後因年久失修,損壞不堪,雖然乾隆年間重修原貌,但遺失大半。
歷任阿訇
清真寺自清末以來的主要任教阿訇有:哈道亮、哈二民、關少平(平頂山人)、宛更典(東宛人)、舍學仁(繁城人)、丁兆祥(河北街人)、鐵宏道(長葛白寨人)、杜鳳鳴(河北街人)、白恩慶(繁城人)、宛建邦(東宛人)、白二旺(繁城人)、虎常法(葉縣人)、張龍華(郟縣三郎廟人)等。
地理交通
舞陽縣河北街清真寺位於舞陽縣侯集鄉河北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