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舞蹈史

河北舞蹈史

《河北舞蹈史》是2009年2月1日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大明。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地方性舞蹈專史,描繪了自遠古至今生長在河北這片土地上燦爛的舞蹈藝術。自古以來,河北就是多民族聚居地,是多民族文化交流、交匯、交融之所,在這裡凝聚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和民族藝術的典型方式。本書內容較為豐富,材料翔實,持論謹慎,是一部為中國舞蹈藝術增添了濃郁地域特色的新史。

本書是舞蹈史論專業工作者、史志研究人員以及高等院校舞蹈專業學生的一本參考書。

目錄

總序

緒論

第一章 早期人類遺蹟和遠古時期的河北舞蹈

第一節 泥河灣——東方古人類文化搖籃

第二節 我國最早的遠古儺舞面具和早期石雕人

第三節 古史傳說中的河北樂舞

第二章 夏商周三代河北舞蹈的初步興盛

第一節 夏、商王者之舞

第二節 兩周樂舞

第三節 兩周樂舞思想

第三章 秦漢時期河北舞蹈的繁榮

第一節 秦代舞蹈承上啟下

第二節 漢代樂舞百戲舉國矚目

第四章 魏晉北朝時期河北舞蹈的重要貢獻

第一節 魏晉河北舞蹈特色鮮明

第二節 北朝舞蹈發展迅速

第五章 隋唐五代時期河北舞蹈的進一步發展

第一節 宮廷樂舞華麗輝煌

第二節 民間唐舞多彩多姿

第六章 宋遼金元時期河北舞蹈的發展衍變

第一節宋代舞蹈傳承發展

第二節 遼代舞蹈兼容並包

第三節 金元舞蹈戲舞相承

第七章 明清時期河北舞蹈的獨特魅力

第一節 中國戲曲舞蹈審美規範的最終形成

第二節 遍布城鄉的古戲樓

第三節 承德離宮樂舞和滿族舞蹈

第八章 民國時期河北舞蹈的藝術成就

第一節 豐富多彩的民藝活動

第二節 革命政權及其影響下的河北舞蹈

第九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河北舞蹈的全面發展

第一節 河北民間舞蹈的現代生存方式

第二節 專業舞蹈的合作演出

第三節 活躍繁榮的舞蹈活動

第四節 舞蹈機構與團體及其他成果

後記

部分章節

第一章 早期人類遺蹟和遠古時期的河北舞蹈

第一節 泥河灣——東方古人類文化搖籃

舞蹈是“藝術之母”,是與人類同步成長的最早產生的人類藝術形式之一。河北的舞蹈藝術有著悠久而燦爛的歷史,她是河北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河北這塊土地上,有著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這裡的人民不懈地創造。以泥河灣古人類遺址為代表的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是“東方早期人類的故鄉”,是“東方古人類文化搖籃”,它孕育了東方人類文明和中華文明,孕育了光輝燦爛的河北文化藝術。

泥河灣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陽原縣,經過中外科學家80餘年科學考察,在第四紀地質學、哺乳動物學、古人類學和舊石器時代考古學等相關學科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確立了泥河灣的重要學術地位。

早在1924年,便有美、法科學家進駐泥河灣考察,巴爾博將張家口這塊盆地內的河湖沉積物命名為“泥河灣層”;1930年,德日進和皮孚陀首次提出了泥河灣在更新世紀初期人類活動的可能性。被認為真正叩開泥河灣古人類活動大門的還是專門研究中國舊石器時期的我國考古學家,他們於1965年發現了舊石器時代晚期虎頭梁遺址群,揭開了泥河灣古人類活動的序幕。1974年發現的許家窯、侯家窯遺址,初步建立起泥河灣與中國猿人文化的內在聯繫;被認為“最具歷史意義的”1978年發現的小長梁遺址,科學家在這裡獲得了早更新世時期生活在泥河灣湖濱人類活動的第一批考古證據。這些重要考古發現,搭建起泥河灣舊石器時代早、中、晚期文化的基本框架。1990~1992年實施的中美舊石器考古合作研究項目,積極推進了泥河灣考古研究。1992年馬圈溝遺址的發現,大大突破了泥河灣古人類活動的下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