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瓷歷史淵源
定窯——定州窯陶瓷,產地在今河北曲陽,古屬直隸定州。定瓷燒制始於唐(公元618—907年),興於北宋(公元960—1127年),失於元(1279—1368年),是我國北方大地上繁衍幾代而影響深遠的一個窯系。同當時的汝、鈞、官、哥窯一起,號稱我國宋代五大名窯。 定瓷以白定為主,胎質堅密細膩,釉色柔潤透明,《歸潛志》有聯語:“定州花瓷甌,顏色天下白。”之外有紅、黑、紫諸色,白定名貴,色定尤為名貴。宋·邵伯溫《聞見錄》曾有宋仁宗斥張貴妃接受臣僚王拱宸饋送定州紅瓷的佳話。可知,宋時定瓷已為上層社會所倍至珍視。定窯器薄如紙,叩擊如磬,有“白如玉、薄如紙、聲如磬”之稱。五大名窯中,唯定窯以裝飾見長。其刻花奔逸、瀟灑,印花精細典雅,間輔以剔花、堆花、貼花等。品類有盤、碗、瓶、尊、爐、枕、人物等,設計或勁健挺拔,或秀美娟麗。定瓷名播遐邇,勢壓群芳。史載:江西景德鎮、山西平定、四川彭縣、北京龍泉務諸窯皆蜂起仿效,故形成龐大的定窯系。定瓷的隆興,不僅改革和引發著本國陶瓷工業,更以磅礴之勢啟迪和震撼著鄰邦。北宋徐競《宣和奉使高麗圖經》卷三十二載:高麗“碗、碟、花瓶、湯盞,皆竊仿定器制度。”中國定瓷對日本的影響,也有目共睹,日本詩人虎關師練(1278—1346年)在《濟北集》有詩為證:“定州白瓷陶冶珍,縱橫小理自然新。掃清仙客閒天地,貯得四時一味春。”
定窯恢復歷程
歷史上的金宋之戰,使興旺發達的定瓷業慘遭劫禍,定瓷工匠隨時局南流,故史有“北定南遷”之說。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在與周恩來總理談話中提到定瓷一事。此後,在周總理的關懷下,1976年由政府撥款先後成立了保定地區工藝美術定瓷廠及曲陽縣定窯瓷廠。1978年保定地區工藝美術定瓷廠成立了定瓷實驗組,藺占獻主攻原料工程,陳文增、和煥搞定窯造型裝飾。他們在遺址上一次次尋求探索,把一片片古瓷片撿回來整理歸類,把新燒出來的瓷器與古瓷片樣品進行比較、分析,找出差距,如此反覆地實驗。1984年,陳文增等人創作的定瓷作品參加了在香港舉辦的“河北藝術陶瓷展”,引起轟動,媒體報導稱“定瓷的藝術風格比宋代有過之而無不及”。
1985年至1987年陳文增等人所在的美術瓷廠先後兩次改產,最終關閉。1988年,以陳文增、藺占獻、和煥為首的一行六人從縣城轉戰到靈山山溝,在國營第九O一九廠成立了河北省工藝美術定瓷廠,繼續他們未競的事業,在山裡一乾就是4年。定瓷產品在這裡逐漸形成系列,技藝越加精湛。
定瓷發展現狀
河北省曲陽定瓷有限公司(前身為保定地區工藝美術定瓷廠、河北省工藝美術廠),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定窯燒制技藝”保護單位,河北省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現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名,國家級、省級工藝美術大師、工藝美術家6名、河北省十大金牌工人1名,下設成型部、拉坯部、原燒部、供銷部、文化宣傳部、生活安全部等部門。十幾年來,多次為中央電視台(一、二、四、七、十套)、香港鳳凰衛視、澳門蓮花衛視、河北電視台、《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河北日報》、《中華兒女》、《中華英才》等各大媒體關注、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