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游擊軍

河北游擊軍

河北游擊軍冀中區建立較早、規模最大的兩支武裝力量,是由保定地方黨組織建立的河北游擊軍和呂正操率領的人民自衛軍。

創立部隊

盧溝橋事變之後,冀中很快被日軍占領。各縣雖相繼組織起了規模不等的抗日武裝,但是缺少有經驗的軍事指揮人才。

黨中央非常關注冀中的形勢,派紅軍團長孟慶山(鑫縣萬安人)從延安到冀中,配合保定地方黨組織發展武裝力量,創建抗日根據地。

1937年9月16日,孟慶山到達白洋淀,同中共保東特委取得了聯繫。不久,保東特委和保南特委合併,組建了中共保屬省委,張君任省委書記,孟慶山任軍委主席。他們一方面到高陽、轟縣、安新、任邱、雄縣、清苑等地宣傳黨的抗日主張,組織抗日武裝,同時組織了4期游擊戰爭訓練班,由孟慶山親自任教培訓了一批開展軍事鬥爭的骨幹。

以保屬特委領導的抗日義勇軍為基礎的隊伍不斷擴大,於1937年12月,在高陽縣正式定名為河北游擊軍。當時,河北游擊軍已擴大到3個師、12路,兵力達到了6700多人,司令員孟慶山。

1938年初,河北游擊軍進行初步整頓,編為9個團,及游擊泛師、游擊4路、5路、10路和回民教導隊。

部隊序列

第1師:師長孟慶山兼,下屬4個團,4000餘人,隨河北游擊軍機關在河間一帶活動。

第2師:師長段士增,黨代表王鳳瑞,參謀長楊萬林,政治主任王森貴(皆為共產黨員),下屬3個團,約3000餘人,在蠡縣一帶活動。

第3師:師長馬佑民(共產黨員),政治主任安貴普(中共安平縣委書記),下屬3 個團,約3000餘人,在安平縣一帶活動。

這3個師的主要領導為我黨“高蠡暴動”時的老黨員或黨的基本力量。部隊成員大部分是農民、學生,成分較純,黨員占一定數量,武器裝備也比較齊全。河北游擊軍掌握了這樣一支力量,就有了統帥和改造其他各種武裝力量的基礎。

十二個路的情況是:

第一路:總指揮許佩堅,政治主任董慶學,參謀長田同春(均為共產黨員),下轄4個團、4000餘人,占據饒陽縣;

第二路:總指揮王賁(舊軍人),兩次請求孟慶山加委。隊伍發展到700多人,活動在肅寧縣;

第三路:總指揮陳沐新(舊軍人),政治主任韓印堂(共產黨員),加委後,爭取了束鹿、晉縣、深澤、安國的部分紅槍會,隊伍發展到2700多人,主要活動在安國縣;

第四路:總指揮王烈軍(原任邱保全隊長),政治主任張正庭,副主任劉光裕(後2人為共產黨員),駐安新的安州、端村、關城,主要活動在白洋淀的東部和南部,約3000餘人;

第五路:總指揮高士一(任邱大地主、愛國紳士)政治主任楊其良,副主任高萬德(皆為共產黨員),隊伍成員為四十八莊聯莊會,5000餘人,長期駐守在任邱東、南部;

第六路:總指揮郭梅村(共產黨員)在高陽、蠡縣活動,發展到500多人;

第七路:總指揮孟閣臣(舊軍官)在保定西部半山區發展到五、六千人;

第八路:總指揮劉克忠(舊軍人),副總指揮劉亦珂,政治主任閻均(後2人為共產黨員),這支隊伍黨的基礎較好,後發展到4000多人,占領著安新、容城兩縣,活動在白洋淀以北、以東地區;

第九路:總指揮李慶鎖(土匪出身),政治主任邊伴山(共產黨員),部隊在深澤縣一帶活動,共1000多人;

第十路:總指揮趙玉昆,參謀長宋學飛,隊伍發展到5000多人,在冀西易縣、定興一帶活動;

第十一路:總指揮馬玉祥,部隊約800餘人,在肅寧、高陽兩縣交界處活動;

第十二路:總指揮柴恩波(原新鎮保全團長),部隊發展到3000多人,活動在大清河以北、天津的西南部。

另外還有游擊第1師高順成部5000餘人,在任邱、河間一帶活動。

部隊沿革

三八年四月安平會議後決定成立冀中軍區領導機關,河北游擊軍大部分被編為冀中四分區兼三縱隊第十支隊。孟慶山同志任冀中軍區副司令員兼四分區司令員,以一部編為二十師計有高士一第五路,姜東升的獨立四支隊,以一部編入冀西計有趙玉坤之第十路,許佩肩的第一路,高順成的游擊師,均編入冀西三分區。

這些部隊的合編,在當時情況下加強部隊的組織與領導是完全必要與正確的,但由於部隊多是就地發展起來,原來的領導幹部雖多,成份不太好,缺乏軍事能力,但在該部隊中都有較高的威信與威望。

由於種種原因,在改編河北游擊軍中,應該依靠原來發展部隊的領導者,而不應該採取把他們調開的方法,在方式方法上更不應該採取架機關槍的辦法強行改編。再有,在改編部隊中槍斃了發展抗日武裝力量的三名領導者,其中有師長段士增、師參謀長楊萬林、團長崔樹凱,他們都是貧僱農出身,“七七事變”前的老共產黨員,對發展和建立抗日武裝是有功的。

特別是不經冀中黨委的討論,呂正操同志輕率的做出槍斃他們的決定,用我們自己的槍,槍斃我們的同志是極其錯誤的。當時以上改編部隊的做法,遭到很多河北游擊軍戰士的不滿,為此不少游擊軍官兵紛紛離隊,給革命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經過黨的統一領導,部隊進一步整編之後,冀中部隊得到了更迅速的鞏固與發展,勝利的開闢與堅持了平原根據地的鬥爭,有力地打擊了日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