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卡簡介
沫河口鹽卡位於安徽省五河縣沫河口鎮境內,由清政府建於光緒五年秋,它距今已有130多後歷史,現存欽立石原碑一塊,單層建築一棟,重梁精柱結構,為標準清代的建築風格。現在已經列入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沫河口設立鹽卡,是清朝為充稅課而建。為了解決繞、漏鹽稅的問題,時任督司藍翎王殿昭、朱學元、文生何如春、武生吳鎮、朱大猛共同上書朝延,欽命布政使記名鹽運使,隨即將沫河口只收一般貨物課稅的關卡改為鹽卡。沫河口與鹽卡
沫河口在五河縣境內的北淝河入淮口。北淝河上游從渦陽、蒙城、淮北、懷遠、蚌埠流入這裡,已經是末端,人們就叫它“末河口”。由於它是河口,就在“末”字旁加了三點“水”。還有一種說法,當年,有許多小河汊流到這裡,在河口形成了很多泡沫。因此引來大量魚蝦游到這裡尋找食物,而漁民們也就隨著來這裡打魚捕蝦。漁民們看到這個河口有大量泡沫,就把這裡叫做“沫河口”。到了明代,官方正式才把這裡命名為“沫河口”。清代光緒五年秋,由政府建立的沫河口鹽卡,就在沫河口鎮南側淮河內堤一塊突出的高地上。它距今已有130多年的歷史,現存欽立石碑一塊,單層建築一棟,重梁精柱結構,為標準清代的建築風格。現在已經列入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沫河口設立鹽卡,是清朝為充稅課而建。當時鹽稅是國家主要財政收入來源,而淮河又是鹽商運輸的重要通道。一些鹽商為逃避繁重的課稅,在經過沫河入淮口時,從沫河繞道而行。
為了解決繞、漏鹽稅的問題,時任督司藍翎王殿昭、朱學元、文生何如春、武生吳鎮、朱大猛共同上書朝廷,欽命布政使記名鹽運使,隨即將沫河口只收一般貨物課稅的關卡改為鹽卡。
關於沫河口設卡的地理形成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這裡地勢低洼,方圓幾十里葦草叢生,不適農耕,人煙稀少。那時,在河灘頭住了朱氏三兄弟,打魚為生,地勢低洼形成河面寬闊,水流舒緩,在上游500米處是一方長年淤積而成的,方圓一里左右寸草不生的大沙灘,就在這沙灘下隱居一個磨盤大小的千年金龜,每年春秋兩季,金龜都到沙灘曬蓋,散射金光100多米,活像一把拱形金傘。不知何年何月,來了一位騎驢垂釣老翁,足足坐釣一年,竟然連貓魚也沒釣到一條。後來,何仙姑送來了女山湖的九天蓮子作釣餌,這金龜才被老翁釣走。原來垂釣老翁是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從此女山湖不生蓮,沫河口不長龜。接著,三天的暴風雨使河北岸犯沖地倒塌,變成了陡峭的峽壁,而河床也開始北移,南岸則成了淤積成堆,形成僅有200米河面的獨籠口。這裡因水流湍急,過往商賈船隻好下船拉縴,才能安全通過,這就是當地人常說的“上有王嘴,下有沫口”。由於各地行船比其他地方都增加了許多,清代光緒年間,才選中這裡設關立卡。(歐家芹、徐建光、阮持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