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縣漢宴十大碗
那時,富裕人家用的“十大碗”是整碗雞魚肉蛋,菜多湯少。講究造型,菜上還會放上用面烤制的松鼠、蟬兒、金魚等小動物做裝飾,以增加菜式的觀賞性和客人的食慾。至今他家裡還藏有祖輩傳下來的烤制小動物的魚叉和送菜的提盒,這些古件已有180年的歷史了。而另一種“十大碗”多見於貧窮人家。碗裡多是素菜,按照每桌人數,切上相等肉片,在菜案上拍上幾下,讓肉片儘量顯得大些,然後蓋在碗上。吃客並不容易發現。這就是後來民間演化的兩個版本。即:官府版和民間版。
具體表現在:官府版用料考究、做工精細,用於招待經濟能力較強或者貴賓;民間版:因陋就簡、素多葷少,主要用於婚喪嫁娶宴席。但其風格和製作方法基本相同,只是用料的價格的高低和用時的多少。
漢宴十大碗簡介
《沛縣漢宴十大碗》源於東漢初年,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在漫長的流傳過程中,漢宴十大碗又分為官方 和民間兩種版本。官方的漢宴十大碗,用料比較考究,雞魚肉蛋,很是奢華;而民間的漢宴十大碗,則較為簡樸,製作起來也比較簡單。這裡所介紹的沛縣漢宴十大碗,是數千年以來,當地民間在婚喪嫁娶等隆重場合下,當事主人設宴招待親朋好友時慣用的宴席。起源
據《世界劉氏宗親會》秘書長劉忠新先生考證,早在東漢初年,光武帝劉秀登基後不久,即率文武百官赴沛縣高祖原廟,向高祖劉邦祭拜進香。沛縣令聞報後十分憂愁,這么多的王侯將相來到沛縣,他們家鄉籍貫不同,口味各異,飲食招待問題成了最大難題。縣令一籌莫展,只好召集當地名廚共同商議。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廚師,出了一個主意:不妨做出十道大菜,有葷有素,酸、辣、甜、鹹風味各不相同,誰喜歡吃什麼就吃什麼,任由個人愛好隨便挑選;也可以把十道菜集中放在一起,成為一桌,大家圍坐在一起吃,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可讓貴賓人人滿意。縣令聞聽大喜,當即吩咐照此辦理。光武帝及文武百官食用後,果然個個滿意,皆大歡喜。光武帝及文武百官回到京師洛陽後,念念不忘,也參照此法製作宴席,並傳至民間,深受歡迎,被當地人稱之為“水席”,傳承至今。至清末,沛縣製作漢宴十大碗的廚師,最著名的為攸明禮(綽號攸老五、攸五爺)。攸明禮門裡出身,烹飪世家,其父親、爺爺乃至先祖,均為廚師。攸明禮一生在縣衙門當廚師(舊時稱廚子),既為縣太爺及眾衙役做飯,也常以漢宴十大碗款待各路來沛官員。對此,清末《沛縣誌》及建國後的《沛縣誌》,均有記載。
攸明禮去世後,他的嫡系後裔及異姓徒子徒孫,幾乎遍布於沛縣縣城及全縣各鄉鎮。鄉間常有婚喪嫁娶紅白大事,無論是來賀喜或弔唁,事主都要設宴招待、有酒有菜,一擺幾十、上百桌。每桌宴席都有冷盤、炒菜(俗稱小炒)、大菜。大菜又稱熱菜,必須是十道菜,雅稱漢宴十大碗。 在做漢宴十大碗之前,首先做好兩件事:一是“過油”(俗稱酥菜);二是燉煲湯。過油就是把土豆或藕,粗粗地切成條狀,放在麵粉糊里,再加上鹽粉、蔥花、五香大料等均勻調拌,然後放在滾沸的油鍋里炸,炸好的食品,內軟外脆,黃燦燦的又好吃又好看。燉煲湯就是把羊骨頭或豬骨頭放在大鍋里,加足佐料,用文火慢慢地燉。酥菜和煲湯做好了,就可以動手做漢宴十大碗了。
組成
第一道:燜子第二道、簽子
第三道、紅扣肉
第四道、油炸魚
第五道、羊肉炒白菜
第六道、甜米飯
第七道、虎皮雞蛋
第八道、雞絲筍
第九道、牛肉燉豆腐
第十道、全家福
這十道大菜通常是
燜子
先把雞蛋磕爛、調和,分別用紅、黃、綠幾種食用顏料調均,放在熱鍋里煎成薄薄的圓片,俗稱“吊皮子”;再把牛肉剁碎如泥,攤在皮子上,捲成圓柱形狀,茶杯般粗細;蒸熟後切成藕片狀,剖面顯現出紅、黃、綠等一圈一圈的紋線,既好看又好吃。簽子
把豬肉剁碎,摻入澱粉、佐料,攪拌均勻,攤成厚厚的長方形塊狀,放在籠中蒸熟,涼透,再用刀切成長約十厘米、寬約三厘米、厚約半厘米的薄片,狀如舊時玩的紙牌,稱為簽子。把簽子均勻鋪在小黑碗裡周邊(俗稱碗帽),中間裝滿酥菜,之後把盛著菜的小黑碗往大白碗裡一扣,簽子翻轉都在上邊了。再用滾沸的一勺煲湯一潑,就成了,拿個托盤端上去吧。 此外,還有紅扣肉、油炸魚、羊肉炒白菜、甜米飯、虎皮雞蛋、雞絲筍、牛肉燉豆腐、全家福等。最後一道菜,叫“全家福”,或稱“全碗”,是必上不可的。所謂“全碗”,是雞魚肉蛋、鵪鶉蛋、青菜……什麼都有,類似於現在的“雜拌”。全碗上面,覆蓋著紅紅綠綠的切成長方形條塊的雞蛋薄餅,十分鮮艷。常吃大席的人,一看全碗上來了,不要數,就知道十個大菜全上齊了。 大菜上齊後,最後還有一碗湯,用澱粉、菠菜、雞蛋皮、海帶絲燒成,澆點香油,稱之為羹湯。這種席宴,有葷有素,有辣有甜,有軟有硬,經濟實惠,既好吃又好看,人人喜愛老少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