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沙箱遊戲融合了西方現代心理學理論和東方傳統思想文化之精髓。在歐美,這種用沙子、箱子和玩具進行的心理遊戲被稱為sandplay therapy。
中國學者們將其從歐美和
日本介紹到中國時,稱為“沙盤遊戲治療”或“箱庭療法”。體驗之路心理發展中心的
劉志超老師從體驗式課程論和心理教育培訓方法論的層面將“沙盤遊戲治療”和“箱庭療法”進行整合併最終定名為“沙箱遊戲課程”。
遊戲用途
套用
沙箱遊戲課程能夠廣泛地套用於體驗式教育培訓領域和心理健康教育培訓領域:它不僅僅是一種心理諮詢的工具,對於各種心理方面的問題(如自閉症、多動症、強迫症、焦慮症、抑鬱症、學習困難、社交恐懼、情感障礙、遊戲成癮等)都有著明顯地治癒效果;而且也是一種心理教育的技術,對於自信心和創造力的培養,人際關係的維護(如朋友關係、同事關係、情侶關係、親子關係、家庭關係等)都發揮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尤其可貴的是,它能夠圓通地整合遊戲者的意識和無意識,幫助遊戲者獲得自性化的體驗,最終實現心靈的成長和人生的發展!
一沙一世界,一箱一乾坤,這是智者的思考與智慧;沙箱中展現出美妙的心靈世界,則是沙箱遊戲的生動意境。在這個安全的受保護的空間裡,把你無形的心靈花園以象徵性的方式呈現出來,從而獲情緒的釋放與心理能量的提升;你能自由的發揮創造力想像力,在創作過程中感受到美妙的回歸自我本性的體驗,從而獲得治癒和力量。這便是沙箱世界的無窮魅力和動人力量之所在。
兒童影響
喜歡遊戲是兒童的天性,也是兒童的主要活動形式和探索世界的橋樑,因此,沙箱遊戲很容易被兒童接受,不需要太多的指導,兒童就能很快進入遊戲過程中,兒童的投入與合作程度也是任何其他形式無法達到的。
兒童在學習說話之前已經能夠聽懂許多詞語,在學會回憶之前已經能夠進行再認,但兒童言語發展水平使得兒童不能夠表達特殊的需求和特別的想法。因此,我們通常無法通過話語去理解特殊兒童的行為以及對應的內在心理狀態;我們也無法將具有創造性的破壞性行為與隨意的破壞性行為區別分開,無法將超常兒童的異常行為與病理性異常行為區別開來。而沙箱遊戲像一面窗,可以打開或透視人的心靈,使人能夠重新體驗前語言與非語言狀態;在沙箱遊戲過程中,孩子的精神世界自動流露在沙箱中,陪伴者能夠根據沙箱遊戲場景去洞查他們的心理內容。因此除了在初幾次陪伴者會向兒童詢問一些簡單而明確的問題外,在整個數次沙箱遊戲中,並不需要太多的語言表達。
童年期經歷對人格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這些經歷主要以早期嬰兒與父母的依戀關係狀況以及兒童的早期的探索行為受到阻斷的程度有關。在沙游過程中陪伴者基本不干預孩子的活動。因此兒童可以非常自由的表達自我,宣洩不良情緒,以及在深層修復受到創傷的早期人格結構。沙箱遊戲的本質在於喚醒個體潛意識與軀體感覺,碰撞出某種最本源的心理內容,從而達到心靈的整合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