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八景[四川省成都市“沙河八景”]

沙河八景[四川省成都市“沙河八景”]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沙河八景”位於四川省省會成都市。沙河,古稱升仙水,為,是南宋時期“東別為沱”的典範,距今已有。到元、明時期,升仙水城東下游已有沙河之稱。沙河北起洞子口,逶迤而下,在市區東南河心村歸流府河,全長22.22公里。北湖凝翠、新綠水碾、三洞古橋、科技秀苑、麻石煙雲、沙河客家、塔山春曉和東籬翠湖等沙河八大景點,如一顆顆閃亮的珍珠,點綴在沙河這條綠色長廊上。

“八景”概況

成都“沙河八景” 成都“沙河八景”

“沙河八景”位於四川省省會成都市。沙河,古稱升仙水,為,是南宋時期“東別為沱”的典範,距今已有。到元、明時期,升仙水城東下游已有沙河之稱。沙河北起洞子口,逶迤而下,在市區東南河心村歸流府河,全長22.22公里。北湖凝翠、新綠水碾、三洞古橋、科技秀苑、麻石煙雲、沙河客家、塔山春曉和東籬翠湖等沙河八大景點,如一顆顆閃亮的珍珠,點綴在沙河這條綠色長廊上。

沙河長度:22.22公里;歷史:1500多年整治;投入:32.48億元;護洪道路:43公里;新建橋樑:16座

景點建築:30座園林;小道:18.6萬平方米;照明燈具:2.3萬盞

綠化灌溉線:44.44公里;綠化面積:345公頃

高大喬木:12.2萬株;各類花草:310多萬株;種植草坪:21萬多平方米

建設歷史

“沙河八景”景觀設計是成都市少有的採用全球招標進行設計的景觀項目。2002年4月開始,成都市幹道建設指揮部、沙河綜合整治項目工程公司通過網際網路、媒體等方式向全球尋求以“沙河八景”為主體的22公里長的景觀方案設計,一時間,國內外的設計單位蜂擁成都,都想在沙河景觀設計上一顯身手。經過幾番篩選、淘汰,上海園林設計院、日本協和工程諮詢公司、新加坡山鼎建築事物所等幾家單位入圍。

2002年7月25日~27日,沙河公司組織沙河景觀國際評標委員會對所收到的設計方案全面進行篩選。經過設計等單位開標、中外專家封閉評標等一系列嚴格程式,前三家單位共6套設計方案被專家推薦為中選方案,其中日本協和工程諮詢公司設計的C-1標塊(塔山春曉),新加坡山鼎建築事物所設計的B-2標塊(沙河客家)分別獲優秀方案設計一等獎、二等獎,並分別獲得30萬、10萬元人民幣的重金獎勵。“八景”扮靚的生態河全長22公里。沙河流域被分成“北湖凝翠”、“新綠水碾”、“三洞古橋”、“科技秀苑”、“麻石煙雲”、“沙河客家”、“塔山春曉”、“東籬翠湖”共八大景點,景點與道路綠化帶沒有嚴格界限。設計範圍最小的12公頃,最大的100多公頃。

此次環境設計在滿足“以人為本,生態優先”的基礎上,還講求個性化、多樣化,特彆強調自然性、休閒性,設計方案必須滿足防洪、綠化、截污、文化、交通、工業企業改造等七大功能。為保持了沙河景觀的連續性,體現了各景點的差異性,使“沙河八景”就像鑲嵌在沙河沿線的8顆珍珠,顆顆光彩各異、光彩照人,除“三洞古橋”、“科技秀苑”委託美國哈佛大學和成都市規劃局聯手設計之外,其餘的河段分ABC三標段進行設計,每個標段又分成兩個更小的設計標段,如A標段分A-1、A-2,每個小標段均包含一個畫龍點睛的景點,如A-1中包含“北湖凝翠”景點,A-2中包含“新綠水碾”景點。

“八景”介紹

一、新綠水碾

位於成華區北部雙水村附近,市自來水二廠以北,成彭公路以東、大件路以南,占地面積106.3公頃。景點內有約150畝的人工湖,是成都市西北部的大型開闊景觀水面,與北湖凝翠景區的城市森林相呼應。景區其他部位散置多處小型湖泊,水中各種水生動物悠遊嬉戲。

遠望沙河監控中心,看著宛如蝴蝶也似貝殼的宏偉建築,你肯定會覺得心情開闊。站在50米高的觀光塔上俯瞰沙河美景,滿眼綠色,甚是愜意。雙沙路側40米高的大型音樂噴泉,將是市民休閒的又一好去處。

景區內清澈的沙河水環繞著秀美的四季島,古蜀文化雕塑展示著沙河悠久燦爛的過去。

公交指南:乘坐39路、63路、108路、123路、171路、178路、403路、409路、512路、703路公車,在新成彭路口站下車。

二、科技秀苑

西起電子科大東院橋,東至建設北路踏水橋,北以沙河為界,南至電子科大校園,占地面積3.8公頃。

景區沿著電子科大東院校門鋪開,整潔的河道,潺潺的清水,隨風飄飛的銀杏落葉,小巧的石頭拱橋,散發著濃濃的學院派氣息。中心廣場簡潔、明快的建築體現著IT時代的風格:現代時尚的張拉膜演講廣場、鋼架長廊,大型水幕投影數碼噴泉及多彩湧泉讓廣場既豐富多彩又活力四射。遊人還可互動參與景區內的燈光小品及顯示屏活動。

公交指南: 乘坐2路、6路、14路、42路、51路、52路、71路、76路、108路、114路、412路公車在廠北路口站下車。

三、北湖凝翠

位於金牛區沙河與府河的分流口附近,以沙河支渠同流至府河並與府河所圍合的地域,占地面積33.8公頃。

景區內有黃桷樹、銀杏、竹類等,還有桂花樹、櫻花樹、杜鵑、蕨類等小喬木及地被植物,蒼翠的綠色和五彩繽紛的花草裝扮出了一片近水的“城市森林”。蜿蜒的沙河水岸線畔遍生著各種親水植物,浮萍般圍繞著河堤。

公交指南:乘坐16路、24路、39路、73路、98A路、108路、123路、316路、402路、409路、525路、534路、651路公車在五福一隊站下車;乘坐63路、178路、403路、512路、530路、703路公車在洞子口商貿大道站下車。

四、三洞古橋

西起三友路沙河橋,東至中三洞橋水閘,北以沙河為界,南至李家沱小區,占地面積約5.3公頃。

踏上景區上游的三洞古橋,下游的新建三洞橋及三洞景觀橋,川西平原的橋文化將讓你感到悠遠陶醉。水源廣場、水渠、假山水池、方格水池、卵石駁岸等反映了川西平原水利格局,體現著千百年來蜀人的治水成就。中心廣場的文化景牆鐫刻著古蜀治水的歷史畫卷。形式各異的噴泉有各種各樣的水型,彰顯著沙河的水文化。景區東側的茶文化展示館,室外廣場的古今人物對話造型的茶文化雕塑,體現川西悠久的茶文化和休閒文化。

公交指南:乘坐18路、53路、65路、113路、902路在李家沱公交宿舍站下車;乘坐7路、49路、412路公車在府青路二環路立交橋站下車。

五、麻石煙雲

西起二環路麻石橋,東至光明器材廠,北以建設南路為界,南至杉板橋路,占地面積23.8公頃。

漫步其中,可欣賞到鋼架長廊、旱噴廣場、音樂噴泉廣場等風格各異的風情,分別意味著手工業時代、鋼鐵紡織時代及電子資訊時代。景區中心是保留的原工廠車間改造而成的工業文明展示館,陳列有反映成都工業發展歷程的展品和藝術品。

公交指南:乘坐180路、342路公車在建設南路站下車;乘坐2路、51路、52路、61路、114路、159路、313路、342路、412路、541路公車在麻石橋站下車;乘坐159路在杉板橋路站下車;乘坐72路、180路在SM廣場站下車。

六、塔山春曉

以沙河為界兩側各50米,占地面積9公頃。從成渝高速公路出城方向過五桂橋後不遠處,在右側下車,就來到公園門前廣場。

該景區充分展示了傳統園林景觀,形成城市縱深的視線通道。具有中國特色的九天門(牌坊)、古雅高挺的九天樓居於景區的中軸線上,塔子山公園別致的風景環繞四周。

進入公園內大門後,若左拐後直走,經過九天門(牌坊),就來到高高的九天樓。若右拐後直走,會來到休閒區。這裡有餐廳、茶園,還可來到河邊與沙河水親近。

公交指南:乘坐2路、4路、10路、58路、71路、80A路、81路、91路、92路、97路、98路、101路、301路、412路、533路、536路、537路、819路、855A路、855路在塔子山公園站下車;乘坐122路、219路、223路、857A路、857路在五桂橋公交站下車。

七、沙河客家

西起多寶寺路,東至沙河,北以跳蹬河為界,南至成洛大道沙河橋,占地面積8.4公頃。

景區入口處在牛龍路邊,按客家建築形式特點進行構圖。一座展示客家文化的碉樓陳列有展品和藝術品。反映客家遷徙歷史的藝術牆、親水平台繽紛登場。從河岸的河濱觀景連廊,會遇見一河心噴泉廣場。文化廣場是景區最大亮點,水景門、客家文化展示廳、茶廊等讓你目不暇接。

公交指南:乘坐8路、20路、112路、182路、402路、532路、537路公車到跳蹬河站下車;乘坐182路在跳蹬河南路口站下車;乘坐98A路、98B路、411路在多寶寺站下車。

八、東籬翠湖

西起府河,東至老成仁路沙河橋,北以沙河50米為界,南至機場路東沿線,占地面積9.8公頃。

景區以沙河為界分為左右兩部分,左側部分以小沙河為景觀軸線設定親水平台、河道、人工湖泊等;右側部分設定有觀景台,為遊人提供觀賞兩河合流的最佳視點,台上鐫刻有成都市城市發展歷程。景區設定鋼結構人行橋,造型新穎現代,河口設有大型拱形噴泉生命之門。

公交指南:乘坐3路、18路、31路、65路、68路、77路、91路、503路、522路、536路、817路、819路在成仁路沙河大橋站下車。

沙河歷史

沙河與府河、南河都是流經成都市的主要河道,被稱為成都“三河”,屬岷江水系。20世紀50年代,為滿足成都市東郊新興工業區的大量用水需求,將古老的沙河由農灌自然河道改擴建為成都東郊工業區供水專渠。上游以城北洞子口府河節制閘為起點,由府河分流,經雙水碾、駟馬橋、多寶寺、沙河堡,下游在城東南河心村成昆鐵路橋附近重歸府河。

由於沙河承擔著東郊450餘戶大中小型企業和沿線數十萬居民的工作、生活用水,上世紀九十年代污染嚴重,河道淤積已無法貫通。2001年11月28日,沙河綜合整治工程正式動工。2002年至2004年,沙河治理工程被列入國家國債項目和四川省、成都市重點工程。其中,總長達42.7千米的沙河生態式河堤是按200年一遇的防洪標準來設計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