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東鄰舊寨村,南鄰龍陵勐糯,西鄰埡口,北鄰後寨村。轄小水井等16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497戶,有鄉村人口2331人,其中農業人口2320人,勞動力117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091人。全村國土面積49.09平方公里,海拔1600米,年平均氣溫20℃,年降水量1100毫米,適合種植甘蔗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2739畝,人均耕地1.23畝,林地31250畝。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719.2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00元。該村屬於絕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739畝(其中:田966畝,地1773畝),人均耕地1.23畝,主要種植甘蔗等作物;擁有林地3125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005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44畝,主要種植紫膠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70畝;草地1910畝;荒山荒地31425畝,其他面積6141畝。有溫泉等資源。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路、電話,無路燈。全村有47戶通自來水,有497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497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5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70.42%);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7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70戶(分別占總數的74.45%和74.45%)。該村到鄉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集貿市場1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9輛,農用運輸車1輛,拖拉機18輛,機車200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966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966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2畝。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08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2戶;建有小水窖15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58戶。
全村有2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2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0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7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6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19.2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76.69萬元,占總收入的66.27%;畜牧業收入76.1萬元,占總收入的10.5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510頭,肉牛30頭,肉羊67頭,禽1485隻);林業收入85萬元,占總收入的11.82%;第二、三產業收入75萬元,占總收入的10.43%;工資性收入2.5萬元,占總收入的0.35%。農民人均純收入21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5人(占勞動力的3%),在省內務工25人,到省外務工10人。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97戶,共鄉村人口2331人,其中男性1195人,女性1136人。其中農業人口2320人,勞動力1176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2199人,少數民族126人,彝族97人,其他民族29人。到2008年底,全村享受低保46人,五保戶1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42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6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10公里。該村人畜混居的農戶300戶,占農戶總數的60.36%。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3所,校舍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擁有教師9人,在校學生205人,距離酒房中學10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71人,其中小學生205人,中學生66人,入學率均達100%。基層組織
該村設有黨支部1個,下設黨小組9個,黨員總數64人,黨員中男黨員54人,女黨員6人。團支部1個,團員47人。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人畜飲水困難;道路、電力、基礎設施較差。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鞏固甘蔗、發展糧食、開發紫膠、加大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