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作者: 沈佳慧(Monica Shen) (作者)出版社: 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9月4日)
平裝: 224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34951565
條形碼: 9787534951565
內容簡介
《沒有邊界的教室》內容簡介:在現代科學的各個領域,德國誕生過許多貢獻卓越的科學家,如愛因斯坦、玻恩、赫茲,知名的文學家,如歌德、海涅,音樂家,如貝多芬、孟德爾頌,哲學家,如康德、黑格爾、尼采。至今德國科學家一共獲得了超過60項諾貝爾物理、化學和生理醫學獎。德國在科學技術的許多領域當中,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
什麼樣的教育環境,能夠孕育出這么多優秀的人才、發展出這么精采的國度?什麼才是孩子長大進入社會後,最需具備的素質與能力?
《沒有邊界的教室》由台灣母親沈佳慧帶領兒子小K親歷德國啟蒙教育,鮮活有趣地為我們揭開了德國學校、德國家庭啟蒙教育的秘密:生活就是教育;幫孩子找到最匹配的競爭力、幸福力;不管是不是第一名,每個人都需要生活能力;人生長得很,沒有輸在起跑線這回事;跟孩子好好相處、珍惜與孩子共度的時光,比孩子會不會念書、能不能出人頭地更加重要……
生活為本,孩子為本,在應試教育和成功教育無處不在的中國大陸,這無疑給了我們最生動的啟發和最深刻的反思。
編輯推薦
《沒有邊界的教室》:來自廣大父母的推薦:母親:王雲玲,兒子9歲,成都,公務員;父親:高軍,女兒8歲,深圳,銀行高管;母親:葉傾城,女兒4歲半,情感暢銷書作家,金鷹955電台主持人;母親:蔡小容,女兒6歲,武漢大學外語學院副教授;母親:饒敏,兒子和女兒7歲,《幸福》雜誌主編;父親:方剛,兒子13歲,知名性學家,北京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基地首席專家;父親:劉瀾,大兒子13歲,小兒子8歲,哈佛MPA,管理學和領導力的研究者、寫作者和教育者;父親:孫廣傑,教師,河南省實驗國小校長,河南省省管優秀專家;父親:常智韜,資深媒體人士。採用民主、寬鬆的親職教育方式培養出一位上哈佛的女兒,與美國“虎媽”相比,被媒體稱為中國“貓爸”。
專業書評
這並不是一本離我們很遠的書,看起來,這是一本離我們的生活環境很遙遠的書。書中的孩子三歲多就像行李一樣跟著大人在歐洲旅行,繼而遊學。在中國大陸,有多少家長能夠提供給孩子這樣的條件呢?我們大多數人辛勤工作,全家實現一次國內游都很不容易,何況出國游;一些家庭傾家蕩產,甚至負債,才能把孩子送到國外深造。
看起來,這也是一本離我們的教育環境很遙遠的書。書中提到的孩子很容易就進入的學校,無論英國的,還是德國的,其硬體和軟體似乎都是我們不能企及的。我們的現實情況是,因為師資力量的有限且很不均衡,中國大陸的家長,能夠一路如願把孩子送到就近且相對滿意些的學校,就算是走了大運的事情。如果一定要挑肥減瘦,那么就要在關係或者金錢上投入很多。
如此不切我們面臨的實際,看起來,這真的是一本應該放棄的書。
可是,當我讀完這本書,作為母親,心中卻失去了平靜。
是的,我沒有能力為孩子創造國外優良的環境,但我卻可以和作者一樣,學習與孩子一起在任何不同的環境裡成長;即使我們家的生活並沒有過多的變數,我是不是也可以像書中的家長和老師一樣,在更多的細節中體現教育的理性和根本,真正協助孩子找到他想要的自我、幸福和方向。
我們處於一個太多人教導我們如何成功,卻很少人教導我們如何保有自我的世界。成功的單一標準制約著我們自己,也影響著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我們常常為孩子面臨的各項競爭憂心忡忡,我們常常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好的客觀環境,拚命勞作而忽略、犧牲了更多同樣富有價值的東西。可是,一個人的獨立、自由和幸福感到底建立在什麼之上?這是個開放性的問題,不會有標準答案。所以,會有《虎媽戰歌》里的虎媽,也會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的圓圓媽,還有本書的小K媽,但不管是什麼媽,如果能夠正視這個問題,並幫助孩子儘可能地尋覓他喜歡的理想答案就是偉大的母親。因為任何一個母親,一定不想看到孩子像底層的民工一樣受苦受辱,但也一定不想看到孩子接受完哈佛的教育,成為所謂的社會精英之後,卻因為找不到人生的意義而陷入深深的抑鬱之中。
……
如果你是從家鄉的小城帶著孩子來到省城或者首都;
如果你工作壓力超大,經常加班加點,陪伴孩子的時間少之又少,或者你常常帶著惡劣的情緒回家,很少給孩子溫暖的笑容;
如果你的孩子學習成績一般,你總在責罵他沒出息,將來怎么辦;
如果你是位真心關愛孩子,卻為諸多相互矛盾的教育理念所困惑的家長和老師;
如果你想做一個慢慢改變的母親,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多製造一些快樂與甜蜜;
……
那么,你不妨隨意翻開這本書--無論從哪一頁讀起--這真的是一本離你很近的書。
--李潔,9歲男孩的母親,本書責任編輯
媒體推薦
原來學校也可以如此上課!我尤其羨慕他們將閱讀習慣的培養結合“讀書之夜”的有趣活動,同時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意見,並且有能力好好表達自己的想法。我總是覺得,溝通與傾聽的能力將會是孩子長大後在未來社會中存活的最重要能力,也是合作與民主的基礎。可惜這點在台灣的教育現場,也往往是較弱的一環。
——李偉文,台灣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德國基礎教育的豐富內涵,絕不是僅僅培養出“會讀書”的孩子而已。但是,假如,我們稱讚在德國教育下成長的孩子,真的不錯,或許讀者理所當然會認為--這是德國教育體制好、學校辦得好,或德國學校的老師會教書。其實,在這背後絕對不是只有“學校教育”,還有許多父母的用心與真正花時間與小孩相處的“親職教育”,佳慧就極為稱職地扮演了親職教育中媽媽這一角色。
——鄭伊雯,旅德作家
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面對生命的複雜性,面對教育理念的多元化,我們常常會充滿孰是孰非的迷茫,常常會在傳統和現代、東方和西方間徘徊。我們總是不願簡單地不負責任地說“是”或“不是”,我們的育兒過程不可避免地伴隨著猶疑和糾結。正因為我們的選擇是如此慎重,所以書中那些相同的選擇注定會讓我們驚喜。
——王雲玲,8歲男孩的母親,成都,公務員
去年我家朝朝暮暮上國小了。前幾天看他倆日記,應該是如實記錄了課堂上的一個片段。自然課上老師提問:“什麼是無邊無際的?”大家都說了許多“錯”的答案,老師說:“只有宇宙是無邊無際的。”如果我們的老師、我們的教育以為“無邊無際”都只有唯一的答案,不如都來讀一讀這本《沒有邊界的教室》。
——饒敏,7歲龍鳳胎的母親,武漢,雜誌主編
親職教育沒有中西方之分,不管虎媽貓爸,尊重孩子,和孩子共同成長,是親職教育的核心。親職教育價值在哪裡?學校教育要體現的是普世性教育,達到培養通才、社會人的目的,家庭個性化教育,則要體現在因材施教上。
——常智韜,中國“貓爸”,資深媒體人士
作者簡介
沈佳慧 (Monica Shen),念過淡江大學日文系與中文系、是個將旅行與生活結合的旅人,旅居歐洲五年,喜歡體驗各種不同文化的旅行與生活。結婚之後才開始旅行,生完小孩後才開始寫書,無論在哪裡,皆樂於與孩子一同成長。
曾任廣播節目企劃、執行製作、記者、主持人。目前專職寫作。
已出版著作:《幸福雞湯》、《戀戀奧地利》、《大手牽小手,世界玩透透》。
目錄
Chapter 1 我們全家都是空中飛人
緣起 開始漫步天涯的旅程──蘇格蘭新生活
蘇格蘭幼稚園歷險
帶著蘇格蘭腔到德勒斯登
說英文的國際學校
找尋新學校
進入德國幼稚園
Chapter 2 沒有邊界的教室
森林裡的畢業典禮
入學前都會收到的紅單
成績單上沒有分數的一年級
不管是不是第一名,每個人都需要生活能力
“玩”就是德國小學生的主修
留級生
如鐵般的紀律,來自柔軟的心
不必苦讀的讀書之夜
德國的「公立」安親班
每個人都要有「說故事的能力」
可愛足球隊
台灣媽媽的母語教學課
德國小孩的福利
可以不必念大學,但不能沒有專長
四季音樂會
Chapter 3 玩出生活大道理
你沒看錯,德國小孩七點就上床睡覺
德國小孩也提燈籠
帶著三歲小孩到博物館去
擁有一個空白的暑假
烏爾勞不(Urlaub)從小開始
德國小孩看電視
狗狗陪讀計畫
孩子的適應力是培養出來的
序言
別讓“起跑線”的神話奪走孩子的幸福國內著名學者汪丁丁先生曾說過:“正確的教育方法是開發孩子的符號能力,必須同時開發:右腦——情感和道德,左腦——語言和邏輯。而且不要忽視順序,先有情感,後有道德;先有語言,後有邏輯……早期教育的內容和順序,不能隨意改變。”沈佳慧女士在書中所講的德國兒童教育方法,為汪先生的觀點提供了具體而生動的例證。讀讀這本十分有趣的書,家長們也許會領悟到,那句我們耳熟能詳的“教育格言”——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其實正是把我們引入泥潭的一種似是而非的成見:在這個世界上,值得追求的東西有千萬種,人生也可以有無數條起跑線,而絕非只有語、數、外這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