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愛鎮

沐愛鎮

四川省宜賓市筠連縣沐愛鎮位於筠連中部,距縣城30公里,系山區淺丘地貌,幅員面積78.9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9940畝,農民人均占有耕地0.99畝,森林復蓋率達30%。原屬高縣安寧鄉,民國37年(1948年)改為沐愛縣,1953年劃入筠連縣,為筠連縣第四區駐地同,1992年撤區並鄉建鎮,合沐愛、金鑾二鄉建沐愛鎮,鎮政府駐沐愛場,轄18個行政村,141個村民組,2個街道居委會,14個居民小組,全鎮現有人口32394人,其中農業人口30175人。

基本信息

簡介

四川省宜賓市筠連縣沐愛鎮位於筠連中部,距縣城30公里,系山區淺丘地貌,幅員面積78.9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9940畝,農民人均占有耕地1.1畝,森林復蓋率達30%。原屬高縣安寧鄉,民國37年(1948年)改為沐愛縣,1953年劃入筠連縣,為筠連縣第四區駐地同,1992年撤區並鄉建鎮,合沐愛、金鑾二鄉建沐愛鎮,鎮政府駐沐愛場,轄18個行政村,141個村民組,2個街道居委會,14個居民小組,全鎮現有人口32394人,其中農業人口30175人。

沐愛鎮資源豐富。主產水稻、玉米、小麥;經濟作物主要有茶葉、蠶桑、香桂;礦產資源主要是煤炭和石灰石。煤炭能利用儲量是28214萬噸(100米以下)煤層富聚,地理條件較簡單,上山儲量較多,運輸條件好。 沐愛境內交通便捷,通訊設備先進,基礎設施完善。公路、電話、電視實現了村村通,A網、G網手機和光纖通訊全面開通,新建了35千伏變電站,農網改造已完成8個村,還有幾個村正在或正準備實施。引資建成裝機容量為640千瓦的羅鍋灘水電站,完成國債資金工程金溪溝流域綜合治理及棬坪旱山村集水灌溉工程,另一國債投資240萬元的解放溝—洗麻溝流域綜合治理工程正在實施,荷花池公園的維修,小城鎮建設即將啟動。

“十五”期間,沐愛鎮黨委、政府結合江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以“與時俱進,勇於創新,務求實效,加速發展”的沐愛精神,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箇中心,狠抓“兩點一線”工程(兩點指:一點是抓好以煤炭、石灰石礦產資源為主的民營企業,壯大地方財政收入,增大地方剩餘勞動力的轉移;二點是抓好產業結構調整,做強做大具有地方特色的支柱產業—茶葉、蠶桑、林業、香桂。“一線”指抓好以繼巡司溫泉後的棬坪度假村—興龍村的九重岩—騎龍村的胡仙女洞一線的旅遊工程),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先後獲得“四川省億萬農民健身運動先進鄉鎮”、“四川省文化先進鄉鎮”、四川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鎮”、四川省農村“三個代表”學教活動先進鄉鎮和“六好黨委”、宜賓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