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雁英

沈雁英,女,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教授、研究員、主任醫師,中國醫師協會常委、中華抗衰老保健協會首席健康教育專家、中國女醫師協會理事、中華營養學會會員、中國心理學會會員、北京倫理協會理事、中華醫學科技獎評審委員會委員、北京昭光大眾健康研究所客座教授。長期從事醫院管理、醫療保健、心理健康專業,有著豐富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

基本資料

健康五字經

談服用維生素的注意事項

朝陽醫院副院長沈雁英:忌拿維生素當飯吃

在一家科研單位工作的譚小姐近來常常跑到藥房或者屈臣氏的保健品專櫃,向促銷員要產品說明書,研究各種保健品的對症作用。譚小姐經常加班,晚餐常常靠吃零食解決。譚小姐看見周圍的同事,尤其是女同事都在吃保健品,而很多宣稱具有幫助白領對抗環境污染,美白、延緩衰老等功效的保健品廣告也鋪天蓋地,對譚小姐產生深刻的影響。水果蔬菜農藥殘留,都市汽車尾氣污染都是她一直關注的問題。她買了維生素E、褪黑素以及蜂膠等保健品,每天都會按時服用,否則感覺心裡不踏實。

專家(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 沈雁英):像譚小姐一樣,目前很多都市白領都對保健品有強烈的依賴心理,甚至有媒體把她們戲稱為“藥丸妹妹”,那么,在正常的飲食之外補充維生素是不是必要的?白領女性對維生素的依賴心理是不是正常?

一般來說,人體需要7種營養素,其中包括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維生素、膳食纖維、水。這7種元素支持人的正常的生理活動,學習、工作和生存都必不可少。如果我們的正常飲食比較全面,是可以達到日常生活生存所需的。譚小姐聽到推銷員對保健品的宣傳,認為維生素丸、蜂膠等保健品對她的身體健康以及日常飲食起居是有益處的,其實這是可理解的。

在我們日常飲食中,有些人因為工作壓力、精神緊張,常常吃快餐,還有一些人早飯不吃午飯湊合晚飯撐個飽,這些可能都會造成營養過勝或者營養缺乏。目前很多職場人過多的攝入肉類,多油、高糖、高鹽等飲食習慣都是不科學的。所以,如果單純靠一些保健品來滿足人體一天的日常需要,那么會對人體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像譚小姐這種對藥丸和保健品的依賴的狀況,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見的。當她們遇到疲勞、脫髮、睡眠不好等亞健康問題時,可能會誤以為是營養缺乏或者是維生素攝入不足,以為用保健品可以緩解這種亞健康的狀態,其實這是不對的,因為出現這種亞健康狀態,不一定是因為營養不良。建議譚小姐多培養一些興趣愛好,勞逸結合,比如到大自然中呼吸新鮮空氣、多旅遊、多交友、約朋友看電影跳舞運動、多與朋友和家人溝通交流,起到緩解壓力、解除亞健康狀態的效果。

最後,建議各位朋友記住我們老祖先的一句話:先進廚房再進藥房。其實,維生素在我們日常飲食中普遍存在,比如說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能夠補充維生素C;多吃胡蘿蔔、西紅柿能夠補充維生素A。

如果過量服用保健品可能會打亂人體正常的內分泌,造成一些疾病,像譚小姐這樣的職場女性應該去掉對保健品的依賴,應該靠保持陽光的心態、合理的膳食來維持健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