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祥瑞

沈祥瑞(約1900~?),字嘉征,上海縣人。早年畢業於江蘇省立第一農業學校,民國8年(1919年)在上海務本女子中學任教,民國10年在上海縣實業局任勸業員(科員),次年11月起任上海縣立(後改市立)公共學校園主任,民國22年7月任上海市立動物園主任。

基本內容

沈祥瑞(約1900~?),字嘉征,上海縣人。早年畢業於江蘇省立第一農業學校,民國8年(1919年)在上海務本女子中學任教,民國10年在上海縣實業局任勸業員(科員),次年11月起任上海縣立(後改市立)公共學校園主任,民國22年7月任上海市立動物園主任。

個人成就

沈是闢建上海縣立公共學校園和市立動物園的負責人。民國11年10月,上海縣勸學所(後改為教育局)與有關部門及各中、國小校商議,共同集資籌設公共學校園,作為各校自然常識課的直觀教學場所,沈被聘為該園主任。沈於同年11月1日到職後,迅速擬訂了《上海公共學校園進行計畫概略》,經有關部門批准後立即施工,同時通過多種途徑收集種籽、苗木和小動物,於次年5月部分建成開放。公共學校園主任下屬僅有3個工人,事無巨細都由園主任直接管理。沈勤於園務,工作井井有條,園中動、植物均置標籤,註明名稱、科屬並作必要的介紹。經沈積極爭取,陸續將鄰近荒地併入園中,既擴大了展區,又為學生實習種植提供了場地。至民國17年改為上海市立公共學校園時,全園面積由開園時的3.57畝(2380平方米)增至8畝(5333平方米),5個展區的展出內容也更為充實。

民國20年11月,沈奉命在主持公共學校園工作的同時,參與市立動物園和市立植物園的籌建工作。民國22年7月底,沈就任市立動物園主任。動物園的規模和遊人量較當時公共租界的兆豐公園(今中山公園)動物園大且多,管理工作相當繁重。沈上任伊始,就制訂出公園辦事細則、園務會議細則、服務規則和對員工考勤、獎懲等規章制度。由於開園時大動物籠舍及部分設施尚未建造,計畫展出的動物有不少缺額,沈就積極爭取上級撥款,邊開放,邊建設。為了收集動物,沈在接受社會各界捐贈動物的同時,向國內外購買、交換了獅、虎、象及其他一些珍稀動物。民國24年崇明漁民捕獲巨鯨,沈組織員工克服了運輸、製作等諸多困難,製成了上海市第一件巨鯨標本在園中展出。到抗日戰爭爆發前夕,全園動物從開園時的50種增至109種,並有動物標本82件。沈重視發揮動物園在動物科研、動物知識宣傳方面的作用,邀請動物專家、獸醫專家、經濟動物飼養專家成立了動物研究會、信鴿研究會,組織舉辦過多次金魚、觀賞鳥、信鴿、家兔、乳牛的展覽會、競賽會。

民國24年10月至次年4月,沈被派赴日本東京上野動物園實習,同時參觀考察了日本外務省文化事業部、畜產局、獸疫調查所等11個部、局、館、所,以及6個城市的動物園、水族館、園藝試驗場,獲得了許多有關動物園行政管理、動物飼養、獸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識。回國後,沈將這些管理現代動物園的經驗用於該園,並具文呈請市政府在當時的市中心區西部(江灣以西)置地300畝(20萬平方米)另建新園。市政府原則同意沈的報告,並指令沈先作規劃,後因時局緊張而未施行。

八一三事變,敵機轟炸南市,沈仍率員工堅守崗位。9月形勢更急,為防止動物被炸死或逃逸而影響民眾的安全,他商得法租界當局同意,將猛獸和珍稀動物轉至顧家宅公園(今復興公園)寄養。10月市政府撤離上海,市立動物園成為一個沒有上級管理的單位,經費來源從此斷絕。為避免動物餓死,沈只得將全部動物贈予法租界當局,顧家宅公園為此闢建了動物園,因該園無管理動物的經驗,法租界當局邀沈主持動物園的管理工作。民國30年沈辭職到學校任教,解放後遷居常州,約在80年代中期以後去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