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敬涵
樟樹藥幫史上歷代名醫輩出,其中有不少人能醫能藥,集醫藥於一身。但他們之中同時能製藥的,卻為數甚少。民國年間沈敬涵卻是一個能醫、能針、能識藥、能製藥的多面手,被人稱為“萬寶全”。 沈敬涵是樟樹韶塘沈家村人,出身儒家,父親是前清舉人。敬涵有兄弟六人,他排行第三,鄉里人常稱他三少爺。他的六弟就是聞名江西省的婦科專家沈波涵教授。 敬涵早年即投身醫界,先是拜清江名醫關耀南為師,學習醫道;又拜外灸大師黃石屏研習針刺,因而身兼兩家之長。可是,沈敬涵並不打算只做一個靠三根指頭一根銀針行醫的醫生。
韶塘村距樟樹十餘里,向來行醫賣藥的商人很多,是一個很富裕的村莊。大約受了巨商大賈的影響,沈敬涵同他的四弟一起,在新淦縣城合資辦起萬生藥店,當起老闆來。後來又投資吉安浩記藥店,成為浩記的股東,並任浩記經理。 敬涵天資穎悟,也肯鑽研,捨得花錢求師,所以,他涉獵的範圍很廣,能鑑別藥材,尤擅識別川、廣藥材,各項都有獨到之處,因此,人們才送給他"萬寶全"的雅號。他的大名在吉安醫藥界可說是無人不知。 據吉安市工商聯合會王彥邦老先生回憶,沈敬涵鑑別藥材的技巧,名滿吉安。
抗日戰爭勝利後不久,陝西有一位藥農,運來大件原裝黃芪。當時,主客雙方議定價格時,談到黃芪質量,藥農大談黃芪質量如何如何高,敬涵不聲不響,當場從中抽取一要,仔細觀察了一番,立即根據黃芪的採掘季節和生長年限,指明黃芪的質量問題,使這位藥農驚嘆不止,佩服異常。原來,沈敬涵是根據黃芪的皮色、輪紋來確定的。 除植物性藥物外,沈敬涵對動物性藥材,尤其是對各類獸骨,也有較深入的研究,象區別虎、豹、熊骨以及牛黃、麝香、狗寶等等的真偽,他都有獨到的功力,很少有假貨能逃過他的眼睛。據說,為了認識虎骨的結構全貌,沈敬涵不惜巨款,專門買了一架全虎骨,逐一進行分析比較,所以,他對全虎骨骼的各個部位的名稱、特點,都非常熟悉。他說,將虎、豹、熊骨簡單地比較,虎骨多為圓柱形,斷開面有網路結構;豹骨多是扁骨,而熊骨則較為粗大。
沈敬涵還曾花一百元銀元的高價,專門學習一種熬膠方法,叫"不動鏟熬膠"。用這種方法敖膠,點火以後直到熬製成功,中間只須注意添火,而鍋內不需要用鏟翻攪。 敬涵又能替參茸之類的名貴藥材"整容"。如果參茸一類高檔藥材保管不善,受到蟲蛀或斷裂,就破壞了藥材的外觀,影響售價,這就需要修補。出現蛀洞,就用白芨粉仔細地加以填充;如果發現裂紋,就用魚鰾膠粘合,然後用藏紅花水染色,上甑稍加蒸燜,就會面貌一新,儼然如"原裝貨"了。修補藥材雖不免有欺騙顧主之嫌,但從中不難看出製藥工人手法的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