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特·莫斯伯格

沃爾特·莫斯伯格

沃爾特·莫斯伯格(Walt Mossberg,俗稱“莫博士”),生於1947年3月27日。《華爾街日報》著名專欄作家 。本科畢業於布蘭戴斯大學(Brandeis),碩士是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本人並沒有技術背景,而是典型的新聞專業出生。1970年,開始擔任《華爾街日報》的編輯與記者。 沃爾特·莫斯伯格是華爾街日報旗下科技網站AllthingsD的主編,從事科技評論已有 20 餘年歷史,他的評測報告有時可以顯著影響一款產品的銷量,甚至改變一家公司的股價走勢。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求學時期

沃爾特·莫斯伯格 沃爾特·莫斯伯格

沃爾特·莫斯伯格出生於羅德島州,該州北鄰麻州,南接康乃迪格州,西靠紐約州。在接下來的18年中,主要報導國際與國內新聞。隨後,如火如荼的IT業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他在大學時期的主修專業是新聞學,1991年之前的18年,沃爾特·莫斯伯格一直都是一名時政記者。1991年他正式轉型成為一名科技專欄作家,並在每周四《華爾街日報》的《個人技術》版開設專欄(Personal Technology)。

個人專欄

在他首次亮相的專欄里,他這樣開場:“個人計算機用起來太難了,這並不是你的錯。”這句話使文章定下了讀者所期望的,卻是產品行銷人員畏懼的直率的談話語調。也成為他隨後十多年如一日的基調。在每周四,他準時露面。在當時大多數計算機新聞出版界虔誠地對矽谷、對信息技術頂禮膜拜時,莫斯伯格另闢蹊徑,從業界的無名小輩開始,聲譽日隆,很快躍居最具影響力的IT專欄作家之列。

憑藉媒體平台和個人淵博知識,他幾乎每年都被評為最具影響力的IT專欄作家。

沃爾特·莫斯伯格在美國有“IT業第一專欄作家”之稱,被公認為是美國科技新聞界最有影響力的人。他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比《華爾街日報》的總編還高,工資也比總編拿得多。對於IT業(信息產業)來說,莫斯伯格的一支筆可以影響到其產品的受歡迎程度和其股價的升降。美國著名科技雜誌《連線》將莫斯伯格稱為“造王者”,就是形容他的權力之大。

創建品牌

沃爾特·莫斯伯格已成為《華爾街日報》的品牌。《華爾街日報》也不遺餘力地留住這個寶貝。1997年,調任時代集團任總編輯的《華爾街日報》前總編諾姆·佩爾斯廷企圖以高薪挖莫斯伯格為《時代》、《財富》、《金錢》三家雜誌寫專欄。莫斯伯格有些動心,畢竟薪酬很高。《華爾街日報》執行總編保羅·斯泰格為了留住他,親自到母公司道·瓊斯CEO彼得·康恩處請求康恩給予莫斯伯格跟時代方面提供的同等待遇。這意味著莫斯伯格拿到的報酬比斯泰格本人還要高。惜才的康恩同意了這一請求,莫斯伯格留了下來。據稱,目前,莫斯伯格是《華爾街日報》薪酬最高的記者,年薪50萬美元。

他的座右銘是:做新科技產品的普通消費者的代言人。他的最大特點是從消費者角度出發,親自嘗試最新產品,以實踐經驗來支撐文章,滿足讀者對神秘的數字王國的了解需求,同時根據自己對科技產品簡單性、效能和外觀等方面的個人愛好來重塑技術世界。 每周兩篇專欄,一篇深度的分析評論,一篇機智幽默地回答讀者提問。

他的“個人技術”(PERSONAL TECHNOLOGY)專欄主要是圍繞市場上最新出現的創新技術與產品,通過自己的親手使用測試,以及豐富的產業技術背景,作深入細緻、客觀中立的評述。不同於刻板的實驗室評測,也不同於各種玄妙數據的賣弄,而是真正從消費者角度出發,體現人性化、個性化。

記者生涯

早在少年時代,沃爾特·莫斯伯格就愛上了新聞寫作。在布南代斯大學讀政治學期間,莫斯伯格也不忘利用假期為當地報紙寫犯罪和政治方面的新聞。大學畢業後,莫斯伯格到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攻讀新聞學碩士。1970年,莫斯伯格來到《華爾街日報》當記者,年薪9000美元。

1987年,沃爾特·莫斯伯格在《華爾街日報》頭版報導了有關美國股市崩盤的訊息,用有力的數據和觀點說明當時的財政部長詹姆斯·貝克在制定經濟政策時太過草率,讓貝克大為光火,對他發出三個月採訪禁令。戲劇性的是,當貝克當上老布希總統的國務卿後,莫斯伯格變身為《華爾街日報》外事線的記者,跟隨貝克在全世界跑,貼身採訪貝克。應了中國的一句老話:不打不相識。莫斯伯格跟隨貝克去過俄羅斯、東歐、沙特等地,經歷了冷戰結束、東西德統一、海灣戰爭等重大歷史事件。

中國行

沃爾特·莫斯伯格 沃爾特·莫斯伯格

2015年3月,莫博士第一次來到中國大陸。在一個星期內,以一線科技記者的身份,密集走訪了多家科技企業,實地了解中國科技行業的發展情況。

莫博士的這趟中國之行通過此次走訪,對於中國科技行業的印象大為改觀。在來中國之前,他對中國科技行業的印象還停留在富士康這樣的代工廠,但現在,他認為,中國科技行業越來越多的品牌,不僅將通過價格,還將通過產品的品質,將在未來的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談中國科技業:可與蘋果、三星一較高下

沃爾特·莫斯伯格 沃爾特·莫斯伯格

在結束了在中國的行程後,莫博士說,“我還看到很多科技企業的品牌,產品的質量,甚至可以和蘋果、三星等競爭。”但莫博士認為,中國科技行業的產品要真正走進國際市場,依然有很多的障礙和困難需要解決,例如智慧財產權方面、市場推廣方面,企業需要大量的投入,此外,西方市場的競爭十分激烈,這也是中國廠商需要做好準備的方面。

轉型原因

1981年,沃爾特·莫斯伯格購買了自己的第一台電腦“Timex Sinclair”,從此以後便對此十分著迷,並開始花費大量時間在鼓搗這些東西。不久後,他發現當時的科技類報導並非面向普通大眾,人們可以獲得的有關科技方面的建議大多數普通用戶所無法理解的,或者充滿了各種專業用語。因此沃爾特·莫斯伯格認為,人們需要的是一些更為通俗易懂的科技建議。

個人榮譽

《新聞周刊》稱他為“當今計算機世界中,消費者體驗方面最具影響力的仲裁者(the most powerful arbiter)”。《時代》周刊稱他為“最具影響力的計算機記者(the most influential computer journalist)。《滾石》(Rolling Stone)稱他為最具影響力的科技專欄作家(the most powerful columnist in technology)。《華盛頓郵報》稱他為“高科技領域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men in the high-tech world)”,並說“他是一個人的媒體帝國,他的文章能夠發布一個新產品。《紐約時報》稱他為“新經濟工具和玩具方面變化多端的批評家”。1999年他被授予“羅伯評論獎”(Loeb award for Commentary),是獲此殊榮的唯一科技作家。在《技術行銷》(Technology Marketing)雜誌的年度影響力排行榜中,從1995年-2001年,他連續7年名列最具影響力的計算機記者。

2001年5月,他被羅德島大學授予法律榮譽博士學位,才堂而皇之地可以被人稱為“莫博士”了。同一個月,他獲得了“National Headliner Award”。

造王案例

一句評論影響股價

2002年,莫斯伯格到拉斯維加斯參加電子消費品展覽會,走在會議大廳里,忽然有人氣急敗壞地對著他高聲尖叫。定眼一看,原來是XM衛星電台的總裁休·帕尼羅。他毫不客氣地指責莫斯伯格,說正是他的評論讓消費者信心下降,導致了公司股價下跌。莫斯伯格很惱火,但是一點都不畏懼,他挨一些公司主管的罵已不是一次,經歷的類似場面多的是。他任憑帕尼羅大喊大叫,最後忍無可忍地吼了一句:“你的股價關我屁事!”

其實,莫斯伯格很喜歡XM衛星電台。這個電台向汽車駕駛者提供100多個音樂頻道,播放搖滾、鄉村音樂等多種風格的音樂。一開始,莫斯伯格滿懷激情地介紹著這個電台,而投資者也喜歡該公司的股票。不過,要接收到信號,車主必須配套購買該公司出售的特製無線電收聽裝置。莫斯伯格不喜歡這個裝置,他在專欄中批評這個裝置設計很糟糕,很難用,並且價格太貴。該專欄一出,當天上午XM公司的股價就下降了8.5個點。

不過,帕尼羅最終承認莫斯伯格對硬體的批評是對的。幾個月後,XM公司推出了一款新的無線電接收裝置,不僅價格低了,性能也大大改善。

鼓吹新科技產品實用化

XM公司只是根據莫斯伯格的評論而重新設計產品的數十家公司中的一家。可以說,他影響了美國人所使用的手提電腦、手機和MP3播放器的外觀和性能。

從1991年《個人技術》專欄初創起,莫斯伯格就是新科技產品實用化、大眾化的堅定鼓吹者。他的《個人技術》開篇之語就是這樣跟讀者對話:“個人電腦太難用了,這不是你的錯。”他對科技世界的平民化追求為他贏得了許多擁躉,但是也惹惱了許多人。有人認為他傲慢無禮、憑主觀行事,還有人懷疑他是否真的了解技術世界的奧秘。

對此,莫斯伯格表示,他並不在乎別人的批評,他也很高興能夠在必要的時刻“揭露公司的真面目”。他也絲毫不畏懼來自大公司的壓力。他說,他這一輩子連白宮、五角大樓和法務部的批評都經受過,對來自大公司總裁指責也就不以為然了。

迫使微軟修改視窗系統

在科技評論生涯中最令莫斯伯格驕傲的大手筆是反對微軟視窗系統的智慧型標籤。2001年,莫斯伯格在WindowsXP測試版上對智慧型標籤進行測試時發現,智慧型標籤可以在不經網頁所有者允許的情況下強行將網頁上的任何文字變成指向微軟公司或者贊助商的連結。

莫斯伯格在專欄中發表犀利評論,批評微軟公司推出的智慧型標籤是危險的權力濫用,他的專欄立即引起了強烈反應。三周后,有微軟的高級主管向莫斯伯格透露,微軟取消了這一功能,而直接原因就是他的專欄。《華爾街日報》執行總編斯泰格說:“這件事讓沃爾特洋洋自得。”

成功背景

人格獨立

文如其人,專欄作家作為一名公正的批評者,尤其如此。人格獨立,是一個人成為優秀專欄作家的第一前提。這個看似難度不高的前提,幾乎就是國內IT作者不可逾越的第一“天敵”。e21times記者蔡右玫在文章中舉過這樣一個例子:由於台灣和大陸的公司在國內通常可以透過關係、舉辦大型的產品或公司發表會邀請記者到場,和贈送精美禮品等來取得媒體曝光,因此也理所當然地以為同樣的模式可以套用在美國,結果就不免要大失所望。e21的資深AE Jennifer Cheek便舉例說:“我們的一名客戶一直有著只要送份精美禮品給報社、雜誌的編輯就可以得到報導的想法,也因此他們一直想不通,他們已經陸續送了許多禮物給華爾街日報著名的IT專欄評論家Walter Mossberg,為什麼還沒見到Mossberg寫篇有關他們的報導!”原因在於,美國的主流媒體不會因為禮物或私人關係而為某家公司作特別報導。他們報導與否,完全視公司所提供的訊息或產品對於讀者以及消費者是否有充份的價值。

以消費者為中心

注重消費行為重於技術深度,重視消費體驗甚於新聞追逐。“為什麼PC不能像冰櫃和麵包機一樣工作”,莫斯伯格如此反問道。不擺高深狀,不擺權威狀,不故弄玄虛,不譁眾取寵,業內的行話、術語和概念,都不能生吞活剝,而應該深入淺出,形象生動,使得不懂產業、不懂技術的普通消費者也能讀得津津有味。“我是‘計算機神學(computer theology)的敵人,我們有著不同階級之間的衝突。那些技術精英們生活在另外一個世界裡”。他的語言語言平淡樸實,但是富有智慧與幽默。《時代》雜誌將莫斯伯格評選為50位數字精英之一,其中的評價是:“他的實事求是、平鋪直敘的文體不會贏得任何風格獎,但是文章的可讀性贏得了金牌。”

以新技術新產品為導向

萬變不離其宗,高產的莫博士,其所有的文章都堅持一貫的取向:追蹤最新的產品技術,從消費者體驗出發的產品評論!正如他在9月26日《個人技術》專欄的開篇說言:“每當我對產品發表評論之前,我都會試著先將這種產品優缺點列舉出來,並在測試產品時參考這些筆記。”一個優秀的專欄作家,必須具有極強的信息獲取能力和學習能力,始終把握最新趨勢,與技術進步和產業變革保持最敏感的接觸。“Mossberg的權力不是來自任何一個與眾不同的觀點,而是他拒絕降低自己的標準,他的批評幫助了計算機工業製造出更加便於使用的產品。不少精明的投資者在從錢包里拿出錢對新產品或有前途的公司進行投資前,往往會認真聽取Mossberg的意見。”

以最好的平台為基礎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優秀的專欄作家需要一個很好的媒體平台,雙方互相成就對方。莫博士幾乎就是《華爾街日報》科技板塊的代表,他就是唯一的核心,許多讀者就是為了看他的文章才訂閱的。其知名度和待遇比總編還大還高,難以想像,沒有莫博士,《華爾街日報》科技板塊還有多少份量?但是,反過來,再也找不到一個媒體比《華爾街日報》更好的平台,也難以想像,當年莫博士如果落腳在一個普通媒體,今天還有誰會知道他的大名?

經典文摘

我所認識的賈伯斯

史蒂夫賈伯斯是一個天才,一個對許多行業和數十億人產生了巨大影響的天才。——這句話在賈伯斯今年8月份辭去蘋果公司執行長職務後已經被寫過多次。他是一個類似托馬斯愛迪生(Thomas Edison)或亨利福特(Henry Ford)式的歷史性人物,他為許多其它行業的許多其它企業領導人樹立的榜樣。

他做了所有一個CEO應該做的一切:雇用和激勵非凡的員工;擁有長遠的發展眼觀並以此管理公司和股價;有魄力下大賭注和承擔大風險。他堅持了最高水平的產品質量、堅持他的產品是為了取悅真正的用戶而不是移動運營商等中間人。

對各代iPhone的評價

iphone:儘管存在一些設計和功能上的缺陷,但iPhone依然稱得上是一款外型出眾、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智慧型手機。它的軟體新穎獨特,重新定製了智慧型手機的工業標準,至今被世人所稱道。而最令人驚嘆的,莫過於它全觸屏的用戶界面,這一設計將過去手機上的手寫筆和鍵盤代替。雖然人們在打開常用功能時可能因此要花費多一些步驟,也絲毫無法否認iPhone在智慧型手機歷史上所起的劃時代作用。

iphone3G:全新設計、運行更快、價格更優的智慧型手機

如果你一直在等iPhone降價,或者想買一台運行速度更快的手機,那么iPhone3G絕對可以滿足你的要求,只要你不介意它高昂的通訊費用及薄弱的續航能力。對於想獲得更卓越上網體驗的用戶來說,iPhone3G也是他們理想的選擇。但如果你之前購買了一台iPhone、而且經常使用Wi- Fi上網的話,與入手一台全新的iPhone3G相比,也許更新免費的上網軟體更適合你。

iphone3GS: 到底是名副其實還是僅僅因為採用了iOS 3.0系統而已?

蘋果在硬體和軟體方面做了一些小小的改進。經過測試,我認為新的手機和新的系統都非常驚艷,這些都能為蘋果帶來眾多的套用開發者和消費者。但與其說這是一款“革新”之作,我更覺得它只是一部經過改良的手機。這款手機引發的市場反響遠不及當初iPhone3G發布時給iPhone用戶帶來的震撼。

iphone4:新一代iPhone讓蘋果在手機市場繼續獨占鰲頭

不論在硬體還是軟體方面,iPhone 4都遙遙領先於iPhone 3GS。但iPhone4還是有一些不足之處:我發現,在美國許多的手機運營商都發售iPhone4的契約機,這款手機的表現依舊時好時壞。不過總的來說,iPhone4的性能是卓越且難以匹敵的,它保證了蘋果在手機市場的霸主地位。

iphone4S:蘋果手機找到了自己的風格和定位

如果把Siri分離出來,估計iPhone4S並不能像前幾代iPhone一樣在市場上力挽狂瀾。有一些新增的功能更是iPhone的競爭者們早已推出的。與之前側重於工業設計和硬體革新不同,我感覺蘋果從這一代iPhone開始更專注於軟體和雲存儲服務的開發。毫無疑問,iPhone4S的性能非常出眾。更讓人驚喜的是,它的契約價與前一代的iPhone居然相同——都是199美元,而當今許多蘋果的競爭者都把自己旗艦手機的契約價提高到299美元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