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情概況
沃日鄉面積9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182畝,人均耕地1.9畝,全鄉轄官寨、木欄、黃家山、甘溝、窄小、色不龍6個行政村,19個村民小組,其中有8個村民小組在河谷地帶,平均海拔2500米,11個村民小組分布在高半山,平均海拔3100米,自然條件惡劣,全鄉總人口3354人,其中男1679人,女1675人,其中藏族人口占80%以上,全鄉勞動力1637人,全鄉總戶數為892戶,貧困戶142戶,其中原建卡106戶,新增貧困戶19戶,返貧戶17戶,2000年全鄉農業總產值為614.78萬元,人平純收入860元。糧食總產量95.6萬公斤,人均有糧293公斤。自然資源
物產資源豐富:盛產蟲草、貝母、麝香、天麻、黨參、黃芪、鹿茸、熊膽、雪蓮、雪茶、紅景天、鐵杉、紅杉等名貴中藥材和羌活、秦艽、大黃、當歸、甘松等大宗藥材,小金蘋果、花椒、核桃等馳名海內外,菌類更是久負盛名。經濟發展
農民經濟收入主要依賴農業和畜牧業,河谷地帶經過多年發展,蘋果產業已形成一定規模,果園面積2200畝,是農戶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是沃日鄉的支柱產業。沃日鄉農業主產小麥、玉米、蠶豆、馬鈴薯。盛產蘋果。旅遊景點
(1)龍燈碉古戰場遺址在沃日土司經樓碉樓西南面500米處是龍燈碉古戰場遺址,即乾隆王攻打大小金川古戰場之一。它地處要塞、土牆高築、地勢險峻。如今殘垣斷牆、槍炮彈孔仍歷歷在目。瞻仰這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乾隆王攻打大小金川時的古戰場時,那戰場的廝殺聲仿佛在耳邊迴響。在民間的飯後茶餘還廣泛流傳著清軍攻打大小金時傳奇的戰爭故事。龍燈碉古戰場的旁邊,農家的房屋掩映在綠樹叢中,一條清流徑直流過,古老的小木橋橫跨小溪,形成“小橋流水人家”的優美景點。每至深秋的早晨,旭日東生,人家房屋上的炊煙裊裊升起,時聞雞鳴犬吠,梨葉紅黃交錯,清澈的泉水靜靜流淌,簡直就是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
(2)沃日土司經樓碉樓
沃日鄉東依日爾鄉,西接老營鄉,南鄰美沃鄉,北與結斯、八角、雙柏三鄉連界,地形呈長方形,距縣城18公里。經樓原有兩座,呈南北向排列,北經樓於1958年拆毀。南經樓是1945年重建,坐西向東,石木結構三重檐四角攢尖頂,屋頂施小青瓦,共五層。一至四層為石砌牆體,中心無柱,面闊10.62米,進深6.49米,通高22.5米。三層外設木質轉經廊,封閉式欄桿,施木板,花獸浮雕。內為經堂,如意門橋,內四壁彩繪畫80平方米,最為醒目的是南壁上一幅光芒四射的紅太陽壁畫分外耀眼。五層為木結構穿斗梁架,內施藻井天花板。碉為四角形,坐西向東,四角作攢尖頂聳方,頂部突出檐0.10米,外部保存完整。平面呈長方形,整體由下往上收分,木石結構整體呈台錐形,共13層,通高37米,南北邊長5.70米,東西邊長6米,石牆厚0.95米。碉東面有一門,門距地表高4米,底部3米為實心體。碉身結構牢固,建築技術高超,是嘉絨藏區石木結構的又一典範。現僅存南經樓和碉,它們高聳在沃日鄉集鎮中心,交相輝映,成為小金川河南岸一大景觀。她歷經23代土司,世襲官位,經過三百多年歷史變遷,在“司土”地區具有很大的影響。官寨坐北向南,城牆寬厚宏偉分四門,是嘉絨藏式建築的最高藝術成果。沃日官寨文化形成了早期的本教和藏傳佛教文化,其宗教文化、石碉文化、服飾文化等文化具有濃厚的獨特的唐東女文化痕跡,其嘉絨藏族文化內涵豐富,民俗民風極具特色,其文化底蘊及規模在“司土”地區的其它土司管寨中屈指可數。
(3)沃日土司官寨文化旅遊是旅遊業的新亮點
“沃日”是藏語,意為“領地”,即小金川支流沃日河流域是其世居之池。乾隆年間因協助征剿金川有功受封“安撫司”,至末代土司楊春普共歷23代土司。沃日土司官寨現僅存南經樓和碉,不遠處是龍燈碉古戰場,它們高聳在沃日鄉集鎮中心,交相輝映,成為小金川河南岸一大景觀。沃日土司官寨歷史悠久,建築藝術風格獨特,又處在小金紅色之旅的線路途中,是“紅色之旅’不可忽略的重要景點之一。 沃日官寨文化主要開發內容有:一是官寨嘉絨民族文化包括民間藝術、民族音樂、戲劇、民族建築、民俗、嘉絨飲食文化等;二是官寨宗教文化,重點是藏傳佛教和苯教占卜術;三是官寨人文景點的文化內涵,包括和景點的歷史典故、軼事、民間傳說、詩詞等,讓遊客明白蘊藏在景點內的嘉絨文化。如此通過沃日官寨文化旅遊的開發,與四姑娘山自然風光的旅遊交相輝映,小金旅遊業才能兩條腿走路,旅遊業才能上新的台階。
沃日文化旅遊探索資料
1、經樓建設:藏經樓為唐漢三叢疊式建築結構,現僅存城東的藏經樓,高五層,畫面以龍鳳飛翔和佛教壁畫為主題,等待重新修建的有城南和城西藏經樓均高四層。2、高碉建設:高碉有700多年歷史,共四座,現僅存東城16層四角高碉,等待重新修建的有城東北角13層六校碉和西城16層四角高碉.其材料全部用當地石頭、木材和土修砌而成,經過無數次的地震,依然如故,確實是建築史上的奇蹟。
3、官寨城樓和民居建設:沃日官寨城樓四周高三層,分四個門,東城樓高五層。每層樓的功能是不一樣的,應按當時的原貌進行重建。重新建設東女國時期的各主要街區,以後遊客可以在任何一家民居吃住,享受嘉絨飲食,體驗嘉絨東女文化,嘉絨民居房屋內部的建設應按現在的賓館模式設計,可以不另建酒店,吃住玩都與當地居民在一起,形成一種全新的民俗旅遊模式。
4、龍燈碉寺廟(轉經樓寺廟):離官寨城2里地處龍燈碉,是藏傳佛教苯教的主要寺廟,經樓共7座,僧人最多達800人左右。元朝以前是東女國的主要寺廟之一,之後被蒙古統治,實行土司制度。沃日官寨嘉絨的貴族多數在吐蕃統治時期從西藏本土西遷而來。在嘉絨當地的口頭傳說和土司家族志中,不約而同地都提到祖先來自西藏本部距拉薩十八個馬程的西北瓊部,是法力高強的苯教法師哈依木拉修煉成佛的寺廟。乾隆兩次征打大小金川,失敗後大清順治十五年土司巴碧被朝廷授為“沃日貫頂妙智國師”,成為嘉絨十八土司之一。目前該寺廟應重新修建。該寺廟以藏傳佛教的占卜術(主要有羊肩胛占卜法、骰子占卜術法、棋格占卜術、鼓占術、線卜、格薩爾大王圓光占卜和鏡卜等等)最為有名,元明時期達到鼎盛,求諸事占卜者絡繹不絕,現存部份占卜經典。
5、古代戰爭城堡:在轉經樓寺廟上方有一個古代戰場城堡,是乾隆皇帝打大小金川作戰的主要戰場,縱橫交錯的城堡方圓幾百平方米,急待開發,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古代戰爭文化遺址。
6、巨龍化石:在古戰爭城堡上方,有一個地方叫龍燈碉,是天然形成的一個巨龍化石,整個石頭就是一條整體相聯的石頭龍,一直從小金川河底到山頭,與圖畫中龍的形狀維妙維肖,傳說在龍頭下面埋藏有梵文《大藏經》,是束縛此龍的法寶,這個巨石金龍是從事文化旅遊開發的一個神密景點。
7、龍水溝(油房溝)風景區:在巨龍化石的龍嘴下有一條潺潺小溪,這條溝叫龍水溝,是未被破壞的原始森林區,是徒步和騎馬探險的自然風景區,特別是秋季時節,紅葉油畫景色宜人,還可以開發漂流和森林氧吧等等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