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日土司

朝廷也就以其"領地"(沃日)之名授封土司銜的。 沃日土司於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因順應王朝.並為乾隆十一年"一征金川"之役出力,給清軍供糧助戰等原由,被晉封為"安撫司"職銜。 當時的全稱是"鄂克什安撫司",:鄂克什"是滿語稱號,其義尚未追溯清楚。

沃日土司,即沃日安撫司,又名鄂克什土司。在今阿壩州小金縣境內。
據調查認為遠古以來其地區屬當地信眾中具有崇高威望的苯教巫師世家門第,經過歷史發展,形成地方派頭,類似部落或寨主,有眾多信崇者,漸成為一方之勢力集團的領頭。家族傳至巴碧太時,已是清代。於順治十五年(1658年)歸服清王朝,因是本波教法師門第,善行巫術,被冊封為沃日貫頂淨慈妙智國師,曾一度威名大振,所授"沃日"是藏語稱名,其含義是"領地之意"。朝廷也就以其"領地"(沃日)之名授封土司銜的。
該土司之祖,喇嘛巴碧太於順治十五年(1658年)投誠,頒給沃日貫頂淨慈妙智國師印信號紙。"境內沃日河自東向西流人老營地區轉匯人小金河中。沿河兩側,高山連綿,河谷地帶,地勢開闊,氣候溫和,尤以木欄壩和官寨附近,耕地平坦集中,是一處數百平方公里的山谷平原,土地肥沃,水草豐茂,宜於耕牧,盛產玉米、小麥、洋芋、胡豆等糧食作物,所以歷史上這裡可算是物產豐富,八民安康之地,再加之沃日土司世家是宗教神職人員,自然形成為部落和寨民首領是不覺為奇的。
沃日土司於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因順應王朝.並為乾隆十一年"一征金川"之役出力,給清軍供糧助戰等原由,被晉封為"安撫司"職銜。當時的全稱是"鄂克什安撫司",:鄂克什"是滿語稱號,其義尚未追溯清楚。所以後來有"沃日"和"鄂克什"兩稱之名並用。
從乾隆二十九年起鄂克什土司同贊拉(小金川土司)土司因家庭矛盾,引向用本教法咒互相誦經作法相害彼此,由於鄂克什土司世家為本波教大師,進行巫術活動是很有名氣的,他將小金 土司父子的人像畫成後,進行公開念大經,紮成草人用箭穿射,在民眾中揚言要把贊拉土司咒死和讓他絕根斷苗。事有巧合,小金川土司澤旺之子僧格桑是一獨子,所生又是一獨子,十分俊秀可愛,就在鄂克什土司誦經作法後澤旺(老土司)之孫天亡。對方更揚言是他作法的效應,小金川土司氣急敗壞,發瘋似地進行報復,對鄂克什土司進行出兵威脅,搶寨奪地,企圖滅其家族。此時,清王朝見小金川土司勢大,怕其地為內通漢醫成都、西連衛藏,趁此不滅之,恐後成禍患難治。故以調解之名,調兵遣將,企圖消滅小金川土司,時因大、小金川土司為宗親門第,抗拒王朝派兵彈壓,釀成乾隆皇帝舉國征討的《二次征剿金川之役》。
此戰鄂克什土司當然是受益者和保護者,戰後以隨征金川有功,賞二品頂戴。直至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以後,才改土歸流了,實行編組保甲,但土司制度在這一地區變相地實行還是存在下來,土司制的實質保留至解放。解放之初,該土司參加顛覆人民政權的"靖懋叛亂",經清剿國民黨匪特,將叛亂平息,土婦罪大惡極,被鎮壓,土司經過教育,走上了改過自新的道路,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給予了他應有的出路。這裡維繫土司制度是在解放後才真正廢除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