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介
《沃土芳香》是一部涉及新聞訊息、通訊、信息、來信、詩歌、寓言、工作體會等眾多方面的作品集,由湖北省宜城市“鄉土記者”劉銘江先生所著。
本書立足於服務,同時著眼於民生,其題材廣泛、可讀性強,飽含了作者的真實情感。書中記敘的訊息觸類旁通,讓人感同身受;信息準確及時,建議切實可行;通訊行文流暢,語言生動感人。其中還有不少詩歌、寓言等作品,皆是文字優美,寓意深刻,讓人受益匪淺。
該書由中國畫家協會理事、著名工筆畫家樂翠英女士作封,中國現代書法家曹炳然先生、湖北省宜城市書法家協會副主任劉正忠先生及多位著名書法家題詞。
本書於2016年6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作者簡介
劉銘江,男,原名劉名江,筆名:勤學。中共黨員,湖北省宜城市鄭集鎮王崗村人。1953年8月8日出生於古老的蠻河岸邊——璞河島口。高中文化程度,主要愛好:讀書、練字、寫作。職稱:高級經營師(副高職)。1972年8月高中畢業後在生產隊務農,擔任理論宣傳輔導員。1976年8月至2006年4月,先後在基層棉花站當契約工、縣(市)棉花總公司擔任監察科副科長,基層棉花分公司副經理。2012年12月至今由宜城保全公司派駐宜城市第四高級中學執勤,人稱“門衛大衣哥”。
從1973年4月開始寫稿至今,經歷“風風雨雨”,但“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在寫稿的路上,無論遇到什麼冷嘲熱諷,都無所畏懼。從不擱筆。在寫稿40年間,擠時間學完《新聞採訪》、《新聞詞典》、《寫作入門》、《新聞寫作》,還有政策、法規及本行業的有關書刊。先後參加《中國棉麻報》、《襄樊日報》、襄樊市供銷合作社、宜城市委宣傳部及本部門舉辦的通訊報導培訓班近30餘次,得到了眾多編輯、記者及同仁們的關心與輔導。在工作、生活的實踐中,努力挖掘典型,找出亮點、尖點、難點、疑點,然後細心琢磨,精心寫稿。40年來,先後向《中國麻棉報》、《中國紡織報》、湖北《黨員生活》、《湖北日報》、《農民之友報》、《襄樊日報》、《宜城報》及省市縣廣播電台、電視台、官方網站、宜城市人民政府《政府快報》、宜城市委《宜城信息》和本行業的刊物等30多家新聞媒體及部門投稿3000餘篇,被採用稿件800多篇。先後被宜城縣委、縣政府評為先進工作者、共青團宜城縣委命名為“新長征突擊手”,還多次被評為襄樊市供銷合作社全系統“優秀通訊員”,襄樊日報、襄樊人民廣播電台、宜城人民廣播電台、電視台“模範通訊員”,宜城人民政府《政府快報》“優秀信息員”,獲得過孔灣鎮黨委、鄭集鎮黨委授予的“勞動模範”、“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
目錄
沃土芳香醉後人——序言周勤達
一、 訊息
璞河公社棉花採購站領導春節沒回家,留站守棉花
冰棒送下鄉社員喜洋洋
璞河電影院放映質量不斷提高
璞河棉花站加強安全教育為保棉花安全
石家才養鴨一年盈利兩千元
宜城棉花首次打入國際市場
宜城縣棉花公司改革收購方法,方便民眾賣棉——據初步匡算每年可為棉農增收二百萬元
及時發放定金支援農業生產
為老幹部修建休息室
宜城縣被國家列為出口棉基地縣
宜城已有一萬擔棉花遠銷國外
宜城縣棉花公司投放30萬元扶持地膜棉生產
宜城縣出口棉突破二萬擔
宜城縣棉花工作會議在縣城召開
宜城縣棉花公司美化環境清污染
宜城縣棉花檢驗站被中商部授予先進棉花檢驗單位光榮稱號
宜城縣棉花公司合理布局方便棉農
小河棉站熱心傳授棉花“五分”知識讓棉農多得收益
宜城縣新街供銷社開著大篷車送肥串山鄉
黃灣村已超額完成棉花訂購任務4
親手辦樣板支農譜新篇宜城縣棉花公司創辦200畝良種繁育基地
加強崗前培訓提高棉檢素質
宜城市璞河棉站組織職工下村義務修“兩器”
璞河鎮棉花備耕春潮冬鬧
陳澤國四篇新聞作品收編入書
……
出版社介紹
中國文化出版社是一家歷史悠久的綜合性出版機構,主要出版文化、藝術、教育、衛生、經濟管理類圖書和書畫、攝影作品集以及各類學術專著。該社前身是1936年成立於上海的中華文化書局,1938年遷入香港,1955年更名為香港文化出版社,1982年定名為中國文化出版社。在多年的發展中,經歷了不同的歷史階段,出版了上萬種圖書,業務範圍遍及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中國文化出版社已成為一家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的多元化文化出版機構。業務包括圖書編輯出版、書刊代理發行、文化學術交流等。附屬機構包括作家委員會、《思賢文學》雜誌社、《作家村》雜誌社、《藝術蟲》雜誌社、《藝術+》編輯部、《中華翰墨》編輯部等。本社國內特約編審處是中國文化出版社授權設定大陸地區唯一的代理機構,全權代理出版社在內地的圖書組稿、編審及出版業務,辦公地址在北京和天津地區。本社官方網站上公布的各地特約編審處是本社在各城市的特約代理機構,業務受國內特約編審處協調統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