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介紹
汪派也叫上海派,是20世紀以後,中國音樂發展史上的重要琵琶流派,也是唯一以個人命名的流派。上海派的形成,掀起了中國琵琶發展歷史上第三次高潮。
汪昱庭的琵琶技藝啟蒙於王惠生。後王惠生把陳子敬琵琶譜傳授給汪昱庭。後又得過浦東派倪青泉、曹靜樓與平湖派殷紀平傳授,兼收並蓄,把琵琶傳統古譜根據實際演奏花音編寫出演奏譜,廣為傳授。
汪氏傳授學生都用工尺譜,而且每都親筆抄寫後送給學生,已成為珍貴的墨寶。凡根據汪氏傳譜演奏的,後人稱為汪派。林石城編寫並於1959年由音樂出版社出版的《琵琶演奏法》中,首先用文字形式把“上海汪昱庭派”列為琵琶流派之一。
藝術特色
汪派的演奏特點首先在於,當時一般南派琵琶以下出輪為多,而汪氏卻創造性地運用上出輪,從而奠定了琵琶運用上出輪的基礎。其次,他不拘泥於傳統奏法,對古譜加以精心修改,使之更為精練,取得了比以往更好的效果。汪派琵琶的演奏剛勁有力,感人頗深。
演奏技法體現了流派的藝術風格 ,音樂風格變化,指法也隨之改變;反過來,不同的指法,對音樂風格也產生影響。因此,演奏技法是樂譜上指法的具體體現。
輪指有兩種演奏方法,即上出輪與下出輪。“下出輪”,是用小、名、中、食指次第向左彈出,然後拇指向右挑進。另一種是“上出輪”,其奏法是用右手食、中、名、小指次第向左彈出,然後拇指向右挑進,或先用拇指在上面開始作輪的,因此叫做“上出輪”。汪派所用的輪指均是“上出輪”,上出輪發音剛勁、有力。這種“上出輪”是由汪昱庭首倡的,後來成為被普遍採用的技法。上出輪與下出輪的演奏技法不同,但作為輪指符號在曲譜上並沒有具體的體現這種區別。上出輪與下出輪的使用,可使音響實體產生差異,也就造成輪指演奏的不同風格。
流派特殊的演奏技法,體現了流派不同的風格。特殊的演奏技法是屬於該流派所特有的,是其它流派所沒有的。它是體現流派風格一個重要因素。 演奏技法上,汪派比較樸實大氣,採用連續反覆的“掃拂”或“夾掃”與“板”兩條弦等技法,表現萬馬奔騰,吶喊震大的場面。汪派的演奏較注重內在的情感處理,以豪放、陽剛、樸實著稱。
汪派在演奏技巧上沒有浦東派那么複雜,比較簡潔、淳樸。在演奏時講究力度和音色,比較注重內在的情感處理。如《十面埋伏》中的《吶喊》段的演奏只用連續反覆的“掃拂”或“夾掃”與“板”兩條弦等技法,表現萬馬奔騰,吶喊震天的場面。汪派喜歡用行韻指法,注重腔、韻的變化,尋找內心的一種情感表現。
代表曲目
經汪昱庭改編而廣泛流傳的《陽春白雪》是汪派的代表作,原譜見於1895年李芳園編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譜》共10段,汪氏刪為7段,故又稱《小陽春》;並將母曲《老六板》的合尾改為合頭,加強了循環的結構功能。全曲生動活潑,尤其是把尾段音區翻高演奏,將情緒推向高潮,突出了叫彩的效果,終使此曲成為琵琶演奏者的必修曲目。他對《十面埋伏》也進行了集中精練的整理改編,創造了“鳳點頭”、“哆羅子”等汪派特有手法,強化了樂曲的戲劇效果,使古戰場刀光劍影的音樂意境更為形象逼真。後經汪氏弟子的普遍演奏,此曲的汪氏傳譜已成為廣泛流傳的版本。汪昱庭根據鑼鼓套曲《燈月交輝》改編的兩首琵琶曲《壽亭候》和《跨海東征》,則是汪派的特有曲目。汪昱庭對李芳園傳譜的《潯陽琵琶》作了加工潤色,刪去了李譜每段的大段捺音和繁音花指,使曲調更為自然質樸。蜚聲中外的民族管弦樂曲《春江花月夜》就是根據他的傳譜《潯陽月夜》改編的。汪昱庭經常演奏並流傳的琵琶曲還有《塞上曲》、《春蓮樂府》、《月兒高》、《平沙落雁》、《陳隋》(汪氏認為此曲不好理解,有時將其寫成《神傳》或《神傳妙諦》)、《將軍令》、《普庵咒》、《霸王卸甲》等。
流派傳人
汪昱庭認為大凡 “學藝皆具兩個方面,一取其普遍,一取其深造,音樂何獨不然。”實則提出了藝術的普及與提高的辨證關係,因此上海地區喜愛琵琶者一時大增,許多已有聲譽的琵琶演奏家,也以投學於汪昱庭門下為榮。王叔鹹、衛仲樂、李廷松、李廷棟、孫裕德、程午加、柳堯章、金祖禮、陳永祿、陳天樂、蔡之煒等都是汪昱庭的弟子,20世紀50年代汪門弟子已經遍及全國,汪被後人譽為近代琵琶的一代宗師,對近代琵琶藝術事業的發展貢獻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