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男,1964年7月生,現任同濟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和蛋白質所所長助理, 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理事、蛋白質專委會籌備委員會委員、上海市生物化學與分子學學會理事。1988年7月畢業於阜陽師範學院化學系(獲學士學位),1996年6月博士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博士畢業後來同濟大學工作。其間1999年9月至2000年5月在楊浦區科委掛職鍛鍊,兼科委副主任,2000年5月至2002年1月在美國Cornell University生物化學系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現已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科技攻關項目多項,已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其中被SCI,EI摘錄的30餘篇 ,申請專利6項。
研究方向
1、多肽和中草藥作為分子藥物的設計和研製。
2、納米藥物載體的研究。
3、生物體內特種分子的瞬態動力學行為研究。
情況介紹
承擔的科研項目(僅列五項)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鬼臼毒素及其衍生物的治療腫瘤的分子機理研究”(1997-1999)
“抗HIV-1gp160裂解和gp41穿膜抑制劑的研究”(2006-2008)
第二負責人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用脈衝輻解和雷射光解研究有毒降解有機物的機理”(2000-2002)
“納米二氧化鈦的生物效應及其機理研究”(2006-2008)
主持上海市科技攻關項目:“多肽作為愛滋病藥物的研製”(2003-2005)
“多肽 藥物/層狀無機物納米複合載藥體系研究”(2006-2007)
主持留學回國人員基金:“HIV-1抑制劑的研究”(2003-2005)
以第二負責人參與973項目:“SARS病毒S蛋白功能研究”(2003-2004)
代表性的文章(僅列五篇)
(1)“Interhelical Interaction in the gp41 Core Implication for the Activation of HIV-1 Membrane Fusion”,Biochemistry,2002,41(23),7384-92。
(2)“Mutations that destabilize the gp41 core Determinants for stabilizing the SIV/CPmac envelope glycoprotein complex”, Journal of Biol and Chem 2002,Apr.12 277(15):12891-900。
(3)“Antitumor mechanism of VP-16: A pulse radiolysis study”,Science in China (series B),2002,Vol.45,No.4,P394-397。
(4)“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Interhelical Interaction in the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gp41 Envelope Glycoprotein by Alanine-Scanning Mutagenesis”,Journal of Virology,2001,75(22),p11146-11156。
(5)“鬼臼毒素及其衍生物的瞬態粒子分析”,高等學校化學學報,2003,Vol.24,No.11,2014-2018。
(6)“原位插層聚合法製備聚丙烯胺/α磷酸鋯納米複合材料及其結構表征”,高等學校化學學報,2005,26(11):2173-2175。
代表專利
1)“一種新型納米骨修復材料及其製備方法”,專利申請號 200510110167.4。
2)“抗HIV-1多肽C22,其編碼序列及其製備方法”,專利申請號 200510023542.1。
3)“抗HIV-1的Furin酶抑制劑的製法”,專利申請號 2005100285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