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泵

污泥泵

(3)將軸承端蓋乙、丙裝在軸承座上並用螺栓緊固。 6、泵停止工作時,應先停止電動機,然後閉上壓力表旋塞。 4、定期檢查彈性聯軸器,注意電機軸承溫升。

基本信息

污泥泵

支澤渣漿泵產品圖片支澤渣漿泵產品圖片

高效耐磨渣漿泵是單級單吸、軸向吸入懸臂臥式離心泵,可廣泛用於冶金、礦山、電力、煤礦、水利、化工、輕 工、石油等部門輸送含有大量固體物料的磨蝕性或腐蝕性漿體。
1、過流部件採用高強度耐磨材質,適用於輸送強磨蝕、高 濃度、大顆粒的渣漿,在泵的最大工作壓力範圍之內,可以多級串聯使用。
2、根據抽吸的介質不同,具有可互換的各種材質 的過流部件,適用於輸送磨蝕性或腐蝕性,大顆粒或細顆粒漿體。
3、泵型號意義: 例GMZ65-20-40
GMZ--- 高效耐磨渣漿泵
65----出口直徑(mm)
20----揚程值(m)
  40----流量值(m3/h)
結構說明
除泵頭部分(包括前後泵殼、蝸殼、前後護板、葉輪等)結構不同外,其餘部分結構相似,採用同一系列的傳動部分,下面按泵頭部分,軸封部分及傳動部分,分別敘述其結構特點。
1、泵頭部分:為雙泵殼結構,即前泵殼、後泵殼和帶有可更換的過流部分(包括葉輪、蝸殼、前護板、後護板)。前後泵殼根據工作壓力,采 用灰鑄鐵或球墨鑄鐵製造,垂直中開,用螺栓連線,後泵殼有止口與托架用螺栓連線,泵的吐出口可按八個角度旋轉安裝,葉輪前後蓋板帶有 背葉片以減少泄漏,提高泵的壽命及效率。各型泵進口均為水平方向,從傳動方向看泵為順時旋轉。
2、軸封部分:軸封有三種形式, 副葉輪軸封及填料軸封,機械密封。
(1)副葉輪軸封:在泵進口正壓力值不大於泵出口壓力值的10%時的單級泵或多級串聯第三級泵, 可以採用副葉輪軸封,副葉輪軸封具有不稀釋礦漿,密封效果好等優點。
(2)填料軸封:填料軸封結構簡單,維修方便,需使用軸封水 ,對於不適於用副葉輪軸封的工況及泵吸上使用工況可採用填料軸封。
(3)機械密封:對於不適於以上兩種軸封的工況下,採用機械密 封,減少軸封部分的維修次數。
   3、傳動部分:本系列泵均採用同一系列的傳動,包括托架和軸承組件,泵軸直徑大,剛性好,懸臂 短,在惡劣的工況下不會彎曲和振動。軸承選用單列圓錐滾子軸承和角接觸球軸承組合使用,能夠承受泵的最大軸向及徑向載荷,軸承採用鋰 基潤滑脂潤滑,這種潤滑的優點在於:油膜強度高;油脂粘附性好,不易流失,使用時間較長;密封簡單,軸承體兩端裝有密封端蓋,能有效 防止礦漿等污物進入軸承。

裝配與拆卸
1、YZ型液下泵裝配順序
(1)將軸承分別裝在軸承盒和軸承座上。
(2)將毛氈圈裝在軸承端蓋甲、丙和軸承盒上。
(3)將軸承端蓋乙、丙裝在軸承座上並用螺栓緊固。
(4)將裝好軸承的軸承盒穿在軸上,擰上圓螺母,並將軸承端蓋甲緊固在軸承盒上。
(5)將軸裝入軸承座,用螺栓固定,擰上調整螺釘,並將軸承安裝在支承座上,將擋水圈套在下部軸承處的適當位置。
(6)將聯接管固定在軸承座上,並在聯接管下部裝上泵蓋,在軸下部裝上葉輪並擰緊,依次裝上泵體前蓋,並螺栓固定,用軸承盒處的調整螺釘調整葉輪與前蓋間的間隙,(控制在1--1.5mm內)調好後用螺母,螺栓緊固。
(7)電機支承安裝在軸承座上用螺栓緊固,在軸的上端裝聯軸器部件,並將電機聯軸器用緊固螺釘緊固在電機軸頭上,將電機裝在電機支承上,並用螺栓,螺母緊固。
(8)從泵的出品順序將石棉墊,出液彎頭、出液管件裝上,並固定在支承座上。
安裝
1、安裝前的裝備工作
a、檢查水泵和電機有無損壞
b、準備工具及起重設備
c、按圖檢查基礎。
2、將泵的支承座安裝在容器上,用螺栓擰緊(如系水泥井罐需預先設定地腳螺栓)。
起動與停止
1、觀察泵的安裝基礎是否已經穩固,所有各部件螺栓是否擰緊。
2、檢查泵軸向間隙是否已經調整好(扳動聯軸器無摩擦聲即可)
3、油標註入鈣基黃油
4、檢查電機旋轉方向是否正確
5、起動電機,打開壓力表旋塞,當泵以全轉數工作時,調節閘閥開度到需要範圍。
6、泵停止工作時,應先停止電動機,然後閉上壓力表旋塞。
7、泵長期停止運行時,應將泵拆開,擦拭乾淨,塗上防鏽油妥善保存。
運轉
1、注意泵軸承溫度,不應超過外界溫度35度但最高不應大於75度。
2、油杯內應注滿鈣基黃油,保證軸承能正常潤滑。
3、泵在工作第一個月內,或運轉100小時後,應更換電機支承油杯內的黃油,以後每工作2000小時後更換一次。
4、定期檢查彈性聯軸器,注意電機軸承溫升。
5、動轉過程中,如發現噪聲或不尋常的聲音時,應立即停車檢查。
6、泵每工作2000小時應進行周期檢查,葉輪、泵體(或泵蓋)之間間隙的摩損不能過大,間隙的最大值不得超過1.5毫米,如超過可更換葉輪或前蓋。 7、泵工作6小時時,應檢查機封,根據磨損程度予以檢修或更換,否則將導致泵軸及軸承的損壞。
可能發生的故障及其解決方法
故障 原因  解 決 方 法
水泵不出水,壓力表指針劇烈跳動
進水口被淤塞、管路與儀表漏氣
排出淤塞物、擰緊或堵塞漏氣處
水泵不出水 泵進水口高於液面、旋轉方向不對
增高液面或下降泵的安裝高度、檢查電機轉向
壓力表指示泵出水處有壓力、泵仍不出水 出水管阻太大、葉輪淤塞、轉數不足
檢查管路、清洗葉輪、增加泵的轉數
流量過低 水泵淤塞、轉數不足、葉輪磨損過大
清洗泵及管路、增加轉數、更換葉輪
泵消耗功率過大 泵供水量過小(或全關閉)、葉輪磨損
出口管開啟閘閥、更換葉輪
軸承過熱 軸承缺油、軸承內部有污物或損壞
增添潤滑脂、清洗軸承或更換軸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