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防圖

《江防圖》幅面為16開紙大小,對江岸具有導航意義的山峰、寺院、塔樓等採用寫景繪圖法。 鄭若曾在《江南經略》中繪製的《湖防圖》也被收入《武備志》。 湖防圖有1幅8開紙大小的《太湖全圖》和28幅16開紙大小的《太湖沿邊設備之圖》。

於是從1546年(嘉靖二十五年)開始,明政府整治海防,開展抗倭鬥爭。在這種背景下,編繪了《籌海圖編》的鄭若曾又開始編繪長江防禦圖與太湖防禦圖。他帶著兩個兒子遍訪江南的江防情況,寫了著名的《江南經略》,其中包括46幅《江防圖》和29幅《湖防圖》,這些地圖是明代江南江河湖泊(太湖)戰備圖的集中代表。
鄭若曾所繪《江防圖》的範圍主要為長江下游,西起今江西瑞昌縣,沿江而下,東到長江口金山衛,這個範圍也是倭寇進犯可能到達的地方。《江防圖》幅面為16開紙大小,對江岸具有導航意義的山峰、寺院、塔樓等採用寫景繪圖法。圖上重點描述軍事要素,包括江防設施、哨所駐地、各營防區範圍及其界線、倭寇出沒路線等。圖上註記文字較多,除了地名、山名、港名、寺名之外,還標註了防區的起止地點,不同巡司間的距離,巡邏水軍的兵員多少、艦隻數量、巡邏周期等。南京以東江段的地圖更為詳細。《江防圖》被收入《武備志》。  太湖地處江南,是倭寇從水路容易進犯的地區。鄭若曾在《江南經略》中繪製的《湖防圖》也被收入《武備志》。湖防圖有1幅8開紙大小的《太湖全圖》和28幅16開紙大小的《太湖沿邊設備之圖》。前者描繪了太湖的全景,後者詳細描繪了沿太湖周邊的港瀆及其防備情況。有資料統計,圖上共有港瀆等約250處,其中湖5個,瀆104個,港101個,另有溪、浦、口、涇、門約40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