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農民起義,明中期農民起義之一。正德六年(1511年)前後,江西各地爆發了多起農民起義:東鄉的王鈺五、徐仰三、傅傑一起義;姚源洞(今萬年西南)的汪澄二、王浩八、殷勇十起義;華林山(今高安境內)的羅光權、陳福一起義;大帽山(今尋烏南)的何積欽起義;靖安縣的胡雷二起義等。各地義軍互相支援、聲勢甚大。明朝廷派右都御史陳金督軍圍剿;八年,又以俞諫代陳金;十二年,又派右僉都御史王守仁為贛南巡撫率軍鎮壓。同時明廷又兼施招撫政策,充分利用農民軍中叛變分子誘降和作嚮導。到十三年,各路義軍均先後被鎮壓或被瓦解而最終失敗。
相關詞條
-
農民起義
農民起義是一個具有廣泛套用的術語,通常意味著失去土地的農民的起義,反抗既成的秩序或建制。中性地來說,這是專制朝廷和民間社會矛盾的反映,而不是所謂的農民階...
原因 事件 意義 爭議 -
太平天國[清末農民起義政權]
太平天國,是中國清朝後期由洪秀全所建立的國家,前身為1843年之“拜上帝會”。1850年末至1851年初,由洪秀全、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石達...
名稱 背景 經過 行政疆域 各地起義 -
元朝農民起義
元朝農民起義是指1276年至1367年,蒙元統治中國時期所發生的民變。其中最為知名的有紅巾軍劉福通起義、郭子興起義及張士誠起義等。
前期 中期 紅巾軍之前 紅巾軍 起義領袖 -
明朝農民起義
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年),廣東剷平王叛亂,趙庸再次前去鎮壓,斬首八千八百餘。 明太祖洪武三十年(1397年),陝西沔縣高福興等叛亂,打敗漢中衛明軍...
明前期農民起義 明中葉農民起義 明後期農民起義 -
黃巢農民起義
黃巢起義指的是乾符五年(公元878年)至中和四年(公元884年)由冤句(今山東菏澤市西南)人黃巢領導的反抗唐朝政府黑暗腐朽殘酷統治的農民起義運動,是王仙...
原因 經過 歷史作用 -
元末農民起義
元末農民起義又元末民變、元末農民戰爭,是十四世紀中葉爆發的一次農民階級的反封建鬥爭。這次農民戰爭規模之大、歷時之久是空前。 元末吏治腐敗,橫徵暴斂,苛捐...
歷史背景 起義過程 各方勢力 主要將領 影響 -
秦末農民起義
秦末農民戰爭又稱秦末農民起義,是中國大陸對秦朝末年群雄並起的稱謂,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全國規模的農民大起義。 秦始皇統治時期,大規模地興建宮殿和陵墓,以...
背景 過程 結果 後續 影響 -
白蓮教起義[清中期爆發的農民起義]
白蓮教起義,亦有人稱之為川楚教亂(1795年-1804年),指中國清朝嘉慶年間爆發於四川、陝西、河南和湖北邊境地區的白蓮教徒武裝反抗政府的事件。最早參加...
背景 過程 影響 -
平大庾農民起義
平大庾農民起義,明正德年間,江西大庾(今大余)人陳曰能據山寨10餘年,與橫水謝志山、左溪藍天鳳等攻打官府,襲擊官軍;威震遠近。正德十二年(1517)八月,南贛巡撫王守仁採用“剿撫兼施”之策,收買叛徒,編練地主武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