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蘆溪中學

江西省蘆溪中學,學校前身是1943年由蘆溪地區部分紳士發起,向蘆溪街及各鄉募捐創辦的“私立濂溪初級中學”,劉競武先生為首任校長。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當時樣址設在高樓象形里,1944年6月日軍入侵萍鄉,學校搬遷到茅店(今華雲鄉)桂花村,租用民房辦學;抗戰勝利後的1946年校址遷回蘆溪,並在田心庵(今校門廣場處)新建二層宿舍樓一棟。1949年10月學校與“私立凌雲女子初級中學”合併,改名為“蘆溪初級中學”;1951年底又與“私立萍鄉鰲洲中學”、“私立萍鄉金山中學”合併,更名為“萍鄉聯合中學”,校址設萍鄉城北力行村。1952年學校因故停辦。

1956年7月,經中共萍鄉縣委、縣政府批准,縣文教局派周海模、彭其球、鄒雲凱等同志來蘆溪,在原蘆溪第一國小校址(其前身是創立於清光緒二十七年的“濂溪書院”——因宋代哲學家周敦頤於蘆溪任監稅時在此辦過書院而得名)復辦蘆溪中學,初名“萍鄉縣第四初級中學”;不久,改名“萍鄉蘆溪初級中學”。文革中的1967——1972年曾改校名為“蘆溪五?七高中”。1969年首次招收高中一年級新生,1973年正式定名為“萍鄉市蘆溪中學”,沿襲至今。

1978年,經省教育廳確定為全省第一批重點中學。1978年和1981年國中、高中先後改為三年制。根據教育網點調整,1999年國中停止招生,2001年從學校發展的實際需要出發,經縣委、縣政府批准,開設公辦民助隸屬蘆溪中學的九年一貫制的“蘆溪縣實驗學校”,暑期開始招收四個國中班;

2002年11月學校又與深圳龍崗區東升學校合作在實驗學校的基礎上舉辦“蘆溪中學附屬外國語學校”(簡稱蘆溪外國語學校),學制仍為九年一貫制,2002年暑期開始招收國小各年級新生。現高中有69個班,在校學生4300多人,教職工243人,其中教師183人(碩士3人,本科128人,專科47人。高級教師41人,中級教師90人)。附屬外國語學校在樣學生1200人,教職工124人。

蘆溪中學自1956年恢復辦學以來,始終把“陶冶思想情操、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合格人才”放在首位,到1965年共有7屆畢業生統考成績均列全宜春專區的第二名。自恢復高考制度以來的高中畢業生的高考成績,也在全市享有很高的聲譽,特別是進入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教學成績更為優異,連續十三年獲全市高中教學質量目標管理獎。萬人升學率均居全市三縣兩區之首。多名學生敲開了清華、北大的校門。進入將軍、學部委員、科學家、學者、教授、領導幹部、優秀企業家行列的學子更是不乏其人。勤工儉學工作自1956年大搞勞動建設以來,一直是學校的優良傳統,現在的校園經濟發展仍處全市前列。 蘆溪中學是一個有著優良傳統的學校,他的名字的由來來源於周敦頤辦過的濂溪書院,所以我一直認為學校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學校,

師資隊伍

現高中有69個班,在校學生4300多人,教職工243人,其中教師183人(碩士3人,本科128人,專科47人。高級教師41人,中級教師90人)。附屬外國語學校在樣學生1200人,教職工124人。蘆溪中學自1956年恢復辦學以來,始終把“陶冶思想情操、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合格人才”放在首位,到1965年共有7屆畢業生統考成績均列全宜春專區的第二名。

學校榮譽

自恢復高考制度以來的高中畢業生的高考成績,也在全市享有很高的聲譽,特別是進入上世紀90年代以來的教學成績更為優異,連續十三年獲全市高中教學質量目標管理獎。萬人升學率均居全市三縣兩區之首。多名學生敲開了清華、北大的校門。進入將軍、學部委員、科學家、學者、教授、領導幹部、優秀企業家行列的學子更是不乏其人。

辦學特色

勤工儉學工作自1956年大搞勞動建設以來,一直是學校的優良傳統,現在的校園經濟發展仍處全市前列。 蘆溪中學是一個有著優良傳統的學校,他的名字的由來來源於周敦頤辦過的濂溪書院,所以我一直認為學校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學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