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政府工作報告(2019年)

報告發布

政府工作報告(2019年)

——2019年1月27日在江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省長 易煉紅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省政協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報告內容

一、2018年工作回顧

剛剛過去的201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從更高層次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西工作的重要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按照“創新引領、改革攻堅、開放提升、綠色崛起、擔當實幹、興贛富民”工作方針,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優生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較好完成了省第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生產總值21984.8億元,增長8.7%;財政總收入3795億元,增長10.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372.3億元,增長5.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9%;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566.4億元,增長11%;實際利用外資增長9.7%,利用省外項目資金增長10.8%;外貿出口339.6億美元,增長4.5%;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突破3萬億元,增長18.1%。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繼續位居全國前列。

——質量效益明顯提高。三次產業結構由9.2∶48.1∶42.7調整為8.6∶46.6∶44.8;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到33.8%和17.1%,同比分別提高2.9和2個百分點;稅收占財政總收入比重、地方稅收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分別為81.3%和70.1%,創近年來最好水平。

——城鄉環境穩步提升。單位GDP能耗、水耗預計分別下降4.6%和5%;PM2.5濃度均值下降17.4%,空氣優良天數比例88.3%,南昌、景德鎮空氣品質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92%;農藥化肥使用量連續3年負增長;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成效明顯,2萬個村組整治任務全面完成,我省成為全國唯一“國家森林城市”設區市全覆蓋的省份。

——人民生活持續改善。50件民生實事全面完成;城鎮新增就業55.32萬人、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62.25萬人,分別完成年度目標的122.9%、124.5%;居民消費價格上漲2.1%,控制在3%左右的目標內;城鎮登記失業率3.44%,控制在4.5%的目標內;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3819元、14460元,分別增長8.4%和9.2%,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成長基本同步。

一年來,我們堅持對標對表中央,積極回應民眾關切,勇於破解各種難題,奮力開創新的局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全力以赴打好三大攻堅戰,發展步伐更為堅實。圍繞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制定政府隱性債務化解風險實施方案,建成“贛金鷹眼”監測預警平台;建立房地產市場會商機制,全面推行房地產市場穩控目標管理;積極推進市場化債轉股,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下降0.4個百分點,重點領域風險總體可控。圍繞打好脫貧攻堅戰,接續開展春季攻勢、夏季整改、秋冬會戰,紮實推進“十大扶貧工程”,全年實現42萬貧困人口脫貧、1000個貧困村退出、10個貧困縣達到摘帽條件;2017年申請退出的瑞金、萬安、永新、上饒、橫峰、廣昌6個貧困縣(市)成功脫貧摘帽;在全國率先開展城鎮貧困民眾脫貧解困工作,老區人民小康夢一步步變成現實。圍繞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認真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反饋問題整改,全力打好藍天保衛戰、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長江保護修復等七大戰役,建成覆蓋規模以上入河排污口、水質監測站和重點排污企業線上監測系統,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推動出台河長制湖長制條例,全面推行林長制,順利開徵環境保護稅,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生活垃圾分類和減量化等改革試點,因地制宜推進造林綠化、美化、彩化、珍貴化。婺源縣獲評第二批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井岡山市、崇義縣、浮梁縣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以旅遊產業為龍頭的生態經濟蓬勃發展,旅遊接待總人次和旅遊總收入分別增長19.7%、26.6%,美麗風光加快演繹成“美麗經濟”。

二是千方百計推動轉型創新,經濟運行更趨穩健。面對經濟下行與轉型升級的雙重壓力,認真落實中央“六穩”部署,打出了一套穩增長、促轉型的“組合拳”。堅持問題導向,主動面向全省摸排出449個制約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瓶頸問題,制定分期解決的具體方案,首批141個問題全部辦結。狠抓項目投資,省市縣聯動推進1315個億元以上項目,省大中型項目完成投資6075億元,省重點工程完成投資2270億元。贛江新區伊頓電氣產品生產基地一期、新鋼優特鋼帶等重大產業項目建成投產,皖贛鐵路浯溪口水庫改線工程、廣昌至吉安高速公路、瑤湖機場、神華九江電廠兩台百萬千瓦機組、東鄉500千伏輸變電工程等項目建成投運,昌景黃高鐵、萍蓮高速等項目開工建設。對納入2019年計畫投資50億元以上的重點項目進行全面梳理,針對其中21個項目建設存在的35個突出問題,以“高位化調度、集成化作戰、扁平化協調、一體化辦理”的方式進行集中化解。實施消費升級行動計畫,大力發展電子商務,7個縣(市、區)入選全國電商示範百佳縣。強化企業幫扶,出台了第四批22條降成本優環境政策,全年為企業減負1200億元以上;出台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30條”等措施,成立省非公有制企業維權服務中心;發布江西省一站式金融綜合服務平台,實施企業上市“映山紅行動”,新增6家上市公司。啟動了創新型省份建設三年行動,省部共建東華理工大學核資源與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獲批組建,中國(南昌)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江中集團科研中心投入使用,建立全省首個“千人計畫”人才產業園,新增共青城和豐城2個國家級高新區,民航江西航空器適航審定中心、中科院江西產業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中國聯通(江西)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江西北斗套用研究院、北航江西研究院、南昌大學和南昌航空大學國際創新研究院等掛牌成立,江西快線航空獲頒“雙證”並成功試運營,大飛機C919在瑤湖機場成功轉場試飛,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1.4%,工業技改投資增長39.1%。紮實推進新興產業倍增、傳統產業最佳化升級、服務業發展提速等行動計畫,強力推動江銅集團“創新倍增”,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和有色、鋼鐵等傳統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均實現兩位數增長,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44.8%,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

三是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體制機制更具活力。省級機構改革基本完成,市縣機構改革穩步推進。“放管服”改革成效明顯,省本級行政權力事項精簡率達82.5%,累計取消調整證明事項315項,1233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一次不跑”或“只跑一次”,比2017年增加1060項;“贛服通”開通運行,203項高頻服務事項可“掌上辦理”;實現“39證合一”,企業註冊登記時間壓縮至5個工作日。國資國企改革紮實有力,國有企業公司制改革全面完成,組建軍工控股等5大集團,完成中鼎國際等企業員工持股改革試點,華潤醫藥重組江中集團、投資集團和能源集團戰略重組順利實施,省屬國企混改率73.5%。財稅金融改革不斷深入,省市縣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等改革繼續深化,贛江新區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加快推進,全省綠色信貸餘額比年初增長14.58%,“財園信貸通”“財政惠農信貸通”發放貸款549億元。駐贛部隊全面停止有償服務。綠色殯葬改革成效明顯。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出台了進一步擴大開放30條舉措。穩妥應對中美經貿摩擦,實施“優商優品”培育工程,自營出口增長19%。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產能合作,印尼東加電廠擴建、晶科能源馬來西亞工廠等項目順利推進,尚比亞江西多功能經濟區項目開工建設。成功舉辦了首屆世界VR產業大會、第五屆世界綠色發展投資貿易博覽會、世界中醫藥大會第四屆夏季峰會、2018國際產學研用合作會議、首屆中國國際消費電子通信產業博覽會、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2018年夏季高峰會、第十五屆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等重大活動。中國(南昌)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九江綜合保稅區、贛州進境肉類和汽車整車功能性口岸獲批;開行贛歐班列202列,贛州國際陸港年吞吐量達40.8萬標箱、增長71.4%,九江港年吞吐量達42.9萬標箱、增長28%;昌北國際機場開通了外國人口岸簽證業務、至比利時首條洲際貨運航線,旅客吞吐量1352萬人次、增長23.7%,貨郵吞吐量8.26萬噸、增長58.1%,江西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四是加大力度統籌區域城鄉,全域發展更加協調。“一圈引領、兩軸驅動、三區協同”區域發展戰略全面實施,大南昌都市圈建設紮實推進,滬昆、京九高鐵經濟帶加快建設,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成效明顯,贛東北開放合作、贛西經濟轉型邁出更大步伐。鄉村振興提檔加速,建成高標準農田294.5萬畝,糧食總產量達到438.1億斤,實現“十五連豐”,“三品一標”總量達到5335個;新農村建設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快推進,完成改造農村公路7067公里,新建改造農村電網1.75萬公里,光纖通達所有行政村;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農村集體產權制度等改革統籌推進,農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工作完成,餘江宅基地制度改革繼續走在全國前列,第十屆村(居)民委員會選舉紮實開展,農業農村展現新活力。啟動了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三年行動,多規合一、城市“雙修”、城市設計等試點有序開展,地下綜合管廊、海綿城市、智慧城市等建設加快推進,“面子”和“里子”同步升級。

五是持之以恆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眾福祉更多增進。在財政收支壓力加大的情況下,民生支出占財政總支出比重達80.1%,提高1.2個百分點。著力穩定高校畢業生、去產能分流職工、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增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38.9億元。社會保險全民參保登記計畫全面實施,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連續十四年提高。城鄉救助供養水平不斷提高,養老服務質量明顯改善。棚戶區改造開工27.79萬套、基本建成22.35萬套,農村危房改造6.47萬戶,提前超額完成國家下達任務。教育事業全面進步,在全國第13個全域實現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南昌大學實現部省合建。健康江西戰略深入實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達標率98.4%,建立了短缺藥品供應保障機制,17種國家談判抗癌藥納入醫保報銷,按世界衛生組織標準在全國率先通過消除瘧疾終審評估。文化強省建設步伐加快,啟動了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等六大工程,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獲批創建。第十五屆省運會成功舉辦,“八一”軍體運動隊集體落戶南昌。國有5A級旅遊景區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門票全面降價,每年惠民讓利2億元。全面推行陽光信訪,解決了一批民眾反映強烈的信訪問題;完善安全生產委員會,構建12個專業委員會,首次開展巡查督導,實施十大專項整治行動;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邱娥國獲得改革先鋒稱號;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公眾安全感、滿意度分別達到96.64%和96.91%,均創歷史新高,社會大局持續穩定。

六是堅持不懈加強自身建設,政府效能更快提升。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和省委若干意見,全面落實國務院“約法三章”。在全省政府系統開展了忠誠型、創新型、擔當型、服務型、過硬型政府建設,堅決糾正“怕、慢、假、庸、散”等作風頑疾,大力倡導“事事馬上辦、人人釘釘子、個個敢擔當”和“不為不辦找理由,只為辦好想辦法”,著力打造“四最”營商環境。堅持依法行政,向省人大常委會提交法規議案8件,制定和修改政府規章8件。堅決全面徹底肅清蘇榮案餘毒,深刻汲取莫建成、李貽煌等腐敗案教訓,嚴肅查辦違紀違法案件,奪取了反腐敗鬥爭壓倒性勝利。

切實抓好國防動員、擁軍優屬和退役軍人事務工作。人民防空、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對台、婦女兒童、紅十字會、智庫建設、參事文史、檔案、地方志、老齡、援疆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在極為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下,江西朝著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邁出了堅實步伐。這個成績來之不易,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西工作的重要要求科學指引的結果,是省委團結帶領全省人民奮力拚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向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向駐贛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官兵,向中央駐贛單位,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關心和支持江西發展的港澳同胞、台灣同胞、海外僑胞和國內外友好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需要向代表說明的是,受國內市場需求增速放緩和社會心理預期等因素影響,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雖高於全國2個百分點,但低於預期目標1個百分點。同時,我們也清醒看到,工作中還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受環境變化影響,經濟出現新的下行壓力,部分市場主體經營困難加重;創新能力還不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沒有形成有效支撐;營商環境競爭力有待提升;污染防治和生態文明建設任重道遠;民生方面還有不少短板;少數幹部缺乏擔當精神,一些領域不正之風易發多發,仍有少數幹部頂風違紀違法,等等。對這些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採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

二、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綜觀國際國內形勢,我省正處在創新驅動、變道超車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危與機同生並存,克服了危即是機,失去了機即是危;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但加快經濟結構最佳化升級、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深化改革開放、加快綠色發展、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變革帶來了新機遇;我省發展穩中有進的基本態勢沒有變,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協同發展、並聯發展、疊加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沒有變,交通區位優勢日益凸顯、生態環境優勢日益增進、人文資源優勢日益強化、後發趕超優勢日益厚植等有利條件在增多。只要我們統一認識、保持定力,增強信心、昂揚鬥志,搶抓機遇、變中求進,就一定能夠實現既定目標。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從更高層次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西工作的重要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跨越式發展首要戰略,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聚焦補短板、挖潛力、增優勢,著力打好三大攻堅戰,著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著力深化改革開放,著力促進區域城鄉協調發展,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推進“五型”政府建設,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為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打下決定性基礎,奮力邁出建設富裕美麗幸福現代化江西、共繪新時代江西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新畫卷的堅實步伐,以優異成績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8%—8.5%,財政總收入增長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5%,實際利用外資增長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5%,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3%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節能減排完成國家下達任務。

實現上述目標,必須緊扣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的新內涵,把落實“鞏固、增強、提升、暢通”八字方針作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管總的要求,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優生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努力實現最優政策組合和最大整體效果。重點抓好九個方面工作。

(一)推動供需互促共進,保持經濟平穩健康增長。堅持以需優供、以供促需,促進供需良性循環、協同提升,力爭達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

積極有效穩投資。全面開展“大幹項目年”活動,重點實施2256個省大中型項目,總投資2.18萬億元,年度完成投資6455億元。鐵路方面,建成昌吉贛客專、蒙華鐵路等項目,續建昌景黃高鐵、贛深客專、安九客專、興泉鐵路,力爭開工昌九客專。公路方面,建成昌九改擴建、廣吉、都九高速鄱陽湖二橋等項目,開工大廣高速南康至龍南擴容、贛皖界至婺源、宜春至遂川等項目。機場方面,加快推進贛州黃金機場改擴建、井岡山機場二期擴建、宜春明月山機場站坪擴建等項目,力爭開工建設昌北國際機場三期擴建、瑞金機場項目,加快撫州機場前期工作。水運水利方面,基本建成廖坊灌區二期工程、贛江高等級航道等項目,續建新乾航電樞紐、井岡山航電樞紐、信江八字嘴航電樞紐、雙港航運樞紐、紅光碼頭、四方井水利樞紐等項目,力爭開工花橋水利樞紐項目,年底前實現南昌至贛州水、陸、空、鐵四線貫通。電力方面,建成500千伏昌西南、500千伏贛州西等項目,有序推進新余電廠擴建等項目,開工雅中至江西±800千伏特高壓直流項目和500千伏南昌東等項目。產業方面,建成南昌兆馳LED外延片、江鈴控股上饒新能源汽車一期等項目,推進景德鎮呂蒙總裝園二期等項目,開工南昌維科電池、贛州眾恆科技園等項目,為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加大力度促消費。實施促進商貿消費升級三年行動,開展優品、興市、強商、旺客、捷運五大行動。實施文化消費質量提升計畫,開展養老機構服務質量提升專項行動和家政品牌創建試點。加快中國(南昌)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和43個國家電商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建設。實施“贛品兩上三進”“贛品網上行”推廣工程和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工程,努力在形成強大國內市場進程中占有更大份額。實施消費環境最佳化升級行動,推動出台江西省旅遊者權益保護條例,讓消費者放心消費、樂享消費。

多措並舉優供給。鞏固鋼鐵去產能成果,統籌做好煤炭去產能、保供應工作。完善一站式金融綜合服務平台,提高“財園信貸通”“財政惠農信貸通”精準度,推廣銀稅互動、油茶貸、扶貧貸等創新產品,擴大無還本續貸、信用貸款、智慧財產權質押貸款等政策適用範圍。推進贛江新區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支持南昌建設全省金融商務區,積極創建國家級贛州、吉安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支持上饒推進開發區金融創新試點、撫州創建科技金融創新試驗區、鷹潭打造物聯網金融創新中心。用好省發展升級引導基金,加快構建省市縣三級聯動融資擔保體系,成立省農業保險公司,讓金融“活水”更好澆灌實體經濟。

標本兼治防風險。認真落實中央有關決策部署,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提高防控能力,平衡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係,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堅持結構性去槓桿,積極推進市場化債轉股,加大防範處置非法集資力度,抓好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開展各類交易場所清理整頓“回頭看”,穩妥處置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做到堅定、可控、有序、適度。編制全省住房發展規劃,構建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長效機制,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加大力度妥善處理“殭屍企業”處置中啟動難、實施難、人員安置難等問題,加快市場出清,釋放沉澱資源。全面做好科技領域、社會領域、對外工作領域等風險防範化解工作。

(二)強化創新支撐引領,加快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圍繞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注重利用技術創新和規模效應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加快構建具有江西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重塑江西製造輝煌。

擴大科技創新供給。大力實施創新型省份建設三年行動,推進鄱陽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贛江兩岸科創大走廊、五大科創城、高校產學研用平台和6個省級創新型縣(市、區)建設,創建井岡山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加快構建“一廊兩區五城多點”創新區域體系。深入實施創新驅動“5511”工程倍增計畫,推進“三個十”重大創新平台建設,力爭新增15家國家級眾創空間、20家科技協同創新體,積極爭取國家中醫藥大科學裝置落戶我省,支持贛江新區技術協同創新園打造全省新型研發機構集聚地。繼續實施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引進等工程,設立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基金,推進中國(南昌)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建設,力爭高校畢業生留贛比例超過50%。深化科技體制改革,落實首台(套)政策,推進加大全社會研發投入攻堅行動,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達到1.6%以上,以創新鏈的崛起支撐引領製造強省建設。

推動製造業整體躍升。全面實施“2+6+N”產業跨越式發展五年行動計畫,積極創建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國家級示範區,培育發展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深入實施新興產業倍增工程,開展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行動,力爭新增800家高新技術企業。推進技術創新等八大提升行動,抓好市、縣(市、區)“1+8”傳統產業最佳化升級試點,實施新鋼百億產業轉型升級改造工程,推動3000家以上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力爭工業企業技改投資增長30%。推進人工智慧創新套用、“03專項”試點示範和5G試點試商用,加快打造“物聯江西”。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支持上饒、鷹潭、撫州爭創國家數字經濟示範區。深化“網際網路+先進制造業”,實施萬企上雲計畫、智慧型製造萬千百十工程,推進大數據開放共享。加快發展工業設計、智慧物流、檢驗檢測等生產性服務業,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加快江西飛行學院建設,支持南昌、景德鎮創建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爭取承辦2019年中國軍民兩用技術創新套用大賽,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大力實施質量強省戰略,全面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

強化開發區平台支撐。深入實施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三年攻堅行動,推動出台江西省開發區條例,強化開發區爭先創優綜合考評,探索建立異地項目建設利益共享機制,促進開發區最佳化整合,力爭開發區主營業務收入突破3萬億元。加快實施“兩型三化”管理提標提檔行動,改革完善開發區金融業態和全事項綜合服務體制機制,開展智慧開發區創建,確保年底前所有開發區(園區)智慧平台與區內規模以上企業互聯互通,實現園區事園區內辦結。大力實施集群式項目滿園擴園行動,國家級、省級開發區分別至少引進一個投資超50億元、20億元的產業項目。大力推進“節地增效”行動,積極開展建設用地“增存掛鈎”、“畝產論英雄”、工業“標準地”試點和城市低效用地再開發,為新產業、新動能騰出空間。

增強微觀主體活力。健全實體經濟成長扶持機制,深入實施“轉企升規”工程,開展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培育行動,推進企業上市“映山紅行動”,積極跟進科創板上市工作,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00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00家、10家左右上市公司。精準推進降成本優環境專項行動,全面落實國家減稅降費政策,全年為企業減負1000億元以上。構建親清政商關係,落實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政策措施,健全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機制,消除民營企業在準入許可、經營運行、招投標等方面的不公平待遇,專項治理政府部門、大型企業和國有企業拖欠民營企業資金問題,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加快解決民營經濟發展面臨的實際困難,助力民營企業跨越市場的冰山、融資的高山、轉型的火山,讓民營經濟與其他各類經濟一起走向更加廣闊的舞台。

(三)加大改革攻堅力度,持續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強化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緊扣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堅定不移推動市場化改革向縱深發展。

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全面完成機構改革任務,繼續深化事業單位改革。推進投資項目審批提質增效改革,上半年政府投資項目、企業投資項目的審批時間分別壓減至79個和60個工作日以內,推行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承諾制,完善項目代辦服務機制,對重點產業項目實行“一對一”全程跟蹤服務。深化“一次不跑”“只跑一次”改革,省級和市縣兩級依申請類政務服務事項“一次不跑”“只跑一次”辦理率分別達到80%、70%,擴大“贛服通”辦理事項覆蓋面。加快推進“一網通辦”,6月底前基本建成全省一體化線上政務服務平台並與國家政務服務平台全面對接,年底前實現政務服務應上盡上、系統應聯盡聯、數據實時共享,省級和市縣兩級依申請類政務服務事項網辦率分別不低於90%、70%,“一窗式”受理率達70%以上。全面推開“證照分離”改革,實現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讓市場主體“一照一碼走天下”。積極跟進國家“網際網路+監管”系統建設,建立全省統一的行政執法信息平台,推行監管清單制度,全面實施“雙隨機、一公開”市場監管,做到對違法者“利劍高懸”、對守法者“無事不擾”。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加快國有企業“雙百行動”綜合改革,開展“百戶國企混改攻堅行動”,加大省屬企業集團層面重組整合,完成省投資集團重組省能源集團,推進江銅集團“創新倍增”。充分發揮省國資創新發展基金功能,加大股權投資和解困力度,重組併購科技含量高、發展前景好的上市公司。以管資本為主推動國資監管職能轉變,開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提升國資監管能力。積極推進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盤活國有培訓療養機構和行政事業單位經營性國有資產。落實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任務,建設省級預算單位財務核算統一平台。爭取省農村信用聯社納入全國省級聯社改革試點。繼續推動跨省跨區電力直接交易試點,完善管道天然氣上下游價格聯動機制,推進農業用水價格綜合改革,健全各類市場主體公平參與公共資源交易機制。

加快建設“信用江西”。加快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二期工程建設,建成全省個人公共信用信息資料庫。深入推進政務失信專項治理,著力整治政府類投資項目不及時結算、長期拖欠工程款、招商承諾不兌現等問題。發展第三方信用服務,健全誠信典型“紅名單”和嚴重失信“黑名單”制度,用好“法媒銀”失信被執行人曝光平台,實行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營造誠實守信的社會風尚。

(四)提高開放合作水平,打造內陸地區開放高地。持續增強開放合作的緊密性,進一步提升開放能級與合作層次,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

加強全方位省際合作。積極“南下”“東進”,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貿區(自貿港)、海西經濟區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將南昌、吉安、贛州打造成產業梯度轉移承接示範地,將贛州建成贛粵開放合作高地和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橋頭堡,將上饒、鷹潭、撫州、景德鎮建成贛浙、贛閩、贛皖開放合作重點區域。主動“北上”“西出”,搶抓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機遇,重點承接京津冀地區先進裝備製造、新材料、商貿物流和服務外包產業轉移;以產業、基礎設施、體制機制為重點,深度推進與武漢大都市圈、長株潭城市群融合,聯通成渝經濟區,將九江建成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將萍鄉、宜春、新余建成贛湘開放合作重點區域。

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全面執行國家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深入開展招大引強“三百工程”,推動一批標誌性重大外資項目落地。加大出口型企業引進培育力度,擴大先進設備和高品質消費品進口。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充分發揮我省在農業、礦產、新能源、中醫藥等領域的特色優勢,謀劃實施一批國際產能合作、重大基礎設施和產業園區項目,支持江西製造、產品、技術和品牌“走出去”。深入實施“千企百展”拓市場工程,加快布局“海外倉”,建立產能協調的本地化供應鏈體系。

提升多功能開放平台。儘快封關運行九江綜合保稅區,力爭九江水運口岸擴大開放獲批,積極創建國家級中部內陸(江西)雙向開放先行試驗區。加密南昌至新加坡、香港、北京等重要樞紐城市航班,加快昌北國際機場智慧航空物流中心建設。推進贛江新區多式聯運中心、向塘鐵路公路物流樞紐、贛州無水港二期工程和贛江貨運碼頭建設,大力發展樞紐經濟。開通或加密南昌至寧波、廣州、深圳和廈門口岸的鐵海聯運班列,推動贛歐班列開行中亞五國、中東歐等國家精品線路。大力開展“三請三回”和“三企”入贛,提升贛深贛港會、瓷博會、藥交會等活動實效,重點抓好第二屆世界VR產業大會、第二屆世界贛商大會、全國工商聯執委會暨知名民營企業助推江西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大會、第十一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第十七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等重大招商活動,積極參加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加快發展會展經濟,擴大江西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吸引更多海內外客商到江西投資興業、大展宏圖、盡顯雄風。

(五)最佳化區域發展格局,提高全域發展整體效能。按照“一圈引領、兩軸驅動、三區協同”要求,加快構建層次清晰、各顯優勢、融合互動的區域發展新格局。

高標準提升“引領圈”。編制大南昌都市圈“1+5”發展規劃,出台支持大南昌都市圈發展的政策措施,進一步理順贛江新區管理體制。推進南昌綜合交通樞紐、九江江海直達區域性航運中心等建設,提高基礎設施支撐能力。加快南昌航空科創城、中國(南昌)中醫藥科創城建設,支持南昌創建國家VR創新中心,推進贛江新區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建設,支持豐城循環經濟產業基地、昌銅高速生態經濟帶等建設,夯實大南昌都市圈產業支撐。深入推進昌九、昌撫一體化,加快豐樟高、鄱余萬融入南昌進程,提高大南昌都市圈人才、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同城化水平,增強對全省發展的支撐力和帶動力。

高起點打造“驅動軸”。編制高鐵經濟帶發展規劃,完善綜合立體交通體系,加快建設京九高鐵沿線電子信息、新材料產業帶和滬昆高鐵沿線新能源、新材料、裝備製造產業帶。堅持“站城一體”,加快南昌“米”字型、贛州九江上饒宜春“十”字型以及萍鄉、吉安等高鐵樞紐建設,促進城市交通站點與高鐵樞紐站點無縫銜接,放大高鐵帶來的速度效應。突出“產城融合”,培育發展現代商貿、智慧物流、文化創意、全域旅遊等產業,釋放高鐵帶來的集聚效應。抓好“城際聯動”,加快高鐵沿線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一體化進程,促進要素自由流動、高效配置,發揮高鐵帶來的同城效應,努力把高鐵經濟帶打造成全省經濟發展的“增長帶”、開放合作的“支撐帶”、區域互動的“連線帶”。

高水平建設“協同區”。爭取國家出台完善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政策措施。支持贛州用足用好44項省級管理許可權和6項先行先試項目,加快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國際內陸港;支持吉安加快發展綠色食品、大健康產業,將吉泰走廊打造成全國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推動向莆經濟帶發展升級,培育生物醫藥、綠色農業和文化旅遊等產業。深入推進贛東北開放合作,支持上饒加快發展“兩光一車”、大數據、旅遊康養等產業,打造對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先行區,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支持景德鎮加快建設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和“航空小鎮”,打造與世界對話的國際瓷都;支持鷹潭用好移動物聯網試點機遇,打造世界綠色銅都和國家智慧新城。加快推進贛西轉型升級,支持宜春發展鋰電新能源、中醫藥、大健康等綠色產業,聯動萍鄉、新餘一體化發展,加快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支持新余發揮“工小美”特色,發展鋰電新能源產業和智慧型製造,建設新宜吉轉型合作示範區;支持萍鄉建設獨具江南特色的海綿城市,打造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

(六)推動鄉村振興和城市品質提升,促進城鄉共同繁榮。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全面實施城市功能與品質提升三年行動,促進城鄉融合互動、一體發展。

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嚴守耕地紅線,實施耕地質量保護和提升行動,再啟動29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確保糧食產量穩定在420億斤以上。深入實施農業結構調整“九大工程”和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因地制宜建立生態農業種養模式,大力創建現代農業示範園,積極發展品牌農業、規模農業、工廠農業、智慧農業、綠色農業、創新農業,推進農業標準化、機械化、優質化、公認化,著力打造稻米、果業、蔬菜、畜牧業、水產、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6個超千億產業,茶葉、中藥材、油茶3個超百億產業。大力發展現代種業,加快優勢良種選育。推進“網際網路+”現代農業行動,用好“贛農寶”“供銷e家”“郵樂購”等電商平台,推動更多農產品“上線”直銷。推進冷鏈物流體系建設,擴大產銷銜接規模。做強“四綠一紅”茶葉、江西大米、鄱陽湖水產、江西地方雞、江西茶油、江西果業、江西蔬菜等一批區域性公共品牌,加大品牌統一宣傳力度,提升“生態鄱陽湖、綠色農產品”影響力,加快建設綠色有機農產品示範基地試點省。

持續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按照“四精”理念,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啟動建設30個左右美麗宜居試點縣,鼓勵有需求的行政村或較大自然村因地制宜配套“8+4”公共服務設施,基本實現組組通水泥路,打造一批省級示範村點。大力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具備條件的村莊完成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積極穩妥推進綠色殯葬改革,樹立婚喪禮俗新風。

縱深推進農業農村改革。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積極穩妥推進“兩權”抵押貸款試點,進一步探索資源股份化、股權化、證券化等多種形式,促進家庭經營、合作經營、企業經營協同發展。推廣餘江農村宅基地改革經驗,全面規範農村宅基地和住房建設管理,加強規劃和風貌管控,彰顯特色,傳承鄉愁。爭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列入國家整省試點,再消除一批村級集體經濟空殼村,再培育一批經濟強村。繼續推進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大力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和“一村一名大學生工程”,讓各類人才在鄉村振興中盡展才華。

大力提升城市功能與品質。全面實施城市治髒、治亂、治堵、功能修補、生態修復、特色彰顯、亮化美化、治理提升“八大行動”,以改促建上檔次、以管促優出精品、以文鑄魂提品位,實現“一年有提升、兩年上台階、三年進一流”。大力整治城鄉環境,積極推進城市“雙修”、海綿城市建設和“無廢城市”試點,集中開展背街小巷綜合整治和城中村、棚戶區、老舊小區改造,年底前30%以上的背街小巷實現整治提升。大力推進城市道路保潔的市場化、機械化、專業化、標準化,年底前中心城區道路機掃率達到85%以上。完善城市公共運輸、地下綜合管廊、環保、停車場等基礎設施,最佳化布局教育、醫療、文化、體育、養老等公共服務設施,加大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力度,整體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加強城市設計,傳承歷史文脈,打造一批在全國有影響的歷史文化街區。加快建設智慧城市,積極創建文明城市,有序建設特色小城鎮,使“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在江西大地上成為現實。

(七)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充分釋放綠色發展紅利。大力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健全生態文明體系,著力打通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雙向轉換通道,以更高標準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認真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反饋問題整改,打好八大標誌性戰役,開展30項專項行動,確保全省PM2.5平均濃度控制在41微克/立方米以內、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不降低、萬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2.5%,完成植樹造林70萬畝。深入推進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攻堅行動,實施生態鄱陽湖流域建設行動計畫,加強“五河兩岸一湖一江”全流域生態保護和治理,加快打造百里長江最美岸線。健全跨區域治理聯動機制。嚴控企業污染排放,促進農藥化肥減量施用,落實垃圾分類制度,開展節水行動,推進公共機構節能,使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在全社會廣泛倡導、深入人心。

拓寬生態價值實現途徑。穩步推進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開展自然資源資產有償使用制度改革試點。推進與長江經濟帶省份簽訂流域上下游生態保護補償協定、與廣東簽訂新一輪東江流域生態保護補償協定,推進省內市、縣(市、區)之間開展流域上下游生態保護補償。探索開展排污權、碳排放權、用能權、水權等市場交易,設立江西省環境能源交易中心,建立污水、垃圾處理服務費與成效掛鈎的付費機制,完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做優做強做大華贛環境集團,推進城鄉環衛“全域一體化”等第三方治理,鼓勵建立基於供應鏈的廢舊資源回收利用平台。樹立“生態+”理念,加快發展生態旅遊、養生養老等產業,推進撫州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為擴大我省優美生態的全球影響力,今年冬季將舉辦鄱陽湖國際觀鳥節。

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總體建成具有江西特色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力爭形成10項在全國推廣的改革成果、總結20項改革舉措在全省推行、形成100條改革示範經驗。加快綠色生態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建設,推動出台江西省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江西省農村飲水管理條例。全面完成第三次國土調查,啟動省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統籌“三條紅線”劃立。全面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行動計畫,研究開展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國家公園建設,探索不同類型的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模式。創新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監管模式,推進環保機構垂管、流域環境監管、生態環保綜合執法等改革試點,全面推行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對於以身試法、破壞生態、斷子孫路的行為,以“零容忍”態度依法嚴辦。

(八)大力發展社會事業,推進公共服務優質均衡。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加快補短板、強弱項,推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深入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畫,以普惠性資源為主體,推進農村和城鎮小區配套幼稚園建設,加快建設縣級兒童活動中心。加快鄉村小規模學校、寄宿制學校和中國小智慧(數字)校園建設,鞏固義務教育基本均衡成果,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實施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計畫,改善整體辦學條件。推進10所高水平高職院校和50個高水平優勢特色專業建設計畫,提升職業教育質量。實施“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畫2.0”,支持南昌大學整體進入國家一流大學行列和其他高校建設一流學科、一流專業。支持民辦教育發展,辦好特殊教育、社區教育、繼續教育、網路教育、國際教育,滿足民眾多樣化教育需求。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畫,落實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減少與教學無關的檢查評比,讓尊師重教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推進健康江西建設。研究制定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框架及政策措施,加快省直公立醫院新院、縣醫院綜合能力以及鄉鎮衛生院、村衛生服務室建設。探索建立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推進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試點,開展縣域綜合醫改試點,逐步建立多種形式的醫聯體和覆蓋所有縣(市、區)的遠程醫療服務體系,完善分級診療制度,推進符合醫療質量控制標準的檢查檢驗結果在醫聯體內互認共享,力爭縣域內就診率達到90%左右。實施健康產業發展行動計畫,推進江西國際衛生健康城建設,打造智慧健康產業示範基地。加快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深入實施樟樹“中國藥都”振興工程,支持“建昌幫”和“旴江醫學”振興發展,做實做強江西中醫醫療集團,逐步將中醫“治未病”納入社區健康醫療服務範圍。實施全民健康素養促進行動,加強出生人口監測,完善生育全程服務,健全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完善體育設施共建共享機制,推進百萬公里健身步道工程建設,辦好環鄱陽湖國際腳踏車大賽、中式檯球錦標賽等品牌賽事,用好軍體項目落戶南昌機遇,打造南昌體育名城。

建設文化和旅遊強省。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加快將井岡山打造成全國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圍繞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開展創作、演出、展覽、宣傳等活動,辦好第七屆江西藝術節。建成並運營省文化中心,基本完成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和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法人治理結構改革試點。加強文創衍生產品開發和交易,統籌加快“贛鄱文化生態雲”建設,壯大文化贛軍。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做好南昌漢代海昏侯國、景德鎮御窯廠、鷹潭大上清宮等遺址類博物館建設和展陳工作。辦好湯顯祖戲劇節暨國際戲劇交流月活動,加快籌建葡萄牙里斯本海外中國文化中心,做好歐洲(葡萄牙)中醫文化體驗中心揭牌工作,實施與墨西哥中國文化中心對口合作計畫。繁榮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檔案、地方志等事業。實施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三年行動計畫,推進旅遊資源大整合、景區大提升、品牌大塑造、市場大開拓,加快廬山、廬山西海等重點景區管理體制改革,啟動“一部手機游江西”項目建設,促進旅遊運營集團化、一體化,拉長入境游短板,提升優質旅遊、全域旅遊發展水平。

(九)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發展成果普惠全民。籌集財政性資金約1800億元,辦好51件民生實事,進一步增強全省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堅決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深入實施脫貧攻堅三年行動,確保40萬貧困人口脫貧、6個國定貧困縣和1個省定貧困縣達到脫貧摘帽條件、剩餘387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著力提高脫貧質量,瞄準深度貧困,深入開展精準幫扶十大行動,推行產業扶貧“五個一”“一領辦三參與”模式,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築牢健康扶貧“四道保障線”和教育扶貧“雙負責制”。大力開展扶貧扶志感恩行動,激發貧困民眾內生動力,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健全穩定脫貧長效機制,加強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扶貧政策與社保制度銜接,確保遇困不返貧、遇病不返貧、遇災不返貧。統籌推進城鎮貧困民眾脫貧解困工作,研究解決收入水平略高於建檔立卡貧困戶的群體缺乏政策支持等新問題,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少。

切實抓好穩就業工作。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力爭城鎮新增就業45萬人。著力穩崗增崗,開展失業保險穩崗“護航行動”;深入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計畫和基層成長計畫,開展三年青年見習計畫;加強創業孵化基地建設,降低創業擔保貸款反擔保門檻,健全創業資金連續幫扶機制,擴大以創業帶動就業規模。突出增強技能,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實施技能提升補貼“展翅行動”,支持社會培訓機構參與政府補貼培訓項目。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完善企業職工工資決定、正常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促進工資隨經濟效益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增長。

織密扎牢社會保障網。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畫,對中小企業職工、農民工、靈活就業人員、新業態從業人員等重點人群實施精準擴面,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基本醫保和低保等補助標準,穩步提升特困人員供養水平。落實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完善省級統籌制度。推動工傷保險基金省級統籌,積極推進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併實施、基本醫保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加快國家醫保談判抗癌藥政策全面落地。推動縣域內住院“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結算、扶貧病床設定和大病集中救治全覆蓋,提高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履約率,確保建檔立卡貧困患者住院費用個人自付比例在10%以下。嚴厲打擊欺詐欺保行為。大力發展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公益慈善等事業,進一步健全養老服務體系。深入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棚戶區改造開工27.79萬套、基本建成5.35萬套,完成國家下達農村危房改造任務。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深入實施“七五”普法規劃,推進農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確保每個村民小組至少培養1名“法律明白人”骨幹。加快基層綜治中心實體化建設,大力推進“雪亮工程”。以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為引領,完善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深挖黑惡勢力“保護傘”,堅決剷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深入推進信訪制度改革,深化“訪調對接”試點,加強信訪工作與調解、仲裁、行政裁決、行政複議等銜接配合。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持續開展安全生產十大專項整治,推進安全生產社會化、法治化、智慧型化、專業化,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堅持“四嚴”要求,抓好食品藥品安全,推進食品“雙安雙創”,加快省食品檢驗院、藥檢院和醫療器械檢測中心建設。完善應急管理和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切實保障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紮實做好國防動員、國防教育、擁軍優屬、國家安全、人民防空等工作,關愛退役軍人,推進各級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建設。大力支持工、青、婦、紅十字會等群團組織建設,充分發揮群團、社會組織的積極作用。進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外事、僑務、對台、地震、氣象、測繪、地質、援疆等工作。

三、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各位代表!王陽明有句名言:“越是艱難處,越是修心時。”對各級政府來講,尤為如此。面對更加複雜嚴峻的形勢和艱巨繁重的任務,我們將持續推進“五型”政府建設,努力打造人民更加滿意的政府。

第一,堅持立德從政。人無德不立,政無德不彰。新時代的政府和工作人員,更應該帶頭講政德、立政德。要鑄牢忠誠之魂,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堅決聽從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號令,確保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見效。夯實理論之基,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努力成為駕馭複雜局面、解決實際問題的能手。常懷報國之志,不斷涵養“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和“建功必定有我”的情懷,甘做鋪墊之事,多積尺寸之功,為紅土聖地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全部智慧和力量。

第二,強化科學施政。做好政府工作,必須實幹苦幹科學乾,“不作無補之功,不為無益之事”。要提升決策科學性,加強調查研究,堅持民主集中制,規範決策程式,強化政策協同,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提升工作實效性,措施要精準恰當,把握好力度和節奏,加強各方面協調配合,突出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更加注重最終結果,堅決防止把過程搞得“滴水不漏”而實際效果很差。提升考核合理性,改進和規範督查工作,嚴控總量和頻次,不搞運動式輪番督查、機械式對照檢查,最大限度削減“文山會海”“材料報表”,下氣力解決重“痕”不重“績”、留“跡”不留“心”問題,把幹部從無謂的事務中解脫出來,把更多時間和精力用在抓落實上。

第三,推進陽光理政。政府的一切權力來自人民,只有把權力曬在“陽光”下,才能讓人民更好地監督權力,讓權力更好地為人民服務。要大力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用好“有形之手”、管住“妄動之舉”,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充分發揮各類媒體作用,用好社會監督、問政江西、政務公眾號等平台,暢通政府與民眾互動渠道,讓民眾講真話,幫民眾解困惑,為民眾排憂愁。認真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決定決議,及時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廣泛聽取和採納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意見,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政協民主監督以及監察、司法、社會、輿論等各方面監督,主動接受人民民眾的評判。

第四,持續正風肅政。“治人者必先自治,責人者必先自責。”只有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嚴起,才能行小懲而戒大錯,剷除不良風氣,形成清風正氣。要鍛造過硬作風,緊盯不敬畏、不在乎、喊口號、裝樣子等問題,堅決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讓“不為不辦找理由、只為辦好想辦法”成為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的鮮明標識,確保事事雷厲風行馬上辦、人人鍥而不捨釘釘子、個個義不容辭敢擔當。樹立重實幹、重實績的用人導向,堅持“三個區分開來”,為擔當者、實幹者、創新者擔當,讓幹事創業者輕裝前行。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給基層、部門留出更多探索空間,讓各方面解放思想、開動腦筋,敢幹事、會幹事、乾成事。

第五,恪守清廉為政。“公生明,廉生威。”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只有廉潔守正,才能贏得人民民眾信服和支持。要謹記“公權姓公,不容私用”,進一步強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切實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帶頭過緊日子,大力壓縮一般性支出,嚴控“三公”經費預算,取消低效無效支出,除重點和剛性支出外,其他領域一般性支出全部納入壓減範圍,地方財政一律按照不低於5%的比例壓減。始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堅決全面徹底肅清蘇榮案餘毒,深刻汲取莫建成、李貽煌等腐敗案教訓,推動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向縱深發展,永葆清正廉潔的公僕本色。

各位代表!新時代的大潮滾滾向前,沒有坐等出來的輝煌,只有實幹出來的精彩;猶豫懈怠沒有出路,奮力拚搏才能托舉夢想。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跟上時代步伐,爭創一流業績,加快推進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建設富裕美麗幸福現代化江西,共繪新時代江西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新畫卷,以優異成績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