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農機具博物館籌建於2005年,第一期工程建築面積960平方米,分為原始館、古代館、紡織館和現代館四個部分。歷史
今天,讓我們沿著時光之河向回航行,穿行在幾千年前的頔塘河上岸。中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農業生產和農業器具的發明、製造、使用源遠流長。七千餘年前,在太湖流域的先民就已經使用石犁、石鏟、木耒(lei)、骨耜(si)等農業工具。那些原始農耕工具經過先民在長期的勞動生產實踐中的改革演變,先後經歷了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鐵器時代、機械時代。
繞過一條長長的迴廊,就到了幽靜深處的原始館。1936年,發現了四千多年前長江下游太湖地區的良渚文化遺址。作為太湖流域新石器時代的農具類型。原始農具的材料從最初的石木質發展為骨蚌質為主。
厚重的石磨盤,清遠的木耒,隔世的骨耜,一件件原始時代的日常農具,向我們展示了江南古代先民農耕勞作的場景圖:生於斯、長於斯的震澤先民很早就有了一定規模的農業文明。
農業發展過程,同樣也是農具的發明和使用過程。一件件田間地頭的工具,都蘊藏著祖先無窮的智慧和能力。
木質谷桶,時代久遠。“這是谷桶。以前沒有打稻機的時候,農民收割後,就將稻穗放在這裡”,講解員邊說邊示範著:這樣捏著,就在這裡這樣打。把穀子打在桶裡面 。等谷桶里裝滿後,下一步就要使用風車了。一個農民倒穀子,一邊有人手搖,風車產生風力,把雜草吹掉,乾淨的穀子就從這裡出來了。
在古代館中,擺著錯落有致的農具,牆上也是排列整齊的農具,空中懸掛著各式各樣的農具,門類繁多,琳琅滿目。
在五十年代,腳踏打稻機一般都安放村上田間,集中統一幹活。農機具博物館裡的展品,與其它博物館相比,有明顯的優勢,遊客能參與其中,親自動手,體驗勞作。
一位遊客躍躍欲試,腳踏上機器,將放在旁邊稻放在上面。踏得越快,稻出得越多。“哈,感覺回到小時候了!”遊客興奮地說。
牆角處安放著一架水車。情景是牛拉水車。講解員介紹說:牛拉著水車轉圈圈,水就順著管子往上涌,省了勁,效率高。這也是我們勞動人民的智慧喔。
遠在六七千年前,江浙一帶的百姓就懂得用麻、葛纖維為原料進行紡織。紡織業在震澤、盛澤等地,更是發展迅速,技術領先。紡織館內,擺放著不同年代的各式紡織機,如紡墜、紡車、錠子、踏板織布機、機械織布機、數控自動織布機等。從古至今,紡織工藝技術的每一次進步,使中國在世界上自古享有“東方絲國”之稱,對世界文明產生相當深遠的影響。
昔日輝煌,曾經繁華,那些記載著先人發明軌跡和社會前進足跡的農具,至今我們仍然令懷想與追憶。
震澤,你的稻穗遍地,你的水牛拉車,你的手搖紡線機,早在不經意中積澱文明,成為歷史。幸好,震澤,還有座農機具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