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江蘇省漣水中學創辦於1928年,是一所有著近80年光榮歷史和輝煌辦學業績的蘇北名校。2001年通過國家級示範性高中評估驗收,2004年順利轉為江蘇省首批四星級高中。是省德育先進學校、省文明單位、省綠色學校、省全民國防教育先進學校、省生態教育實驗學校、省心理教育實驗學校、淮安市模範學校。並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際關係學院、南京師範大學、南京農業大學、江蘇大學等多所重點大學確認為優質生源基地。目前,學校已形成擁有一個高中部、一個國中部、一個民辦股份制學校,在校生15000多人的基礎教育體系。
近年來,學校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辦好人民信賴的教育,辦好服務人民的教育”為宗旨,投入了大量資金,使校園面貌煥然一新,教學、生活設施設備達到四星級標準。全面滲透“以人為本,文化立校”的辦學理念,樹立“全面育人的質量觀”,在素質教育、文化教育和分層教學等方面積累了比較成熟的經驗,每年都有近百人獲得奧賽獎,數百人考取全國名校,10多年來,達清華、北大分數線的有上百人。2003年以來高考本科達線總數均突破千人大關,連年榮獲“淮安市高中教學質量獎”,成為地區教育園地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成為遠近學子嚮往的求知殿堂。
自古漣漪佳絕地,英才輩出耀江淮。江蘇省漣水中學,這所魅力四射的名牌老校,曾經給無數學子點燃了啟智的聖火,照亮了遠航的通途。為祖國培養了數萬名遍布大江南北、五洲四海的英才俊傑。在教育發展的新時期,肩負著人民的重託,承載著學子的夢想,江蘇省漣水中學將乘新課改的東風,以悠久的辦學歷史、豐富的教學經驗、雄厚的師資力量、紮實的教育改革,搶奪先機,全面提升學校發展層次,努力建設成為現代化、有特色、業績豐的知名學校。
學校簡史
江蘇省漣水中學創辦於1928年。由於歷史原因,校名幾經變更,校址多次遷移,幾分幾合。她在北伐戰爭勝利的號角聲中誕生,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血與火的洗禮中成長。在歷史的風風雨雨中,到2008年已經走過了自己光榮的80年曆程。
一九二八年九月,國民黨漣水縣政府改縣立初級師範為漣水縣立初級中學,簡稱漣中。這是今日江蘇省漣水中學的正式開始。漣中除接收原縣師一班學生外,又招收兩班初一學生,一百二十人。校址在今縣機械廠。第一任校長是陳家鴻。
漣中創辦不久,在中共淮鹽特委和漣水縣委的領導下,建立了黨支部。學生中的黨員有萬金培、陳書同、吳長來、金洪生、林士鈞、嵇蔭根、季佩蘭、梁棟、謝振朋等十幾人,至一九二八年底,已發展到二十幾人。漣中黨支部成立以後,以學生會為公開活動陣地,在學生中組織“讀書會”,閱讀進步書刊,傳播民主革命思想,又開辦“學生園地”,討論時事,抨擊時弊,並開展學生運動,發動全校學生在全城進行一次破除迷信、打偶像活動,將各寺廟裡的菩薩統統砸光,還組織學生、工人、市民上街遊行,號召學校及各行各業罷課、罷工、罷市,以抗議國民黨政府對日妥協投降的賣國政策,並將查封到的日貨,全部集中起來,當眾焚毀。
當時漣中學生運動搞得轟轟烈烈。學校秉承上級意旨,不斷開除學生,再加上有部分學生轉學,到二年級時,兩班人僅剩一班人了,到一九三一年夏畢業時,僅有三十九人。
一九二九年二月,陳家鴻走,嚴儼接任校長。夏,漣中又招一班學生。以後每年暑假都招收一班學生,成為單軌制。一九三一年七月出版的《漣水縣中通迅錄》一書上,寫明漣中三個班級,每年級一個班,初三三十九人,初二四十二人,初一五十三人,總計一百三十四人。有趣的是,這一百三十四人,全是男生,當時被稱為“和尚班”。教職員十四人,校長是脫樹藩。
一九三八年暑後,縣裡在百祿溝辦漣中分校,收兩班,一百人,是自費。分校主任是孔禮濤。一九三九年三月一日(農曆正月十一日),日本侵略軍侵占漣城,學校停辦。同年九月,原漣中校長呼竹仙率領部分師生借用臥佛磯廟宇開學上課。同年底,日寇掃蕩,廟宇全部被焚毀。一九四零年春,漣中又遷到丁廟國小複課,暑假,有一班學生畢業。八月,八路軍主力部隊東進,到達漣水後,該校停辦。
一九四零年八月二十七日,漣水縣抗日民主政權建立,縣長是薛華甫。十月六日,薛華甫率領縣警衛連攻打石湖,搗毀了國民黨漣水縣政府。那以後一段時間裡,在漣水縣境內沒有國民黨政權。一九四一年元月,根據當時鬥爭形勢需要,以鹽河為界,將漣水劃分為漣水、漣東兩縣。
一九四一年以後,在漣水境內有三所中學。
一、漣城:日偽漣水縣公署於一九四一年秋興辦了漣水縣立初級中學,招收一班學生,五十人,設在縣模範國小內,負責人是陳少章。一九四二年春天,校址遷到郭公館,正式掛校牌子,此時校長是周一鳴。以後每年夏天招收一班學生。到一九四四年,三個班,學生一百二十二人,全男性,教師十人,校長是王海忠。到一九四五年暑假,共畢業兩屆學生。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學校停辦。
一九四五年九月,漣東縣的漣東中學遷入漣城小關廟(現在實小),到一九四六年十月,漣水保衛戰前,漣東中學又從漣城遷到小埝。一九四六年十二月,國民黨又統治漣城。一九四七年七月,國民黨漣水縣政府又辦漣水縣立初級中學,招收兩班學生,一百人左右,校長是李善良。一九四八年七月六日,漣城解放,學校解散。一九四九年初,漣東中學又遷入漣城小關廟。
二、漣水(漣西):一九四一年九月,漣水縣抗日民主政府在丁廟創辦了淮漣中學。招收二百餘名學生。校長是朱潤農,教職員工近二十人。一九四二年一月,在苗盪設立淮漣中學分校,招收一百三十名學生,校長由朱潤農兼任。一九四二年秋,淮漣中學招收兩班初一新生,近一百人。又在附近荊桔園增設補習班,一班,近六十人。此時,淮漣中學學生總數已達四百餘人,教職員工三十多人,大大超過抗戰前漣中三個班級的規模。
一九四二年十一月,日寇對淮海區進行大掃蕩,並在高溝、楊口、馬廠等處安上據點,學校無法上課,臨時疏散。
一九四三年春,鬥爭形勢逐步好轉,中共漣水縣委作出指示,分散辦學。於是先後辦起了金碼、同興集、安莊、黃莊、掉向莊、張集六個分校,各校人數不等,最多不超過百人。各分校設主任一人,教師三至五人。
一九四三年夏,隨著時局的進一步好轉,中共漣水縣委決定,相對集中辦學,將淮漣中學與縣境內私立的茂公中學合併,改名為漣水中學,校部設在茂公中學原址溝南莊,學制改為二年,初一、初二各一班,一百人左右,又招收高一一班,五十人左右。校長先後由縣長朱一葦、宣傳部長王雨洛兼任。以後,又在孫梨園、孫橋兩處設立分校,一分校由朱潤農任主任,二分校由羅希自任主任。以後,又在高溝設三分校,由汪禹平任主任。
一九四四年九月,因工作需要,高一學生全部分配工作。一九四五年九月,抗日戰爭勝利後,漣水中學改名為淮海區第一中學,簡稱淮海一中,校長是張景文,不久調走,由朱潤農接任校長。桑淑尊、羅希白、汪禹平分任一、二、三分校主任。
一九四六年十月至十二月,淮海一中師生參加漣水保衛戰的支前工作。十一月下旬。部隊北撤山東,淮海一中有四百五十餘名師生隨軍北撤。一九四七年五月,淮海一中有一百五十人參加第一後方醫院(後組建成衛校),其餘三百多人與淮海其他中學建立淮海區聯合中學,後改為建設大學附中,孫存樓任校長。八月,附中有二百多學生參加華東軍大,原淮海一中也有同學參加。十二月中旬,附中隨部隊抵達安邱縣華中局駐地。一九四八年初,附中一部分學生被留下當幹部,其餘人均編入華中南下幹部大隊,只有個別年齡小的除外。
淮海一中大部分師生隨軍北撤,留在家鄉的師生在中共漣水縣委領導下,於一九四七年三月又招收部分新生,在厲小圩複課,開始由左楚珍負責,這時校名又改為漣水中學。七月份,校部遷到孫梨園,徐季剛、聞金門、羅希白先後任校長。改溝南為一分校、陳老莊二分校,一九四八年恢復高溝三分校,由戴占元、徐晦庵、汪禹平分任一、二、三分校主任。一九四九年春,校本部遷到高溝,改溝南一分校為漣水中學溝南分校,二、三分校撤銷。 一九五二年九月,高溝的漣水中學為高溝中學,改溝南分校為漣西中學。
三、漣東:一九四二年八月,漣東縣抗日民主政府在大寺庵創辦漣東縣初級中學,簡稱漣東中學。招收初一兩班學生,一百一十人,首任校長是朱少舫。 一九四三年初,因日寇經常下鄉掃蕩,學校分散到長蒲河、大飛,灃河三處。一九四四年春,形勢漸趨穩定,學校由三處又集中到大寺庵上課。漣東中學學制初為三年,為了適應戰時情況,到一九四四年,學制改為二年,分四個隊,每學期為一隊,即初一上學期為第一隊,初一下為第二隊,初二上為第三隊,初二下為第四隊,全校學生近二百人。
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投降後,漣東中學遷到漣城小關廟。一九四六年十月,漣水保衛戰前夕,校部遷到小埝,並在長蒲河設分校。漣水保衛戰前後,學校曾派部分師生奔赴前線參加支前工作。一九四六年十二月十六日,國民黨占領漣城。以後,漣東中學又遷到灃溝河。 一九四七年初,敵人下鄉掃蕩,校長朱少舫等人逃到漣城投敵,學校臨時解散。一九四七年四月,漣東縣政府決定繼續辦漣東中學,由縣長趙靜塵兼任校長。 一九四八年二月,漣東中學與濱海中學合併,成立濱漣中學,校址在八尺溝,又名羅大莊,校長是黎民。一九四八年七月,章繼成接任校長。#p#分頁標題#e#
一九四八年七月六日,漣城解放。環境趨於安定,漣東中學與濱海中學又分開。漣東中學仍設在小埝,有兩個隊學生,校長是章繼成。並在朱橋設立分校,一個隊學生。一九四九年初,學校從小埝、朱橋又遷到漣城小關廟。此時,蘇北行署命名漣東中學為蘇北漣東縣初級中學,校長是章繼成,學制還為二年,一年級、二年級各有兩個班,學生近二百人。
一九五零年六月十三日,漣水、漣東兩縣合併,仍叫漣水縣。一九五一年秋,漣東中學改為秋季始業,學制改為三年,此時有初一兩班,初二兩班,初三一班,校長是徐孟依。一九五二年九月,蘇北漣東縣初級中學改名為漣水縣初級中學,此時校長是汪育才。 一九五四年春,中共漣水縣委決定,漣中與縣初師互換校址,學校遷到現在的地址,廢黃河畔。 一九五五年,戴帽招收兩班高一學生。此時校長是戴占元。一九五六年,經上級批准,學校定名為漣水縣中學。此時校長是戴占元。一九五八年七月,漣水縣中學有建國後第一屆高中畢業生。一九六五年九月,戴占元病休,由副校長周子山主持行政工作。
一九六六年五月,“文化大革命”開始。六月十五日,漣中高三(乙)班七個同學貼出第一張大字報,學校就停課“鬧革命”了。縣委旋即派工作組進校,組長是姜永懷。工作組進校後,實際上接管了學校的權力。接著,學校成立籌委會,高二學生湯伏茂為主任。七月十日,工作組宣布初一、初二放假,初三以上學生留校鬧革命。七月十三日,縣裡任命姜永懷為漣中校長。冬,師生開始大串連,衝擊“資反路線”,工作組撤離學校,學校分兩大派。一九六七年四月,學校成立革命委員會,高三學生許學德為主任。一九六七年冬,初二至高三學生全部畢業,只留初一學生在校鬧革命,到一九六八年秋,初一學生也畢業了。這段時間學校工作由革委會副主任王宗元主持。
一九六八年九月,工宣隊進駐學校,隊長劉成偉,兼學校革委會主任,上級還派軍代表趙兆杏駐校。此時,六六年暑假招收的初一三班學生。 一九六九年六月,楊成功任黨支部書記。一九六九年八月,恢復招生,高、國中學制均為二年,春季始業。一九七四年恢復秋季始業,學制仍是二年。一九七一年,學校受縣裡委託代辦中國小師資訓練班,半年一期。一九七七年九月,師訓班與教研室函授組合併,成立漣水縣教師進修學校。
一九七四年七月,工宣隊撤走,劉成偉調出,由楊成功兼校革委會主任。一九七六年四月,楊成功病故,學校工作由副書記兼副主任程樹春主持。一九七六年八月,孫萬清任學校黨支部代書記,一九七八年九月,孫萬清為黨支部書記兼校長。同年,漣水縣政府確定漣水縣中學為“縣重點中學”。
一九七九年秋,國中恢復三年制。一九八零年秋,高中恢復三年制。同年,漣水縣中學被江蘇省教育廳列為省首批辦好的九十五所重點中學之一。
一九八三年七月,孫萬清調出,徐效轅接任校長,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徐效轅兼黨支部書記,一九八六年八月,漣中成立黨總支,徐效轅兼黨總支書記。當時的漣水縣中學,高中六軌,國中四軌,全校三十個班級,現有學生一千九百多人,教職員工二百八十多人。
一九八八年八月,劉之聰出任校長。一九九三年八月,張成廣接任校長兼黨總支書記。一九九五年,學校高考本科達線數首次名列淮陰市同類高中之首。一九九七年上半年,淮陰市政府確定漣水縣中學為副縣級單位。八月,張成廣因故離任,由校黨委副書記兼常務副校長薛守琴主持學校日常工作。十一月,繆華林擔任漣水縣中學校長。一九九八年七月,因申報國家級示範高中的需要,根據上級要求,漣水縣中學國中部從本部剝離,國中部全體師生整體搬出本部,在學校東側成立獨立校園的鄭梁梅中學。一九九九年八月,繆華林離任,薛守琴擔任校黨委書記兼校長。學校開始大規模整修校園環境,先後建設了現代化學生餐廳——思源樓、新建學生公寓四座,大大改善了學生的住宿條件;先後集資興建教工安居樓六座,基本滿足了學校教職員工的居住需要,極大地改善了學校老師們的居住環境。二零零零年八月,學校與南京聖特集團合作辦學,在學校西側,原縣府大院舊址興辦漣水縣中學附屬學校——漣水聖特外國語學校。郭文科為校長。學校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在省內外招聘教職員工。九年一貫制,國小部四軌,小班化教學,學生近二千人,中學部十軌,在校生近二千人。發展八年來,教育教學成績顯著,目前已經成為享譽縣內外的明星學校。目前校長為江蘇省漣水中學副校長徐峰兼任。
二零零二年二月,季軍出任校黨委書記兼校長。二零零四年三月五日,學校通過國家級示範性高中驗收,成為江蘇省四星級普通高中;次年元月二十二日,經江蘇省教育廳批准,學校正式更名為“江蘇省漣水中學”。
二零零四年三月,萬金龍出任校黨委書記兼校長。次年九月,江蘇省漣水中學開始舉辦“拓招班”,招收全縣優秀初一學生,共四班,第二年招收六班,第三年擴展為八個班。有力地支持了校本部的發展。十月,經漣水縣政府批准,漣水縣第四中學整體併入江蘇省漣水中學,成為江蘇省漣水中學國中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江蘇省漣水中學的生源質量。二零零六年三月,學校決定整修操場,修建標準的四百米塑膠跑道、足球場,修建六個籃球場、二十餘座桌球台,並在次年又修建八座籃球場,極大地改善了全校師生的運動條件,促進了體育運動的開展和師生身體素質的提高。二零零七年八月,成功舉辦江蘇省第十二屆中學生運動會(蘇北片),提升了學校在蘇北地區的知名度,增強了學校的影響力。二零零三年以來,江蘇省漣水中學高考本科達線超千人大關,到2008年已連續十四年高考本科達線人數位列淮安市同類中學之首,為漣水縣乃至淮安市的教育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發展前景
近年來,學校獲得了省德育先進學校、省文明單位、省綠色學校、省生態教育實驗學校、省心理教育實驗學校和全國教育學會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基地等榮譽稱號。先後成為南京航天航空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河海大學、蘇州大學等二十多所省內外著名高校的生源基地。
江蘇省漣水中學建校八十年了。八十年來,江蘇省漣水中學經歷了戰爭、和平、動亂、建設、改革開放各個歷史時期,在不同的歷史年代裡,江蘇省漣水中學秉承教書育人的理念,為國家、為社會培養出了成千上萬的人才。千萬漣中學子從這個美麗的校園起步,邁著沉穩而矯健的步伐,走向祖國各地、世界各方,遍及五大洲。他們中的優秀分子在政界、商界、學界出類拔萃,為國家的現代化建設事業作出傑出貢獻,此外,江蘇省漣水中學還造就了大量的品德高尚、勤奮紮實的普通勞動者,他們也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為家鄉建設默默奉獻。
於2008年奠基的新校區已初步完工,初定於2011年1月25日全校師生搬入新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