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長江三角洲地區農業發展、資源環境方面出現的新問題,常熟站將不斷調整自己的研究方向,圍繞著監測、研究和最佳化模式的示範開展工作,把常熟站建成區域生態環境要素長期定位監測和數據積累的重點站;區域生態環境過程及其機理的野外研究試驗基地;國民經濟建設中農業、生態、環境方面關鍵問題和新技術的研究試驗基地;農業高新技術的集成和最佳化模式的示範基地。
本站將按<<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章程>>的規定進行管理和運行。站實行學術委員會指導下的站長負責制,在運行方式上,採用開放、流動、競爭機制,除設立部分管理和研究崗位外,主要通過吸引客座研究人員、研究生來站工作,對自帶課題、經費和儀器設備來站工作的學者,本站將優先提供試驗場地、試驗條件和研究助理。
研究方向:
綜合研究農業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以及各亞系統中物質循環與能量轉化,探索生物―土壤―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及協調,建立人工生態系統的多種最佳化模式;研究土壤質量演變規律以及減少農業面源污染的技術措施。為經濟快速發展地區的食物安全、土壤生產力提高與環境質量的改善提供依據。也為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提供水、土壤、氣侯與生物等方面的長期監測數據,為研究國家尺度,乃至全球範圍的生態環境變化與可持續發展戰略服務。
1.生態環境相關要素(包括水、土、氣、生)的長期定位監測、基礎數據的積累與區域生態環境演變趨勢分析和預測;
2.農業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以及提高生產力的途徑;
3.設施農業的理論及相關技術;
4.高產、高效、優質農業技術體系的開發以及人工生態系統最佳化模式的構建與試驗示範;
5.農業面源污染(農用化學品、畜禽糞便、鄉村生活污水)的綜合治理。
6. 城郊型高效農業生態模式。
為長江三角洲經濟快速發展地區的農業持續發展、水土資源的合理利用及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提供依據。
相關詞條
-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生態系統研究網路土壤分中心、河南封丘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江西鷹潭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江蘇常熟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中國科學院三峽工程生態環境湖北秭歸實驗站...
歷史沿革 科研條件 科研成果 人才培養 文化傳統 -
劉勤[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副研究員]
研究領域農田生態系統養分循環與環境效應獲獎及榮譽曾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生產過程控制關鍵技術與模式”,國家973項目“典型地區農田生態系統生產力、資源...科研項目情況主持和參加多項國家和省地課題。目前主要在研課題有:國家科技支撐...
研究領域 獲獎及榮譽 代表論著 承擔科研項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