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昌俊

江昌俊

江昌俊,教授,全國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常務理事,農業部茶葉生物技術重點開放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安徽農業大學茶與食品科技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


1990年-1092年 獲瑞士世界實驗室(WORD——LAB)資助,以訪問學者身份 去美國俄亥俄洲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從事植物分子生物學研究,主要從事組蛋白基因在天仙子花葯發育過程中的表達。
1992年應上海復旦大學邀請,參與國家863“水稻基因組計畫” 的項目研究。 1994年獲韓音科學交流基金,赴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從事油菜花粉某些基因的研究。 回國後主持和參加了省自然科學基金,省政府“九五”攻關項目,教育部高校骨幹教師資助項目,國家攀登計畫,省國際合作項目,省教委科研項目,地方重大科研項目等,利用誘變技術選擇章節培育出6個茶樹新品系,98年通過安徽省作物良種審定委員會鑑定,參加省區試,在國內外的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0餘篇,1995年被評為安徽省高校中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
近5年來主要科研情況
從我國茶樹種質資源中篩選出核心種質,構建了茶樹種質資源資料庫;通過雜交和誘變等技術,選育出3個省級茶樹新品種。
從茶樹中克隆出b-1,3-葡聚糖苷酶cDNA全序列,並在原核中表達,鑑定了表達蛋白的活性,為開展茶樹抗真菌病害的基因工程研究提供基礎。克隆出β-1,3葡糖苷酶基因cDNA全序列。克隆出紫黃素脫環氧化酶cDNA全序列,採用重疊延伸法將該酶特徵區中最保守的Gly和Trp分別定點突變為Leu和Tyr,對表達蛋白進行His-tag親和純化。克隆並在大腸桿菌和菸草中表達了茶樹咖啡鹼合成酶基因,利用反義RNA和雙鏈RNA技術,對咖啡鹼合成酶基因表達的抑制進行了研究。獲得巰基蛋白酶抑制劑基因的cDNA全長序列,為茶樹抗性育種選擇雜交親本提供了基礎。採用cDNA-AFLP技術,用RACE方法克隆了α-微管蛋白基因(Tua1)全長cDNA,用Western Blot技術驗證了該蛋白在花蕾發育後期表達,並研究了對花粉萌發和花粉管伸長的作用。克隆出與茶樹抗寒、旱相關的脫水素基因,對茶樹其它幾個重要蛋白基因,如J-蛋白、14-3-3 蛋白、ATP硫化酶、硒半胱氨酸甲基轉移酶等也進行了克隆和研究。
採取染色體原位雜交技術,對咖啡鹼合成酶基因在染色體上進行了定位;對茶樹β-葡萄糖苷酶mRNA在不同組織、不同季節和不同品種間的差異表達進行了系統研究;用花粉管通道法進行了外源基因轉化茶樹的研究;用農桿菌葉盤轉化法將茶樹咖啡鹼合成酶等基因成功轉入菸草並正常表達。
獲獎情況
1.“茶葉(綠色)食品研究”2000年獲安徽省農村科技二等獎;
2.2003年入選安徽省高校學科拔尖人才[(2003)022號];
3.全國優秀茶葉科技工作者,中國茶葉學會,2004年;
4.2006年榮獲安徽農業大學首屆教學名師稱號;
5.200707獲省級教學名師稱號;
6.《茶樹育種學》教材獲全國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7.主講的《分子生物學及實驗技術》課程獲2006年度高等學校省級精品課程;
8.主講的《茶樹育種學》課程獲2007年高等學校省級精品課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