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位於市中心三江口的新江橋,已經有144年的歷史了。它是寧波歷史上跨越姚江、連線老城區與江北岸的橋樑,也是通往鎮海、慈谿的重要通道。自古以來,姚江兩岸全靠渡船往來,直至清同治元年(1862年)英國人在這裡建起了一座浮橋。在此之前,整個寧波只有一座跨江大橋,就是歷史可以追溯至唐代的靈橋(當時還是浮橋,又稱“東津浮橋”)。為區別於老的靈橋,新建的浮橋就叫做“新江橋”,靈橋順理成章地被稱為“老江橋”。
橋的由來
鴉片戰爭後,寧波被闢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1843年,英國首先在江北岸設立了領事館,此後相繼在寧波設領事館或領事的有法國、普魯士、荷蘭、瑞典、挪威等國。1850年,居住在江北岸的外國人強行圈劃土地,作為“外國人居留地”,獲得了治外法權。接踵而至的西方傳教士,任意插手教群訟爭,干涉我國內政,不斷引起民眾的憤怒。
鹹豐末年,寧波市民李阿才等人痛恨某傳教士橫行霸道,想給他吃點苦頭。他們暗暗相約,在一偏靜處守候,等到該傳教士經過,便群起而攻之,“掌其頰(抽他耳光)凡十下,掌畢,一鬨而散。”傳教士又驚又羞又痛又怒,馬上向英領事夏弗禮告狀,定要報復。因為這時候太平軍正準備進攻寧波,寧波地方官員紛紛逃往舟山定海,領事無法與之交涉。傳教士見領事幫不上忙,就私下與英商台弗遜密謀,由英商入城捕捉李阿才,將他關在江北巡捕房。
台弗遜經常往來於江北岸和寧波老城區。一天,他又從江北桃花渡橫渡姚江。搭乘渡船時,有四人尾隨而至,與他上了同一條渡船。台弗遜做夢也沒想到,這四人都是李阿才的好友,是為李阿才報仇來的。船抵中流,四人故意將兩腳使勁擺動,使渡船左搖右擺,劇烈晃動,不一會兒就傾覆了,船上的人一齊落水。這四人個個諳熟水性,不慌不忙,潛游至僻靜處上岸。他們想,這下子台弗遜這小子肯定完蛋了。不料台弗遜的水性也很好,泅水登岸,逃過一劫。但他受此一場驚嚇,就想仿照奉化江上的老江橋,在姚江也建造一座浮橋。當然其目的不僅是為過江方便,主要還是想控制寧波的交通,在中國人手裡大撈一把。
外國人想在中國的土地上造橋,按理說應該得到清政府的批准。可這時候,太平軍兵臨城下,腐敗的清政府自顧不暇,台弗遜乘機糾集工人,運來材料,擅自建造浮橋一座。由18艘木船連排,上鋪木板,索鏈絞接。起初橋址在鹽倉門關帝殿道頭(今解放橋附近),因距市中心太遠,第二年移到現在的位置,從江北桃花渡直達東渡門。
新江橋落成後,英國領事派巡捕把守,向行人每人收取四文銅錢“買路錢”。
舊時甬上風俗:每年農曆四月半,都要舉行迎“五都元帥”的大型賽神會。賽神時,燈彩法器,五光十色、爭奇鬥豔;四鄉民眾聞風而至,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同治八年四月十三(1869年5月24日),迎神賽會隊伍浩浩蕩蕩經過新江橋之際,守橋巡捕不顧人多擁擠,照例勒索過橋費,引起眾人不滿,雙方發生爭執,橋上的人越聚越多,結果橋樑不堪重負,橋鏈突然崩斷,400餘人落水喪生。當時有一首民謠:“好看彤雲社,翻落江橋下,氽到下白沙,撩起豆腐渣。”(彤雲社是當時著名的賽會會社)道出了這一慘案的真相,也是對帝國主義的血淚控訴。
光緒三年(1877年),甬上的有識之士募集銀元1.6萬元,向英國領事館贖回新江橋主權,才結束了這段屈辱的歷史。從此後,百姓過橋不必再付過橋費。
關於新江橋,《寧波市志》有這樣的記載:1899年沿江道路拓寬,浮橋木船減至16艘。1927年,以弧形鐵板加固各段橋板銜接處。1935年、1946年,曾發起改建固定橋,但未成功。
新橋落成
解放後,黨和政府對改建浮橋十分重視。1953年將新江橋的木質浮橋改建為8孔鋼樑混凝土結構浮橋,載重能力提高到7.8噸,還可單向通行汽車,安全狀況有了很大改善。
1970年9月,建起了三孔鋼筋混凝土雙曲拱橋,也就是現在的新江橋,當時命名為“反帝橋”(文革結束後恢復原名)。老的浮橋“退而不休”,隨著寧波城市建設的發展,頻頻發揮“餘熱”。1972年,它移到現在的解放橋位置,架起了解放北路與大慶南路的通道。由於此處姚江的江面比三江口原橋址處闊,浮橋的長度不夠,局部還接了一段固定混凝土橋。1981年,浮橋又移到現江廈橋位置,成為連線市區最繁華的中山東路與江東大河路(現中山東路延伸段)的紐帶,直至1990年新的江廈橋落成……
記得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我小時候,每次過新江橋,總是既開心又緊張。我家住海曙區,平時就在附近上幼稚園、讀書,凡是需要過新江橋,都是跟大人到江北岸輪船碼頭去乘輪船,到上海去,所以開心得不得了。可是每次從新江橋上走過,那腳下橋板之間一條條兩三指寬的縫隙,以及透過縫隙看見的洶湧翻滾的江水,會令年幼的我膽戰心驚,生怕一不小心從縫隙中掉下江去,於是緊緊攥住大人的手,既小心翼翼又迅速地走過橋去。
由於是木船連排的浮橋,三江口又直通大海,所以每當潮水漲落,浮橋也隨之起伏。漲潮時,浮橋升得高高的,兩端會向上弓起來,這時候,行人上橋落橋,就像上山下山。人還好,黃包車、手拉車之類就很困難了。於是一種特殊的行當應運而生———一些人專門等在橋頭,見有黃包車之類過來,就上去推,將它推上橋去;橋上的車下來了,就用一條繩子從後面系住它去拉,幫它減速,否則黃包車就會像乘滑梯一樣飛快地衝下橋去,說不定來個人仰車翻!就這樣推一推,拉一拉,車上的乘客給他們幾個小錢。記得從前《三毛流浪記》里的三毛,就乾過這活。
最稀奇的是,每當有大船從橋下經過,浮橋還得臨時成為“斷橋”:將聯結其中幾艘浮船的鏈索脫開,將它們從浮橋中“抽”出來撐到一旁,讓出航道,以便大船通過。因為浮橋不像鋼筋混凝土的固定橋,橋身可以造得很高;浮橋是靠船浮在水上,橋面的高度只能跟露在水面上的船身一樣高,大些的船就過不去。每當碰到這種情況,要過橋的人就得等。一次,看到一艘帆船要從新江橋下過,帆船雖不甚大,但桅桿很高,浮橋也得斷開讓道。卸鏈索、移浮船、過帆船、橋復原……這一折騰就是半個多小時。
這諸多不便,一直等到1970年新江橋改建為固定的大橋後,才有了徹底的改變。大橋通車是在9月30日,正是國慶節前夕。只見橋上彩旗飄揚、車水馬龍;人們奔走相告、先走為快;入夜,欄桿上的火炬燈組齊放光明,閃爍在江面之上……寬敞宏偉的新江橋,給寧波人民帶來過多少方便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