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寨村[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大溪鎮下轄村]

江寨村[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大溪鎮下轄村]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江寨村位於閩西南客家聚居地-平和縣大溪鎮國家風景名勝區靈通山 腳下,是海內外江千五公系的宗祖地 ,也是原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先生的祖籍地 ;村內有夢筆堂、泰堂(又稱淮陽堂)、濟陽堂 、醉月堂、吾實堂、垂德堂等十餘座江氏祠堂;以及平和縣江寨國小、獅子峰江氏始祖墓、大溪鎮江氏會堂 、江氏家風家訓館 、夢筆國學堂 、鴻江公園 、鴻江劇場、會龍廟、卓墘五顯帝廟等文化教育休閒旅遊設施。

基本信息

鄉村簡介

江寨村與大溪鎮政府隔河相望,全村共有15個村民小組,村民4603人,除頂壩小組400餘人外,其餘全部是江氏後裔。

村里唯一的國小江寨國小位於江氏大宗舊址,容納了村里孩子700餘人就讀。該村人傑地靈,人才輩出。村民收入主要依靠種值香蕉、荔枝、龍眼等水果,2009年人均純收入3200元,全村家家戶戶都蓋起了新房子,有的還蓋了別墅,現代化生活用具也一應俱全。村里舖設了3公里多的水泥路,交通網路四通八達,民眾出行極為方便,民眾安居樂業,生活寬裕,鄰里和睦,鄉風文明。

人文風采

明清時期,江寨村叫“葛布大溪寨上“。”葛布“是指葛布嶺,在江寨村西部的山坡上;“大溪“是指江寨村江氏先人從永定金豐遷來平和縣(時屬南勝縣)的新居住地(今大溪鎮);“寨上“是指江寨村江氏先人最初居住的土寨(土堡)。這三個地名的產生,與江寨村江氏先人息息相關,有許多古老而壯美的傳說。

割布傳說

相傳,元朝至治年間(公元1321——1323年),江寨村江氏始祖江肇元千五郎公,攜帶兒子們到平和縣(時屬南勝縣)打鐵謀生,而始祖妣蔡氏四娘在上杭縣(後屬永定縣)金豐鄉懷抱諸幼。

數年後,江千五郎公挈家攜眷遷來平和縣(時屬南靖縣)。舉家行至現葛布嶺時,由於山路崎嶇,蔡氏四娘腳疼、疲憊不堪,兼之念念不忘金豐故土,不願繼續前行,無奈在山嶺上就地分爨。蔡氏四娘攜長、次兩男返回金豐故土守護祖業;而江千五郎公攜三、四兩男繼續前行,最終在今大溪鎮江寨村定居。臨別時,拿出一節綢布,割成兩段,雙方各執一段以留念。從此,這個美麗的山坡就叫著割布嶺。客家話中“割”與“葛”同音,後來逐漸演變為葛布嶺。

大溪情懷

據江氏族譜記載,江寨江氏始祖江肇元千五郎公,從汀州上杭縣金豐鄉苦竹堡大溪村(今龍巖市龍定區大溪鄉),前來平和縣(時屬南靖縣)葛布嶺下(今大溪鎮半山)開基立業,為了讓子孫後代永遠記住自己的根,就把新的居住地也定名為“大溪村”,因其位於葛布嶺下,所以稱為“葛布大溪村”。明清時期,漂洋過海的江寨江氏後裔,又把“大溪”的名字帶到台灣,於是有了桃園大溪鎮,三個“大溪”聯繫著台灣海峽兩岸的血脈與情感。

江寨由來

據江氏族譜記錄,元朝末年,江氏先人在葛布大溪村之鴻溪溪畔,卜築土寨(今江寨舊樓),稱為葛布大溪寨上,隨著江氏族人日益發展壯大,其它姓氏不斷遷走,附近的其它村落,逐漸為江氏族人所掌控、居住,這一地區的地名也逐漸由“葛布大溪寨上”,演變成“葛布大溪江寨”。

獅山祖墳

江寨村江氏始祖——江肇元千五郎公(?——1371年)的墳墓,在大二獅子峰上守侯歲月,至今640多年;是海內外江肇元千五郎公裔孫祖先信仰的交匯地。

著名人物

江肇元

江肇元(公元?——1371年),江寨村江氏始祖,以司鐵為業,原籍汀州上杭縣金豐鄉苦竹保大溪甲寨下村(今龍巖市永定區大溪鄉莒溪村);元朝後期,遷江寨開基立業,子孫蕃昌;洪武四年歿,葬獅子峰。後世詩讚“葛布嶺下肇基業,獅子峰上祝千秋”。

江丙坤

江丙坤(1932年12月16日-2018年12月10日),生於台灣南投縣草屯鎮溪州里,祖籍福建省平和縣大溪鎮江寨村 ;曾任中國國民黨第一副主席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海基會)董事長、國際民主聯盟副主席、國立台北大學校友總會總會長等。

鄉村發展

江寨村是江千五公系台胞的總祖地。這裡是客家居住地,鄉親們說的都是客家話。這裡是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先生的故鄉。根據江姓族譜記載,按江氏的“百、千、萬、念”輩字排列,江肇元是千字輩,又排行第五,故稱“千五公”。千五公謚肇元,為平和江氏始祖,開基漳州府平和縣新安里葛布大溪江寨,自元朝末期開基,已有近七百年歷史了。

江寨村[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大溪鎮下轄村] 江寨村[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大溪鎮下轄村]

2006年5月21日,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偕同夫人陳美惠一行,回漳州市平和縣祖地---江寨村尋根祭祖,這是他在 “破冰之旅”、“經貿之旅”和“緬懷之旅”之後,首次回福建原鄉的“尋根之旅”。該村周邊有閩粵名山——靈通山,台灣“阿里山神”吳鳳故里,世界上第一大土樓———莊上土樓等,幾個景(區)點交輝相應,聯點成線,串成亮麗的平和鄉村旅遊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