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江基堯,男,1957年12月出生,江蘇省建湖縣人。神經外科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神經外科主任。現任中華神經外科學會顱腦創傷專業組副主任委員、世界華人神經外科學會委員、中華神經外科學會中青年委員、中華創傷雜誌英文版副主編等10餘種雜誌編委。
成就
他系統提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重型顱腦損傷病人臨床救治方法,成功地搶救了3000餘例急性顱腦傷病人,重型顱腦傷病人成功率達70%以上。他主編出版的《現代顱腦損傷學》《亞低溫腦保護的基礎與臨床》《顱腦創傷臨床救治指南》已成為指導我國神經外科醫生治療顱腦創傷的重要工具書。
他率領課題組在國際上首先發現亞低溫腦保護作用、並已在國內外數百家醫院推廣後,又成功採用腦局部超深低溫技術,使得常溫條件下腦血流阻斷10分鐘猴復甦成功。該實驗研究的成功,為我國儘快開展腦局部超深低溫無血手術和危重病人搶救方面的臨床套用提供了可靠的實驗依據。
所獲榮譽
他牽頭承擔了國際合作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11”國家重點學科研究課題、上海市科委重大課題等科研項目,獲基金300餘萬元。以第1完成人榮獲2000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1完成人和主要完成人榮獲省部級科技進步和醫療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國內外主編和參編著作20部,發表學術論文190餘篇,包括國際著名醫學雜誌發表論著20餘篇,被國內外同行引用1300多次。先後榮獲第二屆全國中青年醫學科技之星、第五屆上海市十大傑出青年、第六屆上海市銀蛇獎一等獎、第七屆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中國科協求是傑出青年獎、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榮譽稱號,2012年榮獲“中國名醫百強榜”上榜名醫 。
人物評價
醫學領域評價
江基堯教授認為,新時期的黨員要努力發揚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衛生系統黨員的黨性的具體體現,就是以高尚醫德和精湛醫術解除患者病痛,改變思想作風、提高工作業績,要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江基堯教授在腦外傷基礎和臨床研究中有深厚的造詣。他在國際上首次發現了亞低溫對顱腦損傷的治療保護作用,在國際上首先通過嚴謹和充實的實驗結果闡明了亞低溫治療的作用機理,率先提倡利用亞低溫治療重型和特重型顱腦外傷病人,顯著提高了重型顱腦損傷病人的救治效果,這項成果巳在美國、歐洲、日本、中國幾百家醫院推廣、套用,這些研究和臨床成果給江基堯教授帶來的不僅是榮耀,更多的是欣慰,當他看到重症腦外傷患者順利康復,焦慮的家人展露笑顏,他深深體會到了大醫精誠、濟世救人的歡樂和喜悅。他在國際上首先採用猴腦選擇性超深低溫技術,將腦溫降到16度左右,使腦無血循環60分鐘復甦成功,為臨床開展腦超深低溫無血手術和危重病人搶救提供了可靠實驗依據。最近,又成功採用選擇性腦超深低溫技術,使常溫下猴腦血流阻斷10分鐘復甦成功,打破了常溫下腦血流停止5分鐘不能復甦的概念,為臨床進行腦超深低溫無血手術和危重病人搶救提供了可靠實驗依據。這些獨特見解,引起了國內外同行們的廣泛關注。江基堯教授做足了低溫的文章,但在低溫和深低溫研究的背後展現的是年輕專家敢為人先的勃勃熱情。
江基堯教授多年奮鬥在腦外傷救治的前沿,他在與時間的競賽中贏得千百個患者的生命。實際上,在他救治的3000多名顱腦外傷患者中,有許多是他親自守候在監護病房中,觀察生命體徵變化,親自調整治療方案,親自上台手術治療。敲頭案傷員,槍擊案受害者,病情危篤的外賓,救治這些危重患者的經歷深深印在江基堯教授腦海里。他負責的重型顱腦傷病人搶救成功率達到77.O%,165例特重型顱腦傷臨疝病人搶救成功率達46.5%,75例長期昏迷催醒成功率達69% 。
在腦外傷和腦血管病病人的救治中,經常能看到他在臨床救治第一線勞碌的身影。因為車禍導致嚴重腦外傷的陳成小朋友,,當地醫院急診處理後,病情轉穩定,但是,手術區域腦組織膨出越來越嚴重,一個大包突出在左側顳部,比小孩的頭顱還要大。今年8月慕名來到仁濟醫院神經外科後,江基堯教授分析此前的治療措施,沒有按照治療規範進行硬腦膜縫合是主要原因,在妥善處理了腦積水等症狀後,患兒康復出院。來自瑞安的余洲小朋友,車禍後昏迷20天,父母哭紅了雙眼。9月份來到仁濟醫院就診。江基堯教授積極與美國東卡羅林那大學庫珀教授聯繫,為他實施了國際最新的右正中神經電刺激治療,僅僅三周,余洲就從昏迷狀態醒來在他顫顫巍巍起床走路時,他的爸爸首先把他領到江基堯教授辦公室,讓他叫一聲江伯伯。
在處理了許多棘手病例後,江基堯教授開始思索腦外傷的規範化治療方案,他主編的專著已經成為全國神經外科醫生的案頭必備參考書,在11月6日閉幕的中國神經外科醫師協會首屆全國代表大會上,江基堯教授總結的顱腦外傷規範化治療方案,被譽為神經外科里程碑性的報告,獲得廣泛的好評。顱腦外傷規範化治療的概念的建立和推廣成為先進性教育以來神經外科專業建設的巨大收穫之一。
近來,他的電子信箱中頻頻收到來自大洋彼岸的信函。美國腦血流與代謝雜誌主編熱情地通知,將儘快安排發表江基堯教授撰寫的,代表國際低溫腦損傷治療研究最高水平的論文。在NATURE系列雜誌上,中國大陸的作者發表關於腦外傷治療的大宗病例對照研究論文這還是第一次。論文在評閱期間就得到了多位國際著名專家的積極評價。實際上,在此之前,江基堯教授已經多次在國際神經外科權威雜誌發表腦外傷基礎與臨床研究的論著,被國外同行引用達600餘次。在世界腦損傷學界,中國人的聲音越加響亮,引人注目。這無疑是對江基堯教授在實驗室的燈光下孜孜探索,在手術室的顯微鏡下凝神操作,在重症監護病人身邊緊張搶救的辛勞付出的回報。
科技領域評價
江基堯是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的第一完成人,他遍植桃李滿天下,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16名,培養各級進修生和高級醫學人才300餘名,他主張學術成果要有針對性和實用性,不做空泛之談。他廣泛蒐集第一手資料,使學術研究緊跟當代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迄今為止,他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軍隊九五指令性課題和上海市科委攻關課題等科研項目基金400餘萬元。
江基堯已經是著名教授,但是,他從來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名普通共產黨員,堅持以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的思想和行動。先進性教育活動時,江基堯教授積極參加醫院黨委組織的集中教育學習活動,從第一次黨課開始,堅決保證出勤,沒有一次缺課、漏課。為了完成個人總結和匯報材料,他曾經在外出開會的飛機上奮筆疾書,贏得空乘人員的讚許。有許多次他在手術室里起草黨員整改報告。在第一階段先進性教育體會中,江基堯主任寫道:“先進性教育轟轟烈烈開展起來,我作為一名普通黨員,有義務在這次先進性教育中提高理論認識,並以此促進自己的思想和行動”;“周小燕教授是文教衛生戰線每一名工作者的學習楷模,是莊嚴黨旗上一抹鮮紅的亮色,我要向周教授學習,要在實際工作中體現良好的醫德醫風水平,用火熱的心關心患者的疾苦”;“醫院和科室的建設需要每一名黨員的努力,要建設優秀的醫院文化和道德氛圍,要樹立服務意識、質量意識、民眾意識和先鋒意識”;“在醫院集中教育活動中學習了醫院優秀黨員的先進事跡,我要用榜樣的力量激勵自己,要兢兢業業攀登事業高峰。”字裡行間滲透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坦誠與執著。
作為神經外科的科室主任,江基堯教授全力支持神經外科黨支部開展學習教育工作,配合支部書記做了大量組織工作,利用早交班的時間布置先進性教育安排,他說,早交班時間雖短,但是累計起來也可以做一篇大文章。每次早交班,他都要結合科室實際談要求,結合個人具體情況談體會,他不但談形勢,也多次就自身實際進行自我批評,並強調科室團結的重要性,要求科室同志樹立浩然正氣,抵制不良思潮,要按照先進性要求,一心一意謀劃發展,在神經外科分支學科建設上取得突破。在江基堯同志的帶動下,神經外科不但順利遷入新落成的外科大樓,而且在床位增加的情況下保持了較高的床位使用率,科室集中醫療骨幹成立了腦血管病專業治療組,保證了腦血管病的治療質量,成為新的業務成長點。神經外科全體人員表現出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本院醫生主動承擔了急診診療任務,保證了急症病人的處理流程和質量。科室年青醫務人員醫療水平、科研能力和教學水準不斷提高,湧現出一大批德才兼備的上海市銀蛇獎得主、上海市優秀青年教師、上海市醫學小百人計畫入選人等骨幹力量,為科室發展增添了後勁。江基堯教授說,黨性重在實踐,實踐貴在創新,創新永無止境,在衛生戰線上追求、創造,同樣反映黨員的黨性素養和道德情操,同樣是為黨的宏偉事業拼搏、奉獻,自己作為神經外科的科室主任,要盡全力帶動科室同志共同進步,共同創造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