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社區
江口社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轉塘街道中心之東大門,杭富路、之江路、留泗路交匯而過,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緊鄰之江國家旅遊度假區,自然生態環境優美;東鄰午山社區,與遠近聞名的宋城景點僅1里之遙,南鄰龍心社區,西鄰中國美院,北鄰浙工大之江學院。社區地域面積 938802平方米,現有居民戶246戶,總人口1075人。
江口社區
江口社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轉塘街道中心之東大門,杭富路、之江路、留泗路交匯而過,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緊鄰之江國家旅遊度假區,自然生態環境優美;東鄰午山社區,與遠近聞名的宋城景點僅1里之遙,南鄰龍心社區,西鄰中國美院,北鄰浙工大之江學院。社區地域面積938802平方米,現有居民戶246戶,總人口1075人。唐玄宗開元元年713年,錢塘一帶水災嚴重,唐皇下令修建了東起海鹽鹽官,西至轉塘獅子口長達二百里石條海塘。為便於轉塘百姓,右出轉塘小廟前往東三百米的錢江大堤塘築有二個船埠,古稱大船埠、小船埠,因此地是轉塘出入錢江的口岸,江口這個地名由此而來並沿用至今。新中國成立後,江口屬杭縣上泗區樹塘鄉。1950年土改分田地;1954年成立互助組;1955年成立初級農業合作社,有江一社江二社江三社之稱;1956年成立江口高級農業合作社;1958年,因上泗區改為上泗人民公社,公樹塘鄉改為轉塘管理區,江口高級農業合作社改為上泗人民公社轉塘管理區第五連;1961年,因上泗人民公社劃歸杭州市西湖區管轄,第五連也在此時改為轉塘公社江口大隊;1984年,改為杭州市西湖區轉塘鄉江口村;1987年,改為杭州市西湖區轉塘鎮江口村;2002年,撤村建居改為杭州市西湖區轉塘鎮江口社區;2007年,轉塘鎮、龍塢鎮兩鎮合併,成立了轉塘街道,逐為現在的杭州市西湖區轉塘街道江口社區。江口於2002年撤村建居後,2002年10月完成股份制改革,成立了杭州江口股份經濟合作社;2005年1月正式選舉產生了第一屆江口社區居民委員會;2009年6月社區組建黨委,黨委下設四個黨支部,分別為:社區第一黨支部、社區第二黨支部、江口物業公司黨支部、江口大廈聯合黨支部。社區建立了“交叉兼職機制”,社區黨委和居委會班子成員共6人,6人均進入股份經濟合作社董事會。社區自2002年撤村建居、股份制改革以來,始終堅持以“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創新了工作機制和體制,從加強班子這個核心力量入手,抓好黨員隊伍和居民代表隊伍兩支隊伍的建設,建立和完善了各項工作制度,堅持民主公開,實行居民自治。經過努力使江口一改往日面貌,社區上下形成了一種班子內部團結,民眾信任、支持,社區上下合心、合力、合拍的良好氛圍。在此良好氛圍的形成和各項成績取得的同時,社區並不滿足於現狀。自2005年以來,社區把經濟發展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力抓10%留用地的發展,大力發展集體經濟,使集體經濟收入年年創新高。到2008年股份經濟合作社集體經濟可用資金年收入達到了1259萬元。社區領導班子緊緊抓住市委市政府的10%留用地和西湖區關於撤村建居社區可預支10%留用地指標40%的政策之契機,於2003年申請立項了“江口大廈”。2007年3月動工建造,2008年12月投入營運。“江口大廈”項目,總占地面積20.98畝,總建築面積30489平方米,總高度50米(地上12層,地下1層)。該項目是江口全體股民自己籌資建造的項目,也是上泗地區第一塊已出效益的10%留用地項目。該項目的建成,已為江口帶來了年收入900餘萬的效益,產生的社會效益更為顯著,為社會解決了就業人員500餘人次。目前,第二塊10%留地項目也已於2009年7月動工建設。此項目用地面積2797平方米,建築占地1233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1364平方米,總高度30米,地上8層,地下2層。1至4層為商業,5至8層為文化、休閒、商務辦公。位於“江口大廈正南面”,與“江口大廈”僅一條杭富路之隔,兩幢大廈好像二位挺拔地守衛在轉塘東大門的戰士。預計該項目將於2010年8月建成,該項目蘊藏著豐富的商機,他能為商家和社區股份經濟合作社帶來豐厚的回報,還能帶來不薄的社會效益。社區先後榮獲了杭州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杭州市文明社區、杭州市市級衛生單位、西湖區文明社區、西湖區“和諧社區建設創新社區”、西湖區農村經濟發展十佳村(社)、西湖區新農村建設十佳村(社)、西湖區“平安家庭”示範社區、西湖區計畫生育居民自治星級社區等榮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