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稱
求那跋陀,譯名功德賢、中天竺人,擅長大乘學,世人都說他是摩訶衍本婆羅門人。跋陀從小就學習哲理、邏輯、工藝技術、天文算術、醫術、藥劑、文法、訓詁,莫不博覽貫通。後來跋陀得到了一部《阿毗曇雜心》,讀後大有感悟,從此祟奉佛法。但他的家庭世代不信奉佛教,禁絕和尚進家,跋陀只好棄家潛逃,到遠方去尋找師友。隨即剃髮出家,立志於研究佛學。待受具足戒後,精通經、律、論三藏。跋陀為人慈善、平和、恭敬而謹慎,盡禮事奉師父。隨後跋陀又辭別小乘佛學的師父,進而學習大乘佛學。他的大乘佛學的師父試著讓他到經匣中去取經書,跋陀即取出《大品經》和《華嚴經》,師父讚嘆道:“看來你與大乘佛經很有緣份啊!”後來跋陀在讀誦、講解佛經方面沒有人能與他相比。進而又受菩薩戒法。跋摩給父母寫信,勸他們皈歸佛法,信中說:“你們若是一直信奉別的宗教,沒有什麼益處:若是歸信佛教,則能長相見。”他的父母受到感動,於是皈依佛法。
人物經歷
跋陀來到師子國,受到當地佛教信徒們的歡迎。跋陀既與東方有緣,便乘船跨海東行。船走到中途時沒有順風,淡水也用完了,全船的人都很憂愁、恐惶,跋陀說:“我們同心合力念十方佛,稱觀世音,一定會被我們的至誠所感動。”於是跋陀背誦咒經,誠懇地禮拜懺悔,一會兒,季候風暴至,烏雲密雲,降下大雨,全船的人都得救了。
南朝宋元嘉十二年(435年)跋陀來到廣州,刺史車朗上表奏聞皇上,宋文帝派使者前來迎接。跋陀來到京都時,皇上又派高僧慧嚴、慧觀,到郊外新亭慰勞。人們見跋陀神情朗徹,莫不虔誠的敬仰,雖然是通過翻譯來談話,但卻初交相得,一見如故。
跋陀開初住在祗洹寺,不久,宋元帝即召見了他,對跋陀深加祟敬。琅邪顏延之博學多識,才能出眾,恭敬地前來拜訪跋陀,於是京城一帶的名人們,紛紛前來看望、問候。大將軍彭城王義康、丞相南譙王義宣,都對跋陀行以師禮。
隨即,眾僧共請跋陀翻譯佛經,在祗洹寺聚集了很多有佛學功力的和尚,譯出《雜阿含經》,在東安寺又譯出《法鼓經》,後又在丹陽由寶雲口譯,慧觀執筆記錄,經過反覆刪改,譯本妙得本旨。後譙王鎮守荊州,邀請跋陀同行,到荊州後,住在辛寺,又加蓋了一些僧房和殿堂。跋陀在辛寺出《無憂王》、《過去現以因果經》各一卷,《無量壽》一卷,《泥洹》、《央掘魔羅〉、《相續解脫波羅蜜了義》、《現在佛名經》各三卷,《第一義五相略》、《八吉祥》等各種經書,加上以前所出,共有一百餘卷,都是由弟子法勇作傳譯。
譙王欲請跋陀宣講《華嚴經》,但跋陀自思,自己還不通漢語,恐不能勝任,於是他每天早晚禮拜懺悔,請觀世音,乞求冥冥的感應,於是他就夢到一個人穿著白衣服,拿著一把劍,擎著一個人頭來了,問:“你為什麼憂慮?”跋陀述說了自己的心事,穿白衣服的人說:“這事用不著憂愁。”即用劍給跋陀換了頭,還問他:“痛嗎?”跋摩說:“不痛。”忽然又從夢中醒來,心情喜悅。第二天早上起床後,就精通漢語,於是就開始講經。
到元嘉末年,譙王多次做了奇怪的夢,來問跋陀,跋陀回答說:“京都將有禍亂。”果然不到一年,就有元兇叛亂。到孝建(公元454年至456年)初年,譙王又陰謀造反,跋陀滿臉憂傷,不發一言,譙王問他為什麼憂傷,跋陀懇切地勸諫,又流著淚說道:“大王舉事定然不成,貧僧沒有別的要求,只要求不跟大王一起造反。”譙王問:“法師為什麼說弟子這次舉事一定會失敗呢?”跋陀說:“大王的名字為義宣,應以義為本,今起兵造反,這不是義,怎能會勝利呢?”譙王逼著跋陀和他一起舉事。梁山一戰,譙王戰敗。跋陀坐在一隻大船上,離岸很遠,跋陀一心稱觀世音,手拿一隻邛竹杖跳入江中,水深至膝,用竹杖探水,水流很急,只見一個小童過來,用手牽著跋陀,跋陀對小童說:“你一個小孩子怎能度我?”恍忽之間,覺得向前走了十幾步,來到岸上,跋陀脫下他的納衣,要賞給小童,小童卻不見了,跋陀全身的毛髮都豎了起來,方知是神的力量。當時王玄謨正督軍梁山,孝武帝曾下令若得到跋陀要好生對待,立即送來京師。王玄謨很快就找到了跋陀,將他送到京城。孝武帝馬上召見了他,安慰了一番,並說:“盼望法師已經很久了,今天才相見。”跋陀說:“貧僧既己身染叛逆,本當粉身碎骨,今得皇上接見,便蒙再生之恩。”孝武帝又問都有哪些人參與了叛亂?跋陀說:“出家之人,不參與軍事。但張暢、宋靈秀等人都是被驅逼的。貧僧所明,因無法對付前世的因緣,才遇到了這樣的事情。”孝武帝說:“你不用為此事害怕。”這天,孝武帝讓跋陀住在後堂,並給予很好的待遇。
跋陀在荊州住了10年,每次給譙王的信札,他都有記錄,現在檢點一下,從沒有隻言片語談及軍事上的事。孝武帝知道跋陀的純良和謹慎,對跋陀更加禮遇。後來在一次閒談中,孝武帝開玩笑說:“法師想念丞相嗎?”跋陀回答說:“受丞相供養10年,怎能忘德?現在我向陛下乞願,願為丞相燒3年香。”孝武帝聽後悽然變色,答應了跋陀的要求。待中興寺建成後,孝武帝讓跋陀住進去,專門撥給他3間房子。後孝武帝在東府設宴.王公大臣都來了,當時跋陀未及理髮,頭髮已經很白了,孝武帝在遠處看見了,對尚書謝莊說:“跋陀聰明機覺,但他已經老了,朕試著問問他,他必定能理解我的意思。”召跋陀來到近前,孝武帝對他說:“法師不負遠來之意,但唯有一在。”跋陀應聲回答道:“貧僧遠來帝京,已經30年了,天子的恩遇,使貧僧的慚愧無窮無元盡,但已年屆70,既老又病,唯有一死了。”孝武帝稱讚跋陀的機敏靈辯,讓他坐在自己身邊,受到滿朝人的注目。
後來在秣陵鳳凰樓西修建了一座寺院。每到半夜,就聽見有人推門叫喊,起來看看又沒有人,眾僧人常常作惡夢。跋陀燒香咒願道:“你們前世住在這裡,我現在在這裡建造了佛寺,行道禮懺,也是為了你們。你們若繼續住下,就做護寺的善神;若不在此居住,就各隨所安。”隨既有十幾個僧人和信徒同一天晚上夢見有幾千個鬼神,都挑著擔子搬走了。寺院從此平安。現今的陶後渚白塔寺,就在這個地方。
大明六年(公元462年),天下大旱,持續幾個月沒有下雨,祈禱山川,一點應驗也沒有,孝武帝請跋陀去祈雨,並說一定要使上天有感,降下大雨,若是祈不來雨,就不要再相見了。跋陀說:“上憑佛寶、法寶、僧寶和陛下的天威,必定能祈降大雨。否則,決不復見。”跋陀即往北湖釣台祈雨。祈雨時不進飲食,只是默默地誦經,並加以秘咒。到第二天申時,西北方烏雲密布,太陽已近傍晚,風起雲合,天降大雨。第三天早上,公卿大臣都來祝賀,孝武帝召見慰勞,布施相繼不斷。
跋陀從小就只吃素食,一直堅持到晚年。常手持一香爐,從未離手。每次吃過飯,都要分一些食物給飛鳥,飛鳥就停在他的手掌上取食。到南朝宋明帝時,朝廷的禮供更加豐厚,泰始四年(公元468年)正月,跋陀覺得身體不適,便與明帝和公卿大臣們告別。臨終這天,跋陀久久仁立,仰望天空,見空中天花繽紛,聖像在空,遂卒於住所,終年75歲。明帝聽到跋陀去世的訊息後,非常痛惜,慰問的贈品非常豐厚,王公大臣都來送葬,享盡哀榮。
沙門寶意
當時還有個沙門寶意,梵語為阿那摩低,本姓康氏,是康居國(西域城國)人,他的家人世代居住在
天竺國。在南朝宋孝建(公元454年一456年)年間,寶意來到京師,住在瓦官寺。寶意常在寺院中的樹林裡坐禪,又曉通佛教經、律、論,當時人們都稱他為“三藏法師”。寶意常轉側數百貝子,就立刻知道人間的吉凶。他還擅長神咒,用香塗在手掌上,就能從手掌中看到人間的一切事情。宋世祖曾施給寶意一個銅垂壺,有二尺多高,寶意常將銅垂壺放在床前,後被竊賊偷走,寶意用一領蓆子捲起來,念上幾通咒語,過了3天,銅垂壺又回到席桶里,人們都不明白這是怎么回事。因此四方的僧人和百姓們,對寶意都很崇敬,認為他是神異之人。齊文惠、文宣王以及梁太祖,都恭敬地對寶意行以師禮。南朝齊武帝永明(公元483年一493年)末年,寶意卒於瓦官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