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行政區管轄 彰化縣
行政區類別 鄉
經緯度 東經120.29度,北緯23.55度
總面積 20.6382平方公里
戶數 10,251戶
人口 39,595人(2009年7月)
鄉長 黃建彰
區劃 24村330鄰
機關網站 永靖鄉公所
民意機關 永靖鄉民代表會
郵遞區號 512
毗鄰 員林鎮、埔心鄉、溪湖鎮、田尾鄉、社頭鄉
簡介
永靖鄉位於東經120度29分,北緯23度55分,於彰化縣中央偏東南,東北以侖子村與員林接壤,東與社頭為鄰,南與田尾有很長的邊界,西邊竹子村高速公路貫穿而與溪湖相毗,北沿埔心鄉。本鄉位於整個彰化縣隆起海岸平原,南是濁水溪沖積扇平原,東是八卦山山脈。永靖鄉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怡人,冬季為乾季,以東北季風為主,夏季西南風盛行,由於位居侵台颱風主要路徑地區,7~9月常有颱風侵襲,故降雨量以8月降雨量最多,其次為6月,年平均雨量約1,400公厘,相對濕度為77%。永靖鄉平均最高溫為攝氏28.0度,最低溫為攝氏19.4度,年平均溫度約在23℃左右。
地名由來
“永靖”二字的由來有四種說法,分列於下:
一、廣東省潮州府的墾民於1813年在地建立街市,當時的墾民命名為‘永靖’,意在期勉本地區與附近居民能和平共處,永久安靖。永靖二字本為永靖街市的名稱,大約是今日的永東、永西村,後來以街市名為鄉鎮名。
二、清朝嘉慶年間,由當時的彰化知縣楊桂森所命名。
三、本地區以前火災頻繁,舊屋常被燒毀而蓋新屋。當地居民苦於火災之患,故改地名為“永靖”,其意為“永久安靖”,並於永靖街與中山路的交叉口種榕樹,以及在永靖街兩端建立“永奠宮”及“永福宮”,火災才逐漸減少。
四、本地區地勢低洼易積水,一遇到颱風或暴風雨,即釀成水災,導致農作物收成不佳,故命名為“永靖”,期望“止息水患,永保全寧”。
歷史
清領時期,永靖在行政區域上屬於武西堡。
1813年(清嘉慶十八年),廣東省潮州府的墾民於此地建立街市。
日治初期,永靖大部份歸屬關帝廳區;永靖西區歸屬羅厝區或海豐侖區。
1920年,重新劃分區域為台中州員林郡‘永靖莊’,永靖的行政區就此定型下來。
1945年,改為台中縣員林區‘永靖鄉’。
1950年,改為彰化縣永靖鄉至今。
人文
以民族學角度來看,世居於永靖者約有七成來自廣東潮州府饒平縣的客家人,但因居於福佬人數居多的彰化平原,大多數居民已福佬化。依據日籍學者庄司久孝在1937年(昭和十二年)以人口資料作為台灣人口的地理學研究中,發現永靖鄉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超過五百人,居全島農村之首。
語言 有特殊的"永靖腔",常以下列句子來表現出永靖人台語發音的不同 "永靖枝仔冰,冷冷硬硬"
地理環境
彰化縣北邊為彰化隆起海岸平原,南邊為濁水溪沖積平原,南邊為坡度5%至55%的八卦山脈,永靖鄉居於這三者之中的彰化平原。地勢與八堡圳溪流流向相同,由東南向西北緩降。永靖鄉平均海拔約在二十米上下。土壤以粘板岩老沖積土為主,少部份為粘板岩新沖積土。土質呈中性反應。
因濁水溪沖積平原地下水豐富,飽和層離地面甚近,地面與地下水位的深度只二至四米,致使鄉內較低洼的地區有湧泉現象,往往土質過於鬆軟,農民雙足陷入泥中,深及至膝蓋或大腿,耕作不便。
永靖鄉主要灌溉的水源是十五莊圳,於1721年(康熙六十年)由武西堡大埔心莊(今埔心鄉)黃仕卿倡築。源頭在二水鼻子頭附近(八堡圳口左側),引濁水溪入圳,使水順勢西流,灌溉圳岸兩側的村莊。流經永靖鄉的村落有湳港西莊、關帝廟(廳)莊、獨鰲莊、同安宅莊、侖子尾莊、福興莊及竹仔腳莊等。
1862年(同治初年),民眾出資搶修十五莊圳,並推舉代表人吳郡山、魏尚瑩(日治時期曾任永靖莊長)、魏精仁(魏尚瑩之子)輪流管理。
1907年(明治四十年)十五莊圳並於八堡圳,原八堡圳改稱為八堡圳第一圳,十五莊圳改稱為八堡圳第二圳。現今永靖鄉內主要的水道,如:湳港舊圳、浮圳、陳厝厝排水路、湳港西排水路、侖子尾排水支圳、四塊厝支圳等均屬於第二圳。
永靖鄉的水源來自於合歡山南麓的濁水溪,水流含有多量的“粘板岩”,故溪水呈黑灰色。
交通
台1線
台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
永靖車站
教育
國立永靖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彰化縣立永靖國中
彰化縣立永靖國民國小校網
彰化縣立永興國民國小校網
彰化縣立福德國民國小校網
彰化縣立福興國民國小校網
彰化縣立德興國民國小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