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永豐莊村位於城東南方向,土地肥沃,機耕灌溉面積占95%以上。早在二十世紀70、80、90年代就是全縣有名的先進村,新村規划起步早,布局合理,房成排,樹成行,道路整齊一致。歷史以來以種植甘蔗、蔬菜為支柱產業,每年種植甘蔗1000畝,蔬菜300畝以上,由於實行科學種植,擴大套種面積,畝均產值達到6000元;2007年全村社會總產值7000萬元,人均純收入3917元。2008年,村“兩委”班子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十七大”會議精神,堅持科學發展觀,引導農民進一步搞好產業結構調整,擴大主產業種植面積,採取加大套種,複種指數等措施,爭取使社會總產值再上一個新台階,人均純收入突破5000元。
永豐莊全村47名黨員,村“兩委”班子由6人組成,實行老中青結合配套,是一個講團結,有經濟意識,勇於創新,務實重乾的工作班子,基層組織建設制度健全,落實有力,村組幹部都能堅持原則,辦事公道正派,嚴於律己,寬於待人,個個是勤勞致富帶頭人。全村民心齊、風氣正、“三學三爭”、民主管理、村民自治等制度健全,落實有力。近年來,無一例違法案件及信訪、人訪事件發生,社會穩定,治安良好,老百姓安居樂業,構建和諧社會創平安村的局面已然形成。
新絳縣簡介
改革開放以來,在歷屆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縣域經濟有了長足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特別是近兩年來,他們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爭先發展”以及運城市委、市政府關於儘快把新絳建成“三晉富縣”的目標要求,以頑強拼搏、負重趕超為發展主題,堅持“以事論官”的選人立場和用人導向,不斷創新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和監督管理機制,全力實施事關新絳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的“1411”戰略工程,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取得了明顯成效。
“1411”工程即一團:組建絳州綠蔬菜集團;四園:建設生態農業先導園、民營商貿園、輕紡工業園、煤化工業園;一城:興建絳州學府城;一線:開發名城景點連線線。通過實施這一工程,力爭苦幹3—5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財政收入翻一番,再造一個新絳縣的奮鬥目標。也就是到2005年末,全縣國內生產總值將超過20億元,財政總收入超過1.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3000元,縣城建成區面積擴大一倍,達到7平方公里。
目前,“1411”工程開局良好,發展勢頭強勁,已上項目96個,總投資達到10.5億元。綠色農業、民營企業、教育產業、名城建設取得了重大突破和發展。繼成為北京市“場地掛鈎”外埠蔬菜生產基地後,又先後被確定為全國蔬菜標準化生產示範縣、中國果菜十強縣、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示範基地。生態農業先導園、民營煤化工業園、民營輕紡工業園、民營商貿經濟園及絳州學府城建設整體推進,初具規模,成為縣域經濟成長的重要載體和骨幹工程。東環路汾河大橋建成通車,龍興廣場、文廟廣場竣工開放,縣城街道的硬化、亮化等一批重點工程的實施,為名城增添了光彩。2003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完成13.24億元,比上年增長15%;財政總收入完成11341萬元,首次突破億元大關,增長35.52%,增幅名列全市第三;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8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76元,增長5.2%。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實現了新突破。
縣委、縣政府以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為指導,把“頑強拼搏,負重趕超,與時俱進,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提速”確定為2004年工作的主題。圍繞“1411”工程,推動綠色農業、新型工業、商貿流通、教育產業、名城建設、招商引資、基礎設施建設、可持續發展等各項工作全面提速,力爭比原計畫2005年提前一年實現第一個翻番,財政收入在2000年7122萬元基礎上2004年力爭達到1.4億元,各項工作躍上一個新的台階。再經過3—5年持續不斷的跨越發展,提前三年實現第二個翻番,為後十年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使全縣人民的物質生活更加殷實,精神生活更加豐富,受教育程度和人的素質普遍提高,社會事業全面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