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興塢村
永興塢村位於浙江省江山市淤頭鎮,全村248戶,人口927人,黨員27人。土地面積2654畝,其中耕地面積788畝,林地675畝。2008年村人均收入7238元,村集體總收入18萬元。村內現有投資2000多萬的工廠化食用菌白菇生產基地以及清香梨、消防業等特色產業。近幾年先後獲得了浙江省著名的綠色生態示範村、科普示範村、省級全面小康示範村、省級文明村等50多項榮譽稱號。
基本信息
- 中文名:永興塢村
- 所屬國:中國
- 所屬鄉鎮:淤頭鎮
- 地理位置:浙江省江山市淤頭鎮
- 人口:927人
- 其他:耕地面積788畝
永興塢村位於浙江省江山市淤頭鎮,全村248戶,人口927人,黨員27人。土地面積2654畝,其中耕地面積788畝,林地675畝。2008年村人均收入7238元,村集體總收入18萬元。村內現有投資2000多萬的工廠化食用菌白菇生產基地以及清香梨、消防業等特色產業。近幾年先後獲得了浙江省著名的綠色生態示範村、科普示範村、省級全面小康示範村、省級文明村等50多項榮譽稱號。 村黨支部把村莊強大、村民富裕作為任期內主要奮鬥目標,立足本村實際發展特色經濟。全村有100多名勞力在全國各地經營消防器材,已成為遠近聞名的消防專業村,鼓勵做大做強,進一步鞏固提升。同時,也鼓勵這些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辦羽毛球廠、家具廠、消防器材廠。引進根根生物開發有限公司,投資1000多萬元,建成年產500萬袋白菇基地,以“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實現食用菌現代化企業生產。今年預計可創產值600多萬元,不僅解決了30多個閒散勞力,還為村里培養了一批菇農,加快白菇發展。同時,通過邀請專家指導、提高果農素質、實行市場行銷等舉措,創下“永興塢”清香梨品牌,現正發展種植戶20多戶,種植面積247畝,戶均年增收入1.5萬元。今年又以服務業發展為契機,建起兩家農家樂,最近有一房地產老闆前來投資80多萬元,規劃籌建集休閒、旅遊為一體的“農家園”,有採摘游、垂釣等各種項目。該村強化環境提升魅力,爭創“美麗鄉村”。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著力改善村民居住環境。全力實施生態村建設、“十村示範、百村整治”、“312”新農村綠化運動、“農村潔化運動”等工程建設;探索突破宅基地、空閒地置換,改造空心村老村等一系列舉措,實施生態環境保護和人居環境整治。先後投資100多萬元,硬化了村道3100多米,並對村道兩旁進行綠化;投資100多萬元對永興塢溪進行綜合治理,改造了蓮心塘,使髒水、污水變成了活水、清水,還建起涼亭、小橋,成為村民休閒勝地,對村莊垃圾進行了清理,建起了公共廁所,並建立衛生保潔制度。村莊四周種上了含笑、杜英等苗木,農家庭院也種植了花卉,村莊綠化率達40%以上,如今已成為綠色生態村莊。該村以特色文化創建為載體,豐富民眾文化生活,推進村民身心健康。在村中心建起4000多平方米的文化廣場,建起了籃球架、桌球台、健身器材等體育設施,還組織不同年齡層次的村民分別成立體育隊、唱戲班、腰鼓隊,開展各種節慶活動,村民自娛自樂。新建了科普畫廊,開展了遠程教育,建起了電子閱覽室、圖書室等,豐富民眾精神生活。注重特色人文資源的挖掘開發,以“恢復原貌、挖掘內涵、賦予新意”的原則,投資60多萬元修繕古祠堂,並建有文化會館,將太平天國石達開勇敢作戰、清廉帶兵的故事製成圖畫繪製在牆上,成為“廉政教育牆”。館內還有本村發展史、村情介紹、領導關懷等,其中有3位省委副書記等領導前來本村指導工作的有關圖片資料。該村加快農村社區建設,著力完善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實現“民眾自治、管理有序、設施配套、服務完善、生態和諧、文明祥和”農村社區建設總體目標。全力實施農村公路聯網、村莊道路硬化、農村信息聯網、農民飲用水、新農村電氣化、農村“文體俱樂部”等工程項目建設,落實好農民健康工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五保老人集中供養、農村社保等民生服務,促進社會事業均衡化發展,推進社保救助覆蓋面不斷擴大,顯著增強全村農民的民生保障安全感。同時,實行黨員幹部掛牌做事制度,對每個黨員家庭戶懸掛“共產黨員牌”,為每位黨員設崗定責,量身定做綠化監督、衛生監督、財務監督等不同崗位,並將崗位職責上牆對外公布,確保職責執行到位,注重先鋒模範作用發揮。該村強素質提升民力,爭創“和諧鄉村”。深化精神文明創建,廣泛開展家庭美德、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建設,倡導生育文明新風,推動民眾性文明建設活動,提升農村整體文明水平。深入開展“五新爭先”活動,著力打造“五新”村級組織,不斷完善“一中心、二員、三室”基層維穩網絡建設,積極開展“平安連萬家”活動,深入推進“平安村”、“法治村”建設。通過樹立“五好家庭典型戶”、“衛生清潔戶”等典型,帶動村風民風進一步好轉。還制訂了“養老贍養協定”,建起了孝敬牌,凡60歲以上的100多位老人全部上牌,引起全社會的尊重;同時還要掛旗貼星,凡對子女滿意的家庭掛紅旗,不滿意的掛黑旗,各家子女都做到我為父母上紅榜等爭取上星級,這一舉措,有力地促進尊老愛幼等家庭社會的和諧。據統計,至今村集體經濟已有30多萬,248戶村民有137戶住上了小洋樓,42戶買起了小轎車,全村8年來沒有發生一起村民刑事犯罪,沒有一起到縣級以上上訪,沒有一起計畫外生育。該村也獲全面小康建設示範村、特色文化村、文明村、科普示範村、新農村建設示範村、村莊綠化示範村、先進基層黨組織、五好支部等省級獎勵8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