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興吆喝

永興吆喝

序 永興吆喝源遠流長,在民間傳唱已久。凡在春夏秋冬的各種勞動時節,人們在田裡山間、坡上地頭,即可聽見那此起彼伏的一首首高亢、粗獷、清脆、婉轉、悠揚的永興吆喝。 永興吆喝是農民在勞動中或工余後,以解除勞動的疲乏和抒發勞動者的心情,作為一種自娛自樂、自尋樂趣的一種演唱形式,有把生活中的正常現象顛倒演唱,逗樂取笑的吆喝;有用對歌形式演唱的吆喝;有在勞動過程中統一節奏,協調動作,鼓舞情緒的勞動號子;有在民間禮俗和祀典儀式中演唱的民俗吆喝;還有各種小調以及伴隨玩龍燈、舞獅子、打蓮簫、劃彩船、賽龍舟等邊舞邊唱的吆喝等。其中較為流行的有:薅秧季節唱的"薅秧歌";秋收季節唱的"打穀歌";放牛牧童唱的"太陽出來喜洋洋";節氣時節唱的"端午歌";結婚鬧房唱的"燒火姥歌" 等等。這些山歌具有明顯的巴渝特色和濃郁淳樸的鄉土氣息,反映了廣大農村民眾在勞動、生活、愛情中的勤勞、智慧、喜悅、風趣和幽默。在唱法上形式也多種多樣:有獨自一人引吭高歌的;有一人領唱多人合唱的;有大伙兒一起齊唱的;還有歌手用食指夾在舌頭上發出嗚嗚的哨聲,與另一位歌手的吆喝聲相合的…… 由於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革,大部分吆喝失去了滋養、繁榮的基礎,老一代吆喝的衰老和謝世,傳承出現斷裂,吆喝面臨瀕危境地。搶救、保護吆喝,不僅可以豐富民歌藝術,而且也將促進中國民歌藝術的豐富和發展。

基本信息

一、歷史淵源

永興吆喝 永興吆喝

永興吆喝從性質上,屬於中國南方廣泛流行的薅秧歌,是薅秧歌在永興地方傳承和發展的地方性文化樣式。薅秧歌是一種漢族民歌。淵遠流長,歷史悠久。薅秧,是指我國南方種植水稻的地區,人們在插秧後不久就進行的一次除草拔秧的田間勞作,拔秧的目的是為了給秧苗鬆土,一般情況下,一熟水稻會進行三次薅秧,薅秧的動作也極為簡單機械,或用腳踩、或用手拔,可以推想,人們一邊薅秧,一邊拉家常、諞閒話,或者打情罵俏等,漸漸地,這些相互的交流就成為了簡單機械勞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也就慢慢演變成了現在“薅秧歌”。

薅秧歌作為一種民歌體式,其在巴渝地區的遠源,可以追溯到《尚書》所記載商周交替之際的“武王伐紂,前歌后舞”。在春秋戰國時期,這一巴渝先民的歌舞演變為“下里巴人”。在漢代,成為知名的宮廷舞樂“巴渝舞”。隋唐時期,“巴渝舞”在宮廷的影響逐漸式微,而在巴渝地區民間的“竹枝詞”興盛起來。特別是經過唐代大詩人劉禹錫的改寫和加工後,竹枝詞遂成為本地具有代表性的文學和音樂樣式。

隨著明末清初“湖廣填四川”移民大潮的進入,中原文化與本地文化的交融、碰撞逐漸深化,“薅秧歌”作為體現了我國南方稻作文明和“竹枝詞”兩大傳統融合發展的獨特傳統音

永興吆喝從性質上,屬於中國南方廣泛流行的薅秧歌,是薅秧歌在永興地方傳承和發展的地方性文化樣式。薅秧歌是一種漢族民歌。淵遠流長,歷史悠久。薅秧,是指我國南方種植水稻的地區,人們在插秧後不久就進行的一次除草拔秧的田間勞作,拔秧的目的是為了給秧苗鬆土,一般情況下,一熟水稻會進行三次薅秧,薅秧的動作也極為簡單機械,或用腳踩、或用手拔,可以推想,人們一邊薅秧,一邊拉家常、諞閒話,或者打情罵俏等,漸漸地,這些相互的交流就成為了簡單機械勞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也就慢慢演變成了現在“薅秧歌”。

薅秧歌作為一種民歌體式,其在巴渝地區的遠源,可以追溯到《尚書》所記載商周交替之際的“武王伐紂,前歌后舞”。在春秋戰國時期,這一巴渝先民的歌舞演變為“下里巴人”。在漢代,成為知名的宮廷舞樂“巴渝舞”。隋唐時期,“巴渝舞”在宮廷的影響逐漸式微,而在巴渝地區民間的“竹枝詞”興盛起來。特別是經過唐代大詩人劉禹錫的改寫和加工後,竹枝詞遂成為本地具有代表性的文學和音樂樣式。

隨著明末清初“湖廣填四川”移民大潮的進入,中原文化與本地文化的交融、碰撞逐漸深化,“薅秧歌”作為體現了我國南方稻作文明和“竹枝詞”兩大傳統融合發展的獨特傳統音

二、基本內容

永興吆喝,是在江津區永興鎮一帶流傳的,在傳統稻作耕種勞動方式中產生的傳統民歌,因為集體合唱部分在當地被稱為“吆”而得名。這種民歌直接產生於薅秧這一勞動行為,在其發展過程中,逐漸與薅秧脫離關係,成為在當地世代傳承的一種獨特的民間音樂演唱方式。據考證,這種“吆”,是川劇高腔中“幫腔”的直接來源。

永興吆喝都是以民間藝人口傳心授的方式進行傳承發展,唱詞多為即興創作,沒有伴奏樂器,也沒有固定的調,由演唱者自由起調、自由抒發,可無限拉長,現編現唱。永興吆喝由於是人民自己的歌曲,所以歌詞內容多反映民眾的生產生活,說農時、談生產、表生活、抒情愛等,歌詞內容調侃風趣,積極向上。

永興吆喝多在戶外演唱,曲調通常都很高亢、嘹亮,是勞動人民用以自由抒發感情的歌曲,因此為了配合歌曲的曲調,節奏也比較自由、悠長,多無規整性,較多使用延長音。

永興吆喝的演唱形式活潑多樣,以領唱和合唱為主,也可獨唱、齊唱、對唱,不拘一格。

1. 演唱形式。表現形式多樣、別具一格,主要有三種:

(1)獨唱,指一個人採用清唱形式,獨自吟唱;

(2)對唱:兩個或兩個以上在同一個內容上或聊天或開玩笑的唱;

(3)領唱加合唱(即吆喝):一人領唱,眾人附和唱襯詞。

2.從曲調構成,永興吆喝主要包括高腔和平腔兩類:

(1)高腔:腔幅寬大,高亢遼遠,節奏自由,多用假嗓和顫音歌唱;

(2)平腔:腔幅緊湊,節奏規整,婉轉悠揚,抒情味濃。

3.歌詞內容,傳統永興吆喝主要包括六個方面:

(1)提示薅秧的技術知識和質量要求,如“郎在田中薅秧苗,不識稗子要姐教。稗子有毛秧無毛,二回薅秧要記到。”

(2)抒發悲情與社會不公,如“這山望到那山低,望到那山薅田地。不栽秧的吃白米,不種田的穿好衣,長工漢子受人欺。”

(3)諷刺,反映不平現象。

(4)情歌,在永興吆喝中,情歌是數量最多的,也是採用對歌形式演唱最多的類型。如“大田薅秧手牽手,妹兒不得嫌哥醜。薅秧不薅秧蔸心,心好妹兒跟哥走。”

(5)幽默搞笑,如“大田薅秧窩對窩,男的沒得女的多,男的薅了一支角,女的還在脫裹腳。”

(6)反應民間社會的日常生活,如“大田栽秧先栽角,脫了花鞋脫裹腳。過路情哥你莫笑,丈夫小了靠不著。

三、主要特徵

(1)高腔:腔幅寬大,高亢遼遠,節奏自由,多用假嗓和顫音歌唱;

(2)平腔:腔幅緊湊,節奏規整,婉轉悠揚,抒情味濃。

3.歌詞內容,傳統永興吆喝主要包括六個方面:

(1)提示薅秧的技術知識和質量要求,如“郎在田中薅秧苗,不識稗子要姐教。稗子有毛秧無毛,二回薅秧要記到。”

(2)抒發悲情與社會不公,如“這山望到那山低,望到那山薅田地。不栽秧的吃白米,不種田的穿好衣,長工漢子受人欺。”

(3)諷刺,反映不平現象。

(4)情歌,在永興吆喝中,情歌是數量最多的,也是採用對歌形式演唱最多的類型。如“大田薅秧手牽手,妹兒不得嫌哥醜。薅秧不薅秧蔸心,心好妹兒跟哥走。”

(5)幽默搞笑,如“大田薅秧窩對窩,男的沒得女的多,男的薅了一支角,女的還在脫裹腳。”

(6)反應民間社會的日常生活,如“大田栽秧先栽角,脫了花鞋脫裹腳。過路情哥你莫笑,丈夫小了靠不著。”

四、重要價值

永興吆喝作為永興社會歷史發展演進的產物,也作為永興人民傑出智慧的結晶,展現了永興人民的思想底蘊和精神追求,在多個層次上具有重要價值:

1.促進社會和諧和地域認同的價值。永興吆喝作為勞動人民的創造,是本地文化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身處其間的每一個人都具有文化滋養的作用,對永興人民每一分子抒發情感和表達自我都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2.文化史、社會史的研究價值。永興吆喝與永興人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在歌詞內容中保留了大量的歷史文化信息,對深入了解、挖掘和研究本地的歷史和文化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價值。

五、存續狀況

永興吆喝 永興吆喝

永興吆喝作為永興社會歷史發展演進的產物,也作為永興人民傑出智慧的結晶,展現了永興人民的思想底蘊和精神追求,在多個層次上具有重要價值:

1.促進社會和諧和地域認同的價值。永興吆喝作為勞動人民的創造,是本地文化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身處其間的每一個人都具有文化滋養的作用,對永興人民每一分子抒發情感和表達自我都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2.文化史、社會史的研究價值。永興吆喝與永興人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在歌詞內容中保留了大量的歷史文化信息,對深入了解、挖掘和研究本地的歷史和文化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價值。

六、相關製品及其作品

永興吆喝作為永興社會歷史發展演進的產物,也作為永興人民傑出智慧的結晶,展現了永興人民的思想底蘊和精神追求,在多個層次上具有重要價值:

1.促進社會和諧和地域認同的價值。永興吆喝作為勞動人民的創造,是本地文化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身處其間的每一個人都具有文化滋養的作用,對永興人民每一分子抒發情感和表達自我都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2.文化史、社會史的研究價值。永興吆喝與永興人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在歌詞內容中保留了大量的歷史文化信息,對深入了解、挖掘和研究本地的歷史和文化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價值。

傳 承 譜 系 世代 姓名 籍貫 生卒年月 傳承方式 第一代高清雲重慶江津1910年6月-1961年 卒家傳梁樹林 重慶江津 1911年3月-1966年 卒 師傳 周雲山 重慶江津 1911年8月-1964年 卒 家傳 第二代 梁榮興 重慶江津 生於1942年10月 師傳 楊良華 重慶江津 生於1942年 師傳 第三代劉光後重慶江津生於1955年8月家傳張優富 重慶江津 生於1950年9月 師傳 第四代 黃德祥 重慶江津 生於1963年11月 師傳 周中群 重慶江津 生於1971年3月 師傳 第五代 李偉 重慶江津 生於1987年 師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