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水是生命的源泉,它滋潤了萬物,哺育了生命。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有百分之七十是被水覆蓋著,而其中百分之九十七為海水,與我們生活關係最為密切的淡水呢,只有百分之三,而淡水中又有百分之七十八為冰川淡水,很難利用。因此,我們能利用的淡水資源是十分有限的,並且受到污染的威脅。農業、工業和城市供水需求量不斷提高導致了有限的淡水資源更為緊張。為了避免水危機,我們必須保護水資源。
原理
水資源保護的核心是根據水資源時空分布、演化規律,調整和控制人類的各種取用水行為,使水資源系統維持一種良性循環的狀態,以達到水資源的永續利用。水資源保護不是以恢復或保持地表水、地下水天然狀態為目的的活動,而是一種積極的、促進水資源開發利用更合理、更科學的問題。水資源保護與水資源開發利用是對立統一的,兩者既相互制約,又相互促進。保護工作做得好,水資源才能永續開發利用;開發利用科學合理了,也就達到了保護的目的。
水資源保護工作應貫穿在人與水的各個環節中。從更廣泛地意義上講,正確客觀地調查、評價水資源,合理地規劃和管理水資源,都是水資源保護的重要手段,因為這些工作是水資源保護的基礎。從管理的角度來看,水資源保護主要是“開源節流”、防治和控制水源污染。它一方面涉及水資源、經濟、環境三者平衡與協調發展的問題,另一方面還涉及各地區、各部門、集體和個人用水利益的分配與調整。這裡面既有工程技術問題,也有經濟學和社會學問題。同時,還要廣大民眾積極回響,共同參與,就這一點來說,水資源保護也是一項社會性的公益事業。
通過各種措施和途徑,使水資源在使用上不致浪費,使水質不致污染,以促進合理利用水資源。主要保護措施有:農業措施、林業措施、水土保持和工程措施。
發展簡史
早在公元前4世紀,波斯地區居民就有不向河裡撒尿、吐痰,不在河裡洗手等規定,這可以說是最原始的水資源保護。現代的水資源保護是伴隨著人類社會活動和經濟活動的不斷發展而出現的。初期的水資源保護,主要是防治城市生活污水造成的以病原體為主的生物污染。18世紀歐洲一些大城市(英國倫敦、德國漢堡等),因飲用水源遭到生物污染,霍亂、痢疾等疾病多次暴發,廣泛流行,造成成千上萬的人死亡。為了防止傳染病的發生,進行了初始水源保護,並發展了簡易的水處理設施和技術。產生革命以後,城市污水(特別是工業廢水)迅速增加,污染物成分日益複雜,水污染日趨嚴重,而且波及的範圍很廣。一些已開發國家(如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等)的河流和湖泊污染非常嚴重,成為社會公害。例如,歐洲的萊茵河幾乎成了歐洲最長的下水道;
中國在20世紀70年代以後陸續發生了幾起水污染事故。1972年官廳水庫水質明顯惡化,直接影響到北京市的飲水衛生。為此,成立了專門機構,進行了跨部門、多學科的研究。研究人員從污染源調查入手,進行了水體環境質量研究與評價,研究了污染物在水體中變化的基本規律和防治措施,取得了重大成果。隨後,又相繼開展了白洋淀、薊運河、松花江上游等水資源保護的研究。70年代後期,中國的水污染治理開始由單源的廢水、廢氣、廢渣治理進入到區域防治、綜合治理階段。長江、黃河成立了水資源保護機構。80年代後,開展了水環境背景值、水環境容量、污染物在水體中的存在狀態和遷移轉化等研究,豐富了環境水力學和環境水化學的內容。水處理技術自80年代以來,各國對單元處理技術和配套設施研究進展十分迅速。中國對各種類型工業廢水和城鎮污水污染防治技術開展了持續公關和示範研究,自主開發了一批水污染單元處理技術,投入上百億元資金建成了數千套水處理工程。
現狀
地球上的水似乎取之不盡,其實就人類的使用情況來看,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水資源,而且只有淡水中的一小部分能被人們使用。淡水是一種可以再生的資源,其再生性取決於地球的水循環。隨著工業的發展,人口的增加,大量水體被污染;為抽取河水,許多國家在河流上游建造水壩,改變了水流情況,使水的循環、自淨受到了嚴重的影響。
80年代後期全球淡水實際利用的數量大約每年3000億立方米,占可利用總量的1~3%。但是隨著人口的增長及人均收入的增加,人們對水資源的消耗量也以幾何級數增長。我們要加強保護水資源意識,不要讓最後一滴水成為眼淚!
資源概況
中國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萬億立方米,地下水0.83萬億立方米。總量並不豐富,人均占有量更低。中國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為2240立方米,約為世界人均的1/4,在世界銀行連續統計的153個國家中居第88位。地區分布不均,水土資源不相匹配。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國土面積只占全國的36.5%,其水資源量占全國的81%;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區的國土面積占全國的63.5%,其水資源量僅占全國水資源總量的19%。年內年際分配不勻,旱澇災害頻繁。大部分地區年內連續四個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連續豐水或連續枯水年較為常見。
水資源開發利用中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劇,首先是農業乾旱缺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氣候的變化,中國農業,特別是北方地區農業乾旱缺水狀況加重,乾旱缺水成為影響農業發展和糧食安全的主要制約因素;其次是城市缺水。中國城市缺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城市缺水愈來愈嚴重。同時,農業灌溉造成浪費水,工業用水浪費也很嚴重,城市生活污水浪費驚人。
我國的水資源環境污染已經十分嚴重,根據我國環保局的有關報導:我國的主要河流有機污染嚴重,並呈不斷擴大才趨勢,水源污染日益突出。大型淡水湖泊中大多數湖泊處在富營養狀態,水質較差。另外,全國大多數城市的地下水受到污染,局部地區的部分指標超標,污染問題每況愈下。由於一些地區過度開採地下水,導致地下水位下降,引發地面的坍塌和沉陷,地裂縫和海水入侵等地質問題,並形成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海洋的污染情況還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其中東海污染量最重,唯有南海的水質還較好,但還沒有得到有效的保護。
水資源被污染的主要原因:
(1)工業廢水是水環境污染主要源頭之一,雖然我國對工業廢水加強加大了處理,但污水的排放量還在不斷的增加,導致水環境也不斷惡化。同時,工業固體廢物的排放形成污染的關鍵,固體廢棄物的堆放不但要占用大量的土地,還對空氣、地下水、河流等造成了巨大的環境危害,而且使江湖面積縮小,影響水資源的利用。固體廢物中的有害物會滲入地下,造成農、漁類產品污染。
(2)農業方面引起的水污染 隨著我國的污染情況不斷惡化,農業面源的污染已成為水環境污染、湖泊庫富營養化的主要影響因素。由於在農業生產中產生的自化肥和農藥殘留物,對土壤和地下水,以及河流、湖泊都帶是不小的污染危害。農藥對水體所造成的污染也很嚴重。
(3)城市生活垃圾引起水污染 我國人口多,居民的生活垃圾量大,由於生活的垃圾的再利用效率低,大部分垃圾只有堆放在土地上,不僅占據了大面積的土地,還會產生各種病菌,這些病菌會污染空氣和地下水,導致環境污染,威脅飲水和農產品安全。
水域納污能力分析
水體的納污能力與水體功能、水環境執行標準和水體的自淨能力有關。自淨能力是水環境本身的一種特有功能,研究水體自淨能力,確定水域環境功能和環境容量是分析水域納污能力的基礎。
長期以來對水環境污染源控制採取的是以濃度控制為主的管理模式(參見排放濃度控制)。單一濃度控制雖然對污染治理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在水質繼續惡化,水環境目標難以實現。單純的濃度控制達標管理,難以實現用較少的投資最大限度地削減污染物,以較低的代價獲取環境質量的改善,不利於對污染物實施全過程控制,不利於提高污染源控制與管理水平。建立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是濃度控制的深化和發展。總量控制已成為水質規劃新思路。
水域納污能力分析的一項基礎工作。排污口調查是緊密圍繞著水域納污能力開展調查工作。調查內容有:排污口位置;污水來源及污水量;水質及其污染物排放通量;污染源治理措施及其處理效果;污染源評價確立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排污口規範管理等。
保護途徑
首先,國家要加強立法,將水資源的污染和治理寫入法律。要強化監督和執法,以法律老控制污染,最終保護我們的水資源,保障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進行水污染控制,要注意防治結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技術和教育的手段,對各行業進行污染監督,預防新的污染產生。加強對經濟發展規劃和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還應包括重要建設政策的評價,防患於未然,對危害環境的策略不得予以通過,不進行危害環境與資源的項目建設。通過科學的評估,積極監督水污染的發生,科學開展治理活動,加強國家的生態保護。 其次,我們要大力推行清潔生產,要預防污染。首先要對工業污染的源頭進行控制,實現對資源的合理利用,而不是著眼於廢水濃度的達標排放。在水污染物的排放標準制定上面,由單一的濃度和污染指標的控制轉向污染總量控制和各項污染指標嚴格控制相結合。由於我國的工業經濟還是比較落後的,要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走出一條以保護資源與環境為目標的全新的發展道路來。
我們還要大力倡導節水型產業,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由於環境的承載力是有限的,國家管理機構負責建立水域安全利用指標,對水資源的使用量要加以限定,我們應鼓勵企業創新技術,加大水資源的利用率,實現循環利用,節約用水。加快建設城市廢水處理廠,城市的廢水要在處理的過程中實現循環利用,在缺水地區更應大力實現廢水的資源化,利用處理後的廢水拿來開展市政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緩解水資源的矛盾。 我們要積極行動起來,節約、保護水資源。如果家裡水管有漏水現象,要馬上找人修理;要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不隨便浪費水資源(如玩水槍,洗菜、衣服的水可以用來沖廁所等)。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是生命之源。保護水資源不僅是國家的事,更是我們每個人的事。保護水資源,防治污染,人人有責。我們要從點滴做起。
世界各國水污染防治發展的特點是從局部治理髮展為區域治理,從單項單源治理髮展為綜合防治,即對區域水資源狀況、利用現狀、污染程度、淨化處理和自然淨化能力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以求得整體最優的防治方案。英國晤士河、美國德拉瓦河等,都是在多年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運用系統工程的原理與方法,對複雜的水環境進行綜合系統分析與模擬,對治理方案進行了最佳化選擇,花費較少的投資與時間,獲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