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偶述

簡介

水調歌頭·偶述
作者陶安
皇天萬物祖,生氣本沖和。
忍令古今天下,治少亂常多。
血濺中原戎馬,煙起長江檣櫓,滄海沸鯨波。
割據十三載,無處不干戈。
問皇天,天不語,意如何?
幾多佳麗都邑,菸草莽平坡。
苔鎖河邊白骨,月照閨中嫠婦,
赤子困沉疴。天意必有在,早聽《大風歌》

【注釋]

1.陶安:元末明初的著名文人之一,曾經被朱元璋稱為“國朝謀略無雙士,翰苑文章第一家。”
2.生氣:能使萬物生長發育的氣;沖和:沖虛和平,也就是和諧。
3.鯨波:像鯨魚激盪起來的波浪。比喻戰爭的激烈殘酷。
4.菸草莽平坡:被寒煙野草所籠罩的一片廢墟。
5.嫠(lí)婦:因戰爭而失去丈夫的寡婦。
6.赤子:因戰爭而失去了父母的孤兒。沉疴(kē)嚴重的疾病
7.《大風歌》: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後回鄉所唱的歌,在這裡是指的天下統一太平的到來。

【作者介紹】

陶安(1315一1371),明初大臣。太平(今安徽當塗)人,字主敬。朱元璋克太平,往投之,留參幕府。吳元年(1367),召任翰林院學士。時征諸儒議禮,被命為總裁官。又參與刪定律令。洪武元年(1368),命知制誥,兼修國史。有《陶學士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