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組成:好松香1斤(研末),蓖麻肉3兩,百草霜2兩。
處方來源:《同壽錄》卷四。
方劑主治:諸毒癰疽。
製備方法:先將蓖麻肉搗爛,後取百草霜、松香末漸漸和入搗勻,捶千餘杵成膏。
用法用量:不可放在火上,用酒精點燃暗火慢慢融化,在貼於痛處。
相關詞條
-
陶氏膏藥
陶氏膏藥起源於清朝嘉慶年潁州府(現在的安徽阜陽)的陶氏中醫世家。在當時,陶氏的祖輩行醫,聲譽響遍安徽,江西,湖北等地。其後輾轉傳承8代至今。陶氏膏藥以中...
陶氏膏藥起源 適宜人群 使用療程 陶氏工藝 使用方法 -
膏藥
中藥外用的一種,古稱薄貼,用植物油或動物油加藥熬成膠狀物質,塗在布、紙或皮的一面,可以較長時間地貼在患處,主要用來治療瘡癤、消腫痛等。早在久遠的年代,我...
醫學原理 使用方法 製作方法 適應病症 注意事項 -
中醫膏藥
膏藥是祖國醫藥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中醫五大藥物劑型--丸,散,膏,丹,湯之一。膏藥療法更是祖國醫學中一種獨特的中醫外治療法,已有兩千年的歷史,並廣...
基本描述 歷史 特點 作用 作用原理 -
彝醫水膏藥療法
彝族醫藥是彝族人民長期同疾病作鬥爭的經驗總結和智慧結晶,是中國醫學寶庫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彝醫植物藥多以鮮品入藥,並且使用單味藥較多,常見的用法有搗爛、...
概述 相關 傣醫藥——睡藥療法 -
膏藥貼
膏藥貼,俗稱狗皮膏藥,始於清明年間民間用於活血化淤、益氣養血、通經走絡、強筋健骨,舒筋活絡、開竅透骨、祛風散寒等症狀。
膏藥貼的概念 膏藥貼作用 膏藥貼的敷用 膏藥貼的清洗 膏藥貼起源 -
聶麟郊膏藥老店
中華民族的膏藥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歷經秦,漢,唐,宋,明,清至今有二千餘年歷史;在歷史的長河中,在同疾病作鬥爭的長期過程中,為人類健康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
聶麟郊膏藥: 聶麟郊先生 歷史起源: 聶麟郊事跡 五代人世襲相傳 -
膏藥貼劑
煜和堂膏藥貼劑,由靜電荷駐極體聚四氟乙烯膜,功能無紡布、熱熔壓敏膠、醫用凡士林、薄荷油、節骨草揮髮油、辣椒油、離型紙等組成,主要適用於風濕類風濕、肩周炎...
(舒絡消痛靜電理療貼) 帝醫正元(筋骨痛消靜電理療貼) 帝醫正元靜電理療貼 -
膏藥膠
膏藥膠是熱熔膠的一種。藥膠是製作膏藥的重要組成部分,用以增加膏藥的粘性,同時也是膏藥中藥物成份的載體。膏藥膠加藥物成份用膏藥噴塗機噴在無紡布上然後經過膏...
介紹 膏藥膠的分類 成份結構: 發展簡史: 生產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