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直鬃薊馬

水稻稻直鬃薊馬為莊稼害蟲的一種,廣布全國各稻區。

基本信息

水稻稻直鬃薊馬(稻薊馬)
 
學名 Stenchaetothrips biformis(Bagnall)屬纓翅目薊馬科。廣布全國各稻區。
寄主 南方為害水稻,北方為害小麥、大麥、野燕麥、李氏禾、玉米等禾本科植物。

為害特點

成、若蟲以銼吸式口器挫破葉面吮吸汁液,致受害葉產生黃白色微細色斑,葉尖兩翼向內捲曲,葉片發黃,分櫱初期受害早的苗朽住不長,髮根緩慢,分櫱少或無,嚴重的成團枯死。受害重的晚稻秧田常成片枯死似火燒狀。穗期受害主要為害穗苞,揚花期進入穎殼裡為害子房,破壞花器,形成癟粒或空殼。

形態特徵

雌成蟲體長1.2一1.4mm,體褐色至黑褐色,觸角第2節端部和第3至第4節色淡,前翅灰色。頭近正方形,單眼前鬃長於單眼間鬃,單眼間鬃位於單眼三角形連線外緣;複眼後鬃4根,B1、B:長於單眼間鬃。觸角7節,第3、4節著生叉狀感覺錐,第5節外側有1個,第6節外側有3個,內側有1個簡單感覺錐。前胸背板明顯長於頭部,或約於頭長相等,后角各具2根長鬃,後緣有3對短鬃。前翅狹長向端部變尖,有2條縱脈,上脈基鬃4+3根,端鬃3根,下脈鬃11—13根;中、後胸腹板內叉骨均無刺。腹部2—7背板後緣具不規則櫛齒,第8腹背板後緣梳毛完整,但中部梳毛短小。雄成蟲體長1.1—1.2mm,體色同雌。腹部3—7節腹板具腺域。腹端鈍圓。卵腎形,長約0.26mm,寬0.1mm,初產白色透明,後變淡黃色。若蟲共分4齡。一齡體長0.3-0.4mm,乳白色,觸角直伸頭前方,無單眼及翅芽。二齡體長0.5一1mm,淡黃綠色,特徵同1齡。三齡又稱前蛹,體長0.8一1.2mm,淡黃色,觸角向頭的兩側伸展,單眼模糊,翅芽短。四齡又稱蛹,體長0.8—1.3mm,淡黃色,觸角折向頭、胸背面,單眼3個明顯,翅芽長達第6至第7腹節。

生活習性

年生10一20代,第二代後開始出現世代重疊。以成蟲在茭白、麥類、李氏禾、看麥娘等禾本科植物上越冬。在江蘇第一代成蟲進入英白、稻田後即產卵,成蟲盛發與產卵盛期同時出現。在兩廣、福建等省冬季可見各蟲態。成蟲營兩性或孤雌生殖,5—6月 卵期8天左右,若蟲期8—10天,成蟲活潑,羽化後1—2天即產卵,2—8天進入產卵盛期,每雌產50多粒,卵多產在嫩葉組織里,產卵適溫18—25℃,氣溫高於27℃蟲口減少。若蟲盛發高峰期主要是3、4齡若蟲,有時若蟲盛發期後3天就出現成蟲盛發期。

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 早稻秧出苗前及時剷除田邊、溝旁雜草和枯葉,減少越冬蟲源。(2)施足基肥和葉面肥,促秧苗早返青、早分櫱,適時曬田、擱田,提高耐蟲能力。對已受為害的田塊,應追施氮磷鉀速效肥,促進稻苗生長。(3)藥劑防治的策略是狠抓秧田,巧抓大田,主防若蟲,兼防成蟲。及時噴灑2.5%保得乳油2000一2500倍液或20%吡蟲啉(康福多)濃可溶劑2500—4000倍液、20%丁硫克百威乳油2000倍液、10%除盡乳油2000倍液、1.8%愛比菌素乳油2000倍液,也可噴灑25%雙硫磷或殺螟松乳油500倍液或5%銳勁特膠懸劑每667m2 20ml對水噴霧。此外還可施用3%呋喃丹顆粒劑,667m2 1.5kg,與濕潤細土20kg拌勻,播種時撒在秧板上,拌後塌谷,使藥劑均勻分布在土層內,持效期較長。此外也可在栽秧的當天撒在本田內,效果也很好。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