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優雅而清新的遊學筆記記錄著:從香港到美國,從美國到英國,從英國到法國,萬里尋覓、上下求索的遊學旅行。
行雲流水、夾敘夾議的行文,解析了著名學者的內心世界;少年狂放的愛因斯坦、浪漫詩性的麥克斯韋、人文學養深厚的楊振寧、和藹可親的長者費孝通……思考科學與詩的對話的可能。
全書起於春天,也結在春天,多少反映出一種歡快的基調,回應著我這一段的人生之歌。而在滿天的晴絲蕩漾之中,我的筆下最常談到的兩個大人物,一個是麥克斯韋,一個是愛因斯坦。麥氏以方程式表達他的思想,以詩表達他的感情。而少年與老年的愛因斯坦卻分別表現出狂野與睿智兩種不同的形象。我追探之兩位大科學家的言與行,從香港到美國,又從英國到法國。以萬里尋覓、上下求索的旅行,作忽天忽天、夾敘夾議的描寫。
編輯推薦
從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在國外的經歷和身處華人社會的體驗,還有科學的外在世界和詩歌的內心宇宙之間的融合。海外中國學者站在中西文化的臨界點上,既是中國文化的傳播者,也是西方文化的引渡人。這個獨特的群體不僅僅只是改變了中國近代的歷史,更重要的是:他們改變了中國人的觀念。
作者簡介
童元方:哈佛大學哲學博士,現為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教授。有中文、英文著作及譯著《一樣花開——哈佛十年散記》、Two Journeys to the North: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Poetic Journals of Wen T'ien—hsiang and Wu Mei-ts’un、《愛因斯坦的夢》等。
目錄
自序 卻顧所來徑
初戀
為什麼沒有莫扎特
旅途私語 過英法海峽
劍水流觴
艾曼紐·哈佛·清教徒
舉頭望明月 愛因斯坦與米列娃的情書之中譯
追探天才之源 有關愛因斯坦的情書之中譯本印行一年後
小舟之歌
鐵達尼號上的真故事 懷德納圖書館與哈佛大學
科學與詩的對話
波光中雲影 模型與比喻
麥克斯韋的詩
胡適與曹誠英間的傳書與信使 闊別重洋天樣遠 更隔蓬山一萬重
在五月十日想起了六月十六
隱藏的對稱 祝楊振寧教授八十壽辰
梅雪爭春
後記 與讀者談談
書摘
到了銀行,我跟行員換錢,行員的回答竟與店東的完全一樣,也要到後面保險柜中去取,結果也是同樣地找不到五千先令一張的莫扎特。我的氣不自一處來:“你們是銀行,而銀行中竟連一張五千先令的票子也沒有。”行員和顏悅色地解釋道:“我們當然有五千先令一張的票子,不過,滑雪的季節剛過,旅客越來越少,五千一張的票子,平常用不到,所以保險柜中也就不存這樣的大鈔了。”身旁的他又勸我:“山村中的小分行,沒有大鈔可能是常情,我們改天去市中心的總行好了。”這時裡面出來了另一行員,對我們說:“這門口就是下山的公共汽車站,你們上了公車,坐到車子不再走了,那就是最後一站。你們下車,抬頭一看,即是‘賭場’。賭場裡要多少莫扎特,就有多少莫扎特,盡夠你換了。”我反過身來,跑出門,跳上正好開到的公共汽車,他緊跟著也跳上來。他知道我多任性,他不只是容忍我的任性,還欣賞我的任性。而此時,我反而有些不忍了。我這樣任性地追找莫扎特的票子,不是成了折磨人、蹂躪人了嗎?我輕輕倚向他的懷中,對他說:“你看那邊的遠山,山巔的雪,白得像海里的浪花。”不知怎么想起了《夜鶯與薔薇》,我背誦王爾德的英文原句給他聽。我是在致歉,也是在感謝他從不計較我的任性而陪著我下山與進城。P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