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富金沙江鐵路大橋

水富金沙江鐵路大橋

水富金沙江鐵路大橋,橫跨金沙江,兩端分別是雲南省水富市城區和四川省宜賓市敘州區安邊鎮。大橋建成於1958年,位於內昆鐵路K140+640處。距離水富站僅一公里,距離豆壩站七公里,隸屬成都鐵路局管轄。

基本介紹

水富金沙江鐵路大橋橫跨川滇兩省,位於四川省東南,雲南省東北,金沙江下游。橋樑主跨部分採用桁架結構,引橋部分共9個橋墩,由中、蘇專家共同設計完成,現屬成都鐵路局工務段管轄內昆鐵路段。

水富金沙江鐵路大橋(拍攝於安邊鎮) 水富金沙江鐵路大橋(拍攝於安邊鎮)

歷史沿革

大橋歷史

水富金沙江鐵路大橋建成於1958年,1960正式通車,由1952年鐵道部西南設計分局設計,1956年開工建設,為中、蘇專家共同設計完成。大橋所屬線路原為成昆鐵路東線方案,即內江站起,經自貢、宜賓、水富、鹽津、彝良、昭通、威寧、宣威、曲靖到昆明,全長889km(如今的內昆鐵路所走的線路)鐵路建設中的重點工程,。 由於當時中、蘇專家就線路走向意見未能達成一致,東線下行線修至水富站,上行線修至梅花山站便停工,留下了中間最難修的300多公里。直到1998年才重新開始動工,2001年修建完成,同年對宜賓至水富段實行電氣化線路改造。

水富火車站 水富火車站

1974年4月,雲南省天然氣化工廠,即現在的雲天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選址在四川省宜賓縣安富公社安富大隊的滾坎壩(今水富城區所在地),並將鐵路線延伸至廠區內。同年7月1日,國務院批准將四川省宜賓縣的水東、水河、安富3個公社劃入雲南省,成立水富區。1977年廠區建成投產,水富金沙江鐵路大橋作用得以發揮。

水富縣老照片 水富縣老照片

2003年,內昆鐵路正式建成通車,水富金沙江鐵路大橋發揮著川渝地區與雲貴地區客運、貨運大動脈作用。而內昆鐵路北接成渝鐵路,南連貴昆鐵路、水柏鐵路和南昆鐵路,是構架雲、貴、川、渝三省一市的又一條重要幹線,是西南地區南下出海的便捷通道。

餘暉下的大橋 餘暉下的大橋

線路歷史

該段線路最早可以追溯至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雲南士紳奏請自辦滇蜀鐵路,即敘昆鐵路(宜賓—昆明,宜賓又稱敘府、戎州、敘州),並於該年4月成立滇蜀鐵路公司,籌集股金白銀300萬兩,因種種困難,民國6年(1917)公司宣告結束。其間僅在宣統二年(1910)聘請美籍工程師多萊(Dawly)完成昆明經德澤、昭通、高橋、大灣子至宜賓的初測,並未興工。所籌資金,除歸還個碧鐵路公司錫、砂股本100萬兩白銀外,其餘全部耗盡。

水富至梅花山站間遺留下的廢棄的橋墩 水富至梅花山站間遺留下的廢棄的橋墩

民國26年(1937)10月國民政府徵得川滇兩省同意,各出資法幣500萬元,中央政府出資1000萬元修建敘昆鐵路。結合此前多次的勘探,經過比選,線路得以確定,為從宜賓經阜鎮(今水富),溯橫江經鹽津、大灣子、彝良至威寧,再由宣威、曲靖至昆明。主要技術條件參考滇越鐵路標準,軌距1000毫米,限坡(含曲線折減)一般地段20‰,山嶺地段25‰。站內最大坡度較正線減少10‰,曲線另行折減,最大不超過10‰。最小半徑164米,山嶺崎嶇地段最小半徑115米。車站到發線有效長350米。橋涵載重中華16級。由於資金,技術等種種原因,未能實現。

SS3型電力機車牽引5635次列車過橫江大橋 SS3型電力機車牽引5635次列車過橫江大橋

1952年,根據中央政府建設西南鐵路網的戰略決定,西南鐵路設計分局派出了一支小分隊,從宜賓出發,沿著金沙江而上,開始了踏勘成昆鐵路的艱難征途。經過中、蘇兩國技術人員的努力,確定了東線(今內昆鐵路)、中線、西線(今成昆鐵路)方案。當時處在“一切學習蘇聯”的大環境下,鐵路建設項目又在蘇聯援助的156項重點工程中,1953年3月,中國方面向蘇聯專家介紹了三個方案,中國專家藍田、郭彝、王昌邦等人提出,西線通過少數民族地區,政治、經濟意義大。蘇聯專家立即斥責說:政治、經濟意義是領導人考慮的事,你們作為工程師,不從技術標準和營運條件考慮,沒有資格當工程師。

拍攝於豆沙關,右側為秦朝修建的五尺道 拍攝於豆沙關,右側為秦朝修建的五尺道

蘇聯專家捷列申科和波波夫斷言,三個方案中,只有中線可行,西線根本就是修建鐵路的“禁區”。1954年9月,鐵道部第二設計院按照蘇聯鐵路技術標準作了成昆鐵路中線方案初步設計,送北京鑑定。由於線路選擇意見的分歧,直接導致東線方案於1962年停工,東線下行線修至水富站,上行線修至梅花山站便停工,留下了中間最難修的300多公里。

列車通過橫江大橋 列車通過橫江大橋

然而如今內昆鐵路線上最壯觀的要數大關、彝良、昭通一段的彝良展線了,線路在崇山峻岭中以23.5‰(火車向前行駛1000米高度上升23.5米,一般對火車來說,12‰已經是很大的坡度值)坡度的盤旋展線,連續上坡77公里。其中,從彝良火車站至黃土坡火車站,鐵路連繞3圈用21公里的距離爬高了300米。這是我國首例鐵路三層越嶺展線。從一層展線彝良站到第三層展線黃土坡站,直線距離只有500米,步行爬山只需15分鐘,而火車則需兩個機車頭牽引走20多分鐘。所以從前有一種說法,如果你在彝良火車站沒有趕上車,步行爬山到黃土坡火車站,仍能坐上那趟列車。

重聯的SS3電力機車運行於彝良展線 重聯的SS3電力機車運行於彝良展線

1998年6月26日,內昆鐵路新建中段工程全線開工,其間完成了水富站至梅花山站的新線修建和宜賓站至水富站的電氣化線路改造。內昆鐵路是20世紀末中國西南地區開工建設的又一條重大鐵路幹線,也是一條主要穿行於老、少、邊、窮地區的扶貧線。

2001年9月全線鋪通,2003年正式通車運營。全線採用1435mm標準規矩,電氣化線路,全程872km,內江站至梅花山站為單線鐵路,梅花山站至昆明站為複線鐵路。內江至六盤水段又稱內六鐵路,六盤水至昆明段與滬昆鐵路共線。

途徑列車

客運列車

車次始發站終點站列車類型牽引車頭車體類型擔當局
K853成都昆明新空調快速HXD3C25G成都局
K854昆明成都新空調快速HXD3C25G成都局
K1139成都昆明新空調快速HXD3C25G成都局
K1140昆明成都新空調快速HXD3C25G成都局
K691呼和浩特昆明新空調快速HXD3C25G呼和浩特局
K692昆明呼和浩特新空調快速HXD3C25G呼和浩特局
K829成都廣州新空調快速SS325G(直排)廣深公司
K830廣州成都新空調快速SS325G(直排)廣深公司
5635內江昭通普快HXD1CYZ25B成都局
5636昭通內江普快HXD1CYZ25B成都局
K1273成都杭州新空調快速HXD3C25G成都局
K1274杭州成都新空調快速HXD3C25G成都局
K9403成都東貴陽新空調快速HXD3C25G成都局
K9404貴陽成都東新空調快速HXD3C25G成都局
K4223成都廣州東新空調快速SS325G(直排)成都局
K4224廣州東成都新空調快速SS325G(直排)成都局
5636次列車通過大橋 5636次列車通過大橋

春運期間以及列車臨時調圖會增開、停開部分旅客列車。

貨運列車

貨運列車主要以SS3電力機車牽引為主,偶爾出現SS4電力機車,以及DF4型內燃機車牽引。

SS3型電力機車牽引貨車過橋 SS3型電力機車牽引貨車過橋

橋樑編號

橋-40/ 140558(內昆鐵路段第40號橋樑,路標所在位置:K140+558)

橋樑編號 橋樑編號

限行通告

自2003年內昆鐵路正式通車後,水富金沙江鐵路大橋禁止行人通行。

通車前,尤其是八九十年代,大橋北側的宜賓市安邊鎮還相當繁榮,而大橋南側的水富縣城側相對冷清,清晨菜農從安邊鎮挑菜過橋到水富縣城裡面進行販賣,從雲南的昭通、東川等地收購菸葉的煙販則將菸葉運送至四川地區進行販賣。在那個時候,列車運行趟數少,速度慢,並且大橋附近沒有渡輪或者其他橋樑橫跨金沙江,這座鐵路橋就起到相當範圍內川滇地區經濟、文化交流的腰帶作用。當然也流傳有行人晚上從水富縣城看完露天電影,過河回家時,從大橋上面摔下來的故事。

通車後,尤其是隨著昭通地區經濟的發展,雲貴川渝地區經濟活動的日益頻繁,內昆鐵路運行列車發車密集,車速較快等等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致使有關部門禁止行人通行。如今,行人可以通過渡輪和繞行的方式橫跨金沙江。

水富金沙江鐵路大橋(拍攝於水富縣中嘴) 水富金沙江鐵路大橋(拍攝於水富縣中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