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安橋

水安橋是個單孔石拱橋,橋身始建於 1864 年(清同治三年),長有 20 多米,寬近 6 米 , 由“姜隆興”等六家商號合資建造。 1891 年(清光緒十七年),廿八都大戶祝家又在橋上造了橋廊,本來共有九間,兩邊各為四間,中間是三層重檐亭閣,四面都有鏤空花窗裝飾,抬梁、雀替浮雕是簡易的花草紋,沿柱的牛腿是鏤空的幾何圖形。頂樓天花板下裝有木活輪,作懸吊照明燈之用。橋亭梁木上原刻有:“清光緒十七年辛卯春月下瀚祝洪廩字善銘子鼎三修建”的字樣。

水安橋位於省級歷史文化名鎮計八都西端,橫跨楓溪,205國道傍橋而過。該橋為半圓形單孔亭閣式廊橋,橋全長20.25米。據橋廊抬樑上題記,該橋重建於清光緒七年(1891年)仲秋。水安橋原為一木橋,後被洪水沖毀,村民齊心協力捐資造了石拱橋,而橋上這些亭閣,則是由當地祝氏鄉紳獨資建造的。該橋由橋身和橋上建築兩部分組成,拱券用“刀”形條石錯縫橫砌而成,兩邊橋幫用條石砌築,橋心由石板鋪成,兩邊橋面為鵝卵石鋪砌。人立橋底仰視,可見券頂正中稍偏北邊的石縫中插有一尺余鐵劍,傳說此為“黃巢劍”。據當地年長者反映,此劍是當年建橋時,特意插在橋正中石縫裡的,其作用是“鎮妖魔,避邪氣”。據考,與水安橋相類的“風雨橋”為雲南侗族山民的特色建築,為何在浙閩交界的甘八都會出現這種“風雨橋”?可見,作為“百姓古鎮”的廿八都,很可能和雲南侗族有某種關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